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黔
(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 56300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我國教育水平已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帶動了人們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理念的提出,新型的教育理念被逐漸應用在了實際的教學環節,越來越多的課程受到新教學理念的影響,逐漸做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和人們需求的大變革,在這一大環境背景下,固守成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洪流,穩中求變則逐漸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田徑教學作為我國高校教育環節必不可少的基礎素質教育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高校田徑教育的需求,在這一問題下,通過在高校田徑教學中新教學理念的參考和應用,創新更適合時代發展的高校田徑教育,成了我國高校田徑發展的必然。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學模式也逐漸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在新教學理念模式下:(1)學生和教師的角色定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教職人員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更加趨向于引導者的位置。在新教學理念中,將“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作為了高校教學課程設置的核心,正式了學生群體們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不僅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加創新的課程模式,促進學生對新型課程認知的同時推進高校教學的改革。同時,在新教學理念中,教職人員也應將傳統的、單一的教職評價體系轉變為系統的、多元化的綜合評價體系,進而在根本上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2)在新教學理念中,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一味的由教師傳授的模式,將“讓你學”變成了“引導你學”,著重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同時,鼓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學習,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自助學生能力,同時提升學生的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自主性。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環節,通過不同的實踐活動、學習經驗、積累經驗,進而促進我國高校田徑教學的落實情況。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育環節,雖然田徑教育是其中較為主要的事項之一,但是由于傳統田徑教育對體能要求較大、趣味性較低等原因往往會造成學生對這一項目的接受程度不高等問題。例如,在進行高校田徑100m往返跑訓練過程中,教師只是告訴學生跑步的正確姿勢,便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自主練習,但是這種無目的的、單一的循環訓練很快就會讓學生失去耐心,進而徹底的放棄。
目前我國高校的田徑教學環節,往往統一教學目標,但這一教學目標的設立往往沒有根據實際學校學生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匹配,這種情況的存在就使得現階段所設置的教學目標空、大,無法切實地與學生情況相契合的同時,很多教師會應用統一的標準進行學生的評價工作,而不是針對學生具體的身體素質、綜合情況進行更加合理的評價,繼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體能較弱學生的積極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運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其中田徑運動發生的改變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針對田徑運動來說,不僅在種類、技能上發生了改變,同時許多田徑體育規則也發生了變化。在這一大環境背景下,如果仍舊堅持原有的教學模式必然會對未來田徑體育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創新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仍舊存在許多教職人員按照原有的教學思想進行有關高校田徑的教育工作,沒有危機意識,競技精神薄弱。
就目前的高校田徑教育來說,大部分仍舊沿用了傳統的教育模糊,這種情況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過分地強調了體育競技的結果,而忽視了在體育競技過程中“以人為本”的體驗,過分重視學生在田徑訓練中競技效果的表現,卻忽略了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的精神體驗。
在傳統的高校田徑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教育往往以田徑教育的結果為中心,而忽略了來源于體育文化的傳輸,這種問題的存在使得很多學生對田徑項目的學習、感悟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沒有從根本上認知和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田徑教育的實際效率情況。
根據我國對新教學理念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理念逐漸對我國未來的高校田徑教育作出了正面的影響。本文以新教學理念為基礎,探究針對高校田徑教育改革的措施進行了幾點思考,以期最大限度促進我國高校田徑教育改革的進行。
在實際的田徑教學環節,大部分的教職人員都接受著來自教育部頒發的新教學理念和學校自行采用的田徑教學模式“雙標準”管理,如何在實際的教學環節,充分將這2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在實施教學改革、創新的同時滿足學生、學校對田徑教學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高校田徑教學改革工作中,根據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的應用學校現有資源的同時制定新型、細化的高校田徑教育模式,完善教師評價體系的同時滿足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例如,在實際的應用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綜合情況等特征,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田徑教育的改革工作。
田徑教學的枯燥是影響田徑教育改革的主要阻力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大多數都應用100m、200m、400m等定向跑的方式進行高校田徑的教學工作,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原有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學生憑借其原有的身體素質要完成仍舊存在一定的困難,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學生很難對原有的高校田徑教學提起興趣和積極性,所以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創新新型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實際的高校田徑教學工作中,可以采用趣味運動會的模式,讓學生在了解自身實際狀態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摒棄原有田徑教育中用統一模式評價學生的弊端,從根本出發,體現以人為本原則的同時,做到科學、合理的進行高校田徑訓練。
在進行了上述模式和思路上的改革的同時,應在實際的高校田徑教育工作中加設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使其在實踐經驗上能夠獲得相應提升的同時其理論知識也收獲不同程度的改善。例如,在實際的田徑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在進行田徑技巧的講解時,探究針對田徑技巧應用的口訣,使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記住教師所傳遞的理論知識同時,通過恰當的理解和感悟應用在實際的田徑運動中,從而將高校田徑教學的效率進行最大限度的提升,促進高校田徑改革的落實。同時,在新教學理念的推廣下,應切實地將“健康第一”作為高校田徑教育的重點,通過向學生傳遞田徑運動對身體機能的影響,使其能夠提升在田徑訓練過程中的目的性,提升學生對田徑課程的重視程度,同時,促進我國新教學理念下的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目標。
教師作為新教學理念模式下重要的引導者,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校田徑改革的落實情況。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應針對高校田徑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定期的進行二次教育,使其能夠在接觸更多、更新穎教育模式的同時,將更新穎的教學理念融入其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進而為高校田徑教學的改革工作做出貢獻。
隨著新教學理念在我國高校田徑教育工作中應用的不斷完善,我國高校的田徑教育工作逐漸迎來了嶄新的篇章,在這一大環境背景下,墨守成規已經無法從根本上促進教育更好的發展,推陳出新才能更好的為學生、學校、教育的發展添加助力。
[1]李維軍.立足田徑、夯實理論、聚焦技術——芻議新形勢下高校田徑教學創新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43).
[2]魏玉瓊.高校田徑運動教學改革現狀調查與分析—評《論高校教改中田徑運動的定位與發展》[J].中國教育學刊,2016(9).
[3]武文強,謝慧松.體育院校運動訓練專業田徑教學大綱的比較研究—兼論北京體育大學田徑專項課程設置與教改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7).
[4]羅佳銀.對我國部分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田徑必修課程教改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