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美婷
近年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界最令人矚目的熱點話題,從“雙基”到“三維目標”再到“四維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究竟是什么?如何落實在未來的初中英語課堂上?
初中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進一步發展語言意識和英語語感;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并在語境中整合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解口、筆語語篇所傳遞的意義,識別并賞析其恰當表達意義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筆語傳遞意義和進行人際交流。
【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知識素質、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獲得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比較文化異同,吸收文化精華,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強,具備一定的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能力。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各種現象;分類、概括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理性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初步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夠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有效規劃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選擇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自己的學習。以閱讀文本教學為例,核心素養可分為三個層次。
1.對文本符號進行意義的解碼和建構,即學生搜集、理解基礎信息。這一階段是基礎,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語言知識。
2.通過推理來理解語言背后的真實意義。學生需要做出思維判斷,從作者說話的立場出發來推理話語中真實表達的意義。這一階段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思維技能。思維技能具體表現為歸類能力、序列感培養、邏輯關系和因果關系分析等。
3.通過思維判斷文本閱讀中真正有效的信息。學生需要將信息與自身認知結構相關聯,進行思維理解。這一階段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社會常識。教師在不同素養培養過程中應該予以學生不同的引導途徑,可以有三個途徑。一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范式,包括語言應用的生活場景。二是深入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三是具備核心素養的認知框架,即培養教師對文本中所包含的思維技能的敏銳度。我認為教學應在課程標準及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指導下展開,針對教材內容結合課程標準和我們兩個班學生的學情,我設定了三個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跳讀文本,能總結出關于母愛文段的段落結構及主旨大意;
(2)通過獨立尋讀,能從關于母愛的文段中獲取相關的細節信息;
(3)通過小組討論,能說出自己成長中體會到的母愛細節。首先,以母親日常叮囑孩子的話引入本課時的主題母愛;這是對文本進行意義的解碼和建構,即學生搜集、理解基礎信息。其次,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為段落排序,訓練學生的跳讀獲取文段結構技能;這一階段支撐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素養是思維技能。再次,讓學生為排好序的文段選最佳題目來培養學生跳讀獲取文段主旨大意的閱讀技能。最后,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分享自己成長中體會到的母愛的細節,并以詩的形式呈現,這樣來實現閱讀后語言的輸出及對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
學好英語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關鍵在于積累。所以學生在學習中要關注四個“三”:
一是保持三種學習精神,即不唯書、不唯師、不唯一,學會質疑。一味死記硬背,即使把課本背熟了,把老師的板書一字不差地抄錄下來,也難以靈活運用。
二是把握好三個學習要點,即多讀書、多思考、多重復。不重視閱讀,寧愿多做一些題目,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提高英語素養的最好途徑還是閱讀,通過閱讀、思考、理解、交流,能力才會不斷提高。
三是堅持三條學習原則,即自覺性原則、主動性原則、獨立性原則。
四是提升三種學習能力,即自學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學生在共同完成相關學習任務的時候,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隨著學習能力的增強,又反過來對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了助推作用,讓其他的核心素養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英語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