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琳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上,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加強互動式教學環節,使音樂課堂氛圍更加和諧、愉快,徹底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生中,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永遠不能是孤立的教師或者孤立的學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是當前廣大教師所共同探討的課題,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也談幾點自己的認識。
一、互動是興趣的源泉,喚起學生的創新熱情
音樂課堂離不開創新與探索,學生只有對課堂足夠感興趣才能努力去思考,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 “沒有興趣,被迫進行學習會阻礙學生的主動意愿?!遍_放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體會到學習音樂的樂趣,進而愛上學習音樂。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更貼切的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讓學生更能體會到學習內容的真正涵義,如:利用多媒體展示與歌曲相符合的美麗畫面,讓學生的多個身體器官充分動起來,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讓學生的記憶更加深刻,想象力更加豐富。又如:在教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時,我沒有像其他老師那樣直接教授學生歌唱的技巧,而是帶領學生共同扎起彩綢,創設與教材中類似的教學情境,學生在歡快、熱烈的氛圍中學的更加起勁。教師只有與學生加強交流,善于摸索、分析學生心理,才能抓住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我們可以改變學生的傳統座位排列,“馬蹄形”、“圓形”的座位形式,更有利于小組討論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好地溝通,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利用音樂的本身獨特魅力,努力營造音樂氛圍,引導學生抓住音樂特點,愛上音樂課程。
二、互動是情感交流的橋梁,營造愉快的教學氛圍
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以往嚴厲、古板的形象,以一種民主、自由的態度進行教材知識的講授,在發揮好自身引導者角色的同時,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師生之間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交流與相處,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造的積極性。青少年階段,教師的鼓勵可能會對學生產生一生的影響,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唱、大膽演,逐漸樹立學生的信心,也提升教學質量。
1.創設舞臺,展示自我。在音樂教學中,如果教師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學生內心很難放得開,教師也很難給予學生實質性的幫助?!盎邮健苯虒W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到教學中,通過適當點撥,發揮向導作用,在愉快合作的氛圍中,學生才能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成長,合作過程中得到素質上提高。在學生學習枯燥無味的知識點,感覺非常疲倦的時候,我設計了“小小舞會”這一活動環節,學生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課堂活躍程度異常高漲,這不僅有利于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減緩學生的學習壓力,放松后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再如,新教材中的《幸福拍手歌》,在優美動聽的音樂伴奏下,教師和學生一起翩翩起舞,或者引導學生對歌曲和舞蹈進行改編,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代替拍手動作,使學生在創作中找到學習的靈感。
2.競賽形式,激發興趣。初中生好勝心里較強,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能夠找尋自我,鍛煉自己的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生害怕走上講臺,更害怕表演,教師在教學時,要循序漸進,逐漸讓學生放手展現自我,實現教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音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形式,總會讓學生感到無趣,甚至會會課程學習產生厭惡感,競賽可以利用起學生的好勝心理,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為班集體贏得榮譽。這不僅僅對知識的學習有更多的幫助,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開展音樂活動課。音樂教材知識的講授固然重要,但是活動課更是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是學生創新精神的源泉,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顒诱n除了講課輔導,完成基本教學任務,還要留出學生自由表現的時間,熟悉各種樂器,必要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齊奏、合奏,再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成立興趣小組,歌舞相伴,節日來臨的時候進行現場演奏。此外,教師可以加入到這些活動中,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圈子,還可以給予適當的指點……這種作法不但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學習氛圍也更加和諧。例如:《森林奏鳴曲》的音樂活動課,先是提供材料供學生欣賞,再由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從歌曲的情感入手,用說、演、畫、打擊樂器伴奏這四種方式來表現樂曲。這種活動課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團隊精神,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散,發掘學生的潛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互動式”音樂課堂,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思路,還需要一線教師進行不斷的探究與摸索,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給予學生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理解音樂的機會,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及長久的進步。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第十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