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然+邵晨
摘 要:園林綠化是對城市面貌以及生活質量加以改善最為重要的一個手段,在對植物加以配置的時候應該嚴格遵守相應的規則,繼而采取科學、合理的配置手段和技術,讓園林工程整體呈現出更為良好的效果和質量。本文探討了園林植物配置要點,并對園林綠化施工當中所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園林; 植物配置 ;綠化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所生活環境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漸升高。植物配置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態學習性和園林綠化的布局要求,科學合理地搭配園林中的各種植物,發揮植物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達到美化環境和空間的效果。
1、園林植物配置簡述
植物配置是指按照植物的生態學習性和園林綠化的布局要求,科學合理地搭配園林中的各種植物,發揮植物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達到美化環境和空間的效果。科學合理地優化配置方式,因地制宜地選擇植物品種,才能達到美化綠化環境的目的。對園林植物加以配置的質量將會直接影響園林工程整體質量的呈現,同時也會對其功能的發揮造成影響。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的時候不但要遵循應有的科學性,還要講究一定的藝術性,繼而尋求更為合理的配置,呈現出更為良好的景觀效果,讓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都得到非常良好的呈現。配置園林植物的時候要將生態學的基本理論作為基礎,對生態園林的理念加以確立。
2、園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則
2.1對綠地工程需求的適應
綠化植物配置綠化,利用植物材料,形成綠色空間結構,凈化空氣,美化城市環境。 居住區綠地功能不同的需求,但重要的功能是,生態效益,合理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居住區,不同的居住區域對綠地功能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不過最為重要的功能還是對生態效益的完美展現,對居民區原有的生態環境加以良好的保護以及合理的改善。
2.2配置上要顯得主次分明
生活環境中的植物配置,或在平面必須與樹的高度,根據大小,常綠或落葉的,如一套合理的優先級,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除了天然植物不影響該物種的特性,但也應注意的主要體,防止“千篇一律”的常青樹深沉凝重,在對所居住環境當中的植物加以配置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樹形的大小、高低以及樹木的類型等情況加以合理的設置,保證設置布局能夠顯現出主次分明的特征。例如在利用常綠樹種以及落葉樹種進行混合種植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對各個樹種所具備的固有特性造成損害,同時還應該注重對設置主題的突出,避免千篇一律的情況出現。為了讓落葉喬木能夠將自身十分鮮明的色調展示出來,在對長綠樹種跟落葉樹種加以調配的時候,應該保證常綠樹種要比落葉樹種高或者低,不能保持一致。喬木跟灌木之間所組合成的景觀,能夠形成一種若即若離的效果。
2.3注重生物多樣性原則
植物配置應考慮植物物種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個合理的、功能穩定的植物群落。遵循生物規律,應用互補共生的生態原則,充分利用環境資源,科學配置植物群落,體現生態環境的地方魅力和文化特色。如沙灘植物群落搭配使用椰子樹+海南蒲葵+劍麻和紅花三角梅球+水鬼+草坪與樹木、灌木和草,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酉已設置為滿足植物自身的習慣和環境,一個好的發揮生態和觀賞功能。
3、園林綠化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3.1對原有植物要盡量保留
在實施土建施工以前,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將原有的樹木圍繞保護起來,避免由于焚燒或者機械損傷而給樹木帶來損害。特別是對于行道樹,而有些時候是因為必須要對便道板以及樹穴板進行更換,一定要實施墊層的操作,而水泥以及石灰等物質將會讓土壤呈現出堿化的情況,對樹木正常的生長形成嚴重的損害。在施工實踐當中應該將樹穴利用一些土壤保護起來,設置高度大概是三十厘米的土丘,從而避免石灰對樹木造成堿化損害。
3.2對原有地表土盡量保留
一般情況下,滿足植物生長在土壤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土壤團聚體結構,重建地形,而在對地形加以改造的時候,通常要將地表土剝離,這樣也就不能確保植物能夠處在優質的生長環境當中,因此應該盡可能的對原有的地表土加以保留,在栽培的時候對其進行有效地利用。在對地表土加以利用和復原的過程當中,為防止一些大型機械進入到施工現場而對地表形成壓實效果,導致團粒結構的破壞,應該采取鏟車倒退的形式對地表土進行處理,同時要始終保持一個方向。對地表土加以利用的時候應該直接平鋪到需要進行栽培的位置,不可以進行臨時的堆放。
3.3綠化地的合理整理
組織綠化不僅指的是清理垃圾、清除雜草,并優先采取行動是多種植物為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保證植物根部能夠長期保持一定的活力,可以對足夠的水分和養料加以汲取。要保證土壤所具備的硬度比較合適,繼而保證植物的根系能夠實現充分的延展,具備優質的通透性以及透水性,避免土壤呈現出板結的現象。在實施填方整地相關操作的時候,應該確保團粒結構始終保持良好的狀態,有必要的時候應該設置暗渠之類的排水設施。
3.4園林植物綠化要點
對園林綠化作品加以完善,需要施工作業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實踐操作的能力。在配置上,應自覺地從藝術上影響植物的形態表現出所有植物的美麗,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特性和綜合功能和造型、線條、色彩自然美、園林色彩的渲染、園林季節性是特有種的觀賞功能。利用對施工圖紙當中所滲透的設計理念做到更為深入的了解,對所設置的園林作品加以合理的調整與創造。要結合綠地所具備的不同性質以及功能選擇更加合適的植物進行配置。在種植區域的面積比較小的時候,應該選擇那些低矮的植物,要在花壇的邊緣加種蔓性植物,繼而對花朵的美麗進行烘托。
在對植物加以栽培以前應該加以適當的修剪,植物的修剪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①負責植物修剪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對修剪質量的要求有所了解,對景觀整體進行觀察之后,確定應該先剪什么。②對修剪工作加以合理的規范,對修剪下來的枝條進行及時的清理,同時還應該對修剪過后的植物進行合理的保護。比如在修剪直徑大于兩厘米的樹木時,要將接口削平,在接口處要涂抹防腐劑。在對喬木、灌木加以種植的時候應該對前景和后景間的關系進行考慮,對設計意圖加以領悟,繼而將景觀整體的美感展現出來。
4、結語
總而言之,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植物景觀成功的關鍵,是文化藝術園的直接體現。遵循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原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對園林當中的植物加以配置的時候,要對所處位置的地理條件、土壤條件、氣候條件以及所種植植物的特點等因素加以充分的考慮,繼而構建出具備更強美感的園林景觀。
參考文獻:
[1]趙俊民.園林綠化工程中園林植物的栽植施工技術[J].現代園藝,2016
[3]黃桂鳳,劉玉勇.淺談園林植物優化配置[J].資源與環境,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