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瑞宏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部要求教師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能力,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全面落實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教學目標。在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謹遵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取得了異常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生主體性 高中英語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寄托著國家的未來與發展。如果想要實現中國夢,那么對青少年的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根本目的,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其“德”“智”“體”“美”“勞”全面地發展。在本中筆者將以學生主體性為具體內容,淺談主體教學在英語課堂中的驅動作用。
一、引導學生自主化學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首先,通過設置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問題,從而達到課前預習的效果。筆者建議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來設置問題,從而使他們自主學習,以此來激發其興趣。例如:在學習“Music”這單元的內容時,筆者提問學生:Whats your favorite music?Do you have any favorite English songs?What are the popular music of recently?通過層次化的問題引導,然后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找出答案,并以英語的方式記錄下來。
其次,把課堂更多的話語權放手給學生,教師只負責給予一定的支持與幫助。筆者建議可以采取小組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在學習“Working the land”時,筆者讓學生以6—8人為一個小組進行全文閱讀,如果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句型、語法知識時,各組要自行探究、討論,然后共同解決問題、找出答案。
最后,教師可以把作業的視角延伸到實踐中。比如:筆者讓學生利用Unit3 Computers的內容來親自操作計算機,通過邊實踐邊回憶課上所學的英語單詞。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加強了他們的英語學習,同時又可以喚發出他們學習的激情。
二、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方式都各不相同,但是教師通常會按照平均情況來安排自己的教學計劃,這樣不僅無法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還容易造成他們懈怠的學習態度。教師應該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以此來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筆者建議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來著手落實。
首先,教師按照基礎較差、基礎一般、基礎較好的學習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三個類別。有的學生掌握了本單元所要學習的基本單詞、句型、語法知識,需要更高層次的學習,就可以劃分到基礎較好的類別中;有的學生基礎掌握不扎實,學習成績時好時壞,就需要劃分到基礎一般的類別中;有的學生還沒有背熟基本的單詞,句型、語法知識也沒有完全理解,這就需要劃分到基礎較差的類別中。
其次,教師根據學生所屬類別有計劃性、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設定教學大綱、安排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內容。例如:筆者根據這三種類別的學生學習情況、特點,為他們布置不同的家庭作業,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以重點識記英語單詞為主、基礎一般的以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為主、基礎較好的則可以延伸到課外閱讀訓練,以此擴充他們的英語知識。
教師利用分層教學模式是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有效途徑,其并不是帶有有色眼鏡來看待他們。所以,教師在利用這種教學方式來滿足學生不同的需求時要格外注意,防止錯誤使用而引起他們內心的落差,有效地避免其處在消極的情緒中進行學習。
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興趣、愛好等,這就使得他們在學習方式、學習水平、學習層次上也不盡相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以人性化的手段使他們發揮出自身的潛能,而不是采取教條化、僵硬化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筆者建議教師應該可以采用拋錨式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首先,教師根據現實情況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進入具體的情境中來親身感受、體驗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比如:教師結合將要學習的課文主題思考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與之有關問題。
其次,教師可以輔導學生解決問題,給予一定的幫助與支持,但是不能將答案以直接、簡單的方式呈現在他們面前,比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獲取資料、信息的一些途徑。
再次,學生可以采取共同探究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或者可以尋找他人幫忙,亦或者可以自己單獨完成。
最后,教師要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成果的參考標準。
在學習“Computers”時,筆者讓學生利用多媒體的方式采用英語的形式針對電腦的產生背景、發展歷程、使用途徑等作一個概括、總結;在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中,筆者通過線上的方式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以此來引導、幫助他們及時地處理自己的問題;在課上讓學生用英語口語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成果,筆者一邊聽他們描述,一邊檢驗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在必要的時候進行補充、說明,以此來完善其知識體系。
以學生主體性為驅動而展開的教學活動,是教師務必要掌握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不斷地提升自身素養、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打造更高效的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