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超聲診斷科副主任醫師 賴興建
隨著體檢的普及和超聲技術的進步,“甲狀腺結節”的診斷也越來越常見了。而很多患者不清楚其“真相”,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
其實,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多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目前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大約為50%,也就是說,差不多一半的人都有甲狀腺結節。但是,大約有10%的結節是惡性的,也就是甲狀腺癌。超過90%的甲狀腺癌是乳頭狀癌,而乳頭狀癌是一種預后極好的癌。
盡管甲狀腺結節的整體預后非常不錯,我們也應該積極對其進行評估,鑒定其良惡性。而超聲是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首選檢查方法。
在鑒別良惡性之前,超聲首先要評估甲狀腺中是否存在真正的結節。有兩種情況是要注意的,第一種情況通常出現于橋本氏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浸潤性甲狀腺炎)患者中。超聲所示,甲狀腺回聲明顯不均,似乎可以看到多個結節融合并存,但實際上只是炎癥改變所致。如果3個月后復查超聲,低回聲一般都會明顯縮小甚至消失。
另一種情況是非甲狀腺來源、但與甲狀腺關系密切的結節,包括甲狀旁腺結節、周圍淋巴結等。3個月或半年后復查一次超聲,如果結節縮小了甚至消失了,那么就考慮異位病變。如果結節沒什么變化,那么就不能排除甲狀腺癌。
確定為甲狀腺結節后,我們就可以通過超聲對結節的特征進行評價,包括個數、位置、大小、形態、縱橫比、邊界、回聲、鈣化、血流等多個方面。其中形態、縱橫比、邊界、回聲、鈣化、血流對結節的良惡性判斷較為關鍵,個數、位置、大小對結節性質判斷后處理方式的選擇較為關鍵。由此可見,灰階超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B超)是甲狀腺結節評估的基礎,超聲造影、彈性成像、三位超聲等新技術只是錦上添花。
惡性結節的超聲表現 包括形態不規則,縱橫比大于1,邊界不清,回聲低或極低,點狀鈣化以及局限性豐富的血流。極少惡性結節具備上述所有特征,具有上述一個或多個特征時就應該考慮到惡性的可能性。
轉移淋巴結的超聲表現 懷疑為惡性甲狀腺結節后,我們必須要探查頸部淋巴結,以確定是否有淋巴結轉移。淋巴結在臨床上分成多個區域,但我們主要關注兩個區域:甲狀腺的前后上下,也就是VI區,以及雙側頸部,也就是II-IV區。VI區的淋巴結比較小,有時位置比較深,所以是否轉移不太好確定。II-IV區的淋巴結比較大,位置比較淺,比較容易診斷。
轉移淋巴結的典型超聲特征包括皮髓質分界不清、囊性變、鈣化、血流紊亂等。
良性結節的超聲表現 如果是純囊性的結節,不管壁上或囊內是否見點狀強回聲,我們都可以考慮其為良性。這種情況在年輕人群中常見。如果是囊實性結節,但實性部分呈“海綿樣”結構,那么我們可以考慮為良性可能性大。
性質待定結節的超聲表現 挑出惡性結節和良性結節后,剩下的就是性質待定的結節。“一般而言,無明顯惡性特征或“海綿樣”結構的實性或囊實性結節,以及具有粗大鈣化的結節,都可以歸為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