文/昌月英
白頭翁為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
有個年輕人鬧肚子,一陣陣疼得直冒汗。他忍著痛,捧著肚子去找醫生,恰巧醫生被別人請去了。年輕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痛上了勁,痛得如刀絞、行動不得,只好躺在地上。
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柱著拐杖走來,他問年輕人:“你怎么睡這兒呀?小伙子!”
年輕人答道:“我正在鬧肚子,疼壞了!”
“怎么不去看醫生?”
“讓我哪里去找?”
“嗯,你身邊不就有治鬧肚子的藥嗎?”
“在哪兒?”青年人急問。
老爺爺用拐杖指著一顆果實上長著白色的草,說:“這東西的根就是藥,你挖回去煎湯,只要連吃三劑就好。”
“真的嗎?”
“你看,我都這么一把年紀了,還能說瞎話嗎?告訴你吧,這是我家獨傳的秘方,就借你的嘴傳給別人吧。”老爺爺說完,轉身就走了。
年輕人還是半信半疑,過了一會他覺得肚子好受了一點,就挖了幾顆果實上長著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沒有煎湯吃。可是到了下半夜,肚子又疼起來,瀉肚子的次數也增多了。年青人實在受不住了,只好試試老人的辦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凈,又切了片,煎成湯。當天晚上,他喝了一劑;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劑,到了第三天,肚子不疼了,也不瀉了。年青人十分高興。
后來,鄰居中許多人得了痢疾。那個年青人就扛起鐵鍬,到村外荒地里挖這種藥草。他挖了一籃子回來,送給病人。病人吃過都好了。人們問年青人:“你什么時候學會醫道啦?”年青人便對大家講述了老爺爺傳授單方的故事。人們又問:“哪兒的老爺爺?”
“我忘問啦。”
“老爺爺沒說。”
年青人十分后悔。過了幾天,他來到上次碰到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當面致謝。可是,問來問去,怎么也打聽不出那位老人的來歷和下落。大伙都說:“沒有見過這么一位老先生啊!”
年青人很失望。他坐在與老人相遇的道邊上發愣。這時,他看見土埂上有一顆長滿白毛的藥草,正隨風輕輕搖動。那長著白毛的藥草,多像一位白發老頭啊!年青人驚叫道:“哎呀,那位老爺爺怕是南極仙翁顯靈,親傳秘方來了吧!對,不能讓后輩忘記那位傳藥的老爺爺,這種草,就叫它‘白頭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