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屹 _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朝陽學校
在寫字教學中融入《九十二章法》和《弟子規》,既可以讓學生學會寫字,又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使習字的過程既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過程,也成為學生知禮儀、懂禮教的教育過程。
表面看來,漢字的筆畫似乎就是6種基本筆畫和20多種復合筆畫,其實,在不同漢字中,同種筆畫的寫法是不同的。如點有長點、短點、中點、側點、左點、右點之分,類似的細微差異,不讓學生認真觀察辨別,怎能把字寫得正確、美觀呢?
結合《九十二章法》,我這樣講解“橫”和“豎”的書寫:“直卓者,中豎宜正:林中之喬木,大堂之梁柱。橫擔者,中畫宜長:陸斷之犀象,千里之陣云。”《弟子規》中的“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告訴學生,筆畫的規范書寫有利于字形的美觀和精致,而只有美觀精致的筆畫才能夠讓漢字力透紙背。我們做人和寫字一樣,每寫一筆就像用心地做一件事情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來,才能夠最終取得勝利。
剛開始學習合體字書寫時要引導學生養成觀察部件、觀察結構的好習慣。漢字中許多獨體字作為部件組合成合體字時,其中的有些筆畫要發生變化。如“耳、車”等字作部件時,末筆的橫要變成提;“木”作左偏旁時,捺要變成點。那么,字體結構應該如何講解呢?
結合《九十二章法》,我這樣講解左右結構字的寫法:“‘讓左者,左昂右低’,如部、幼;‘讓右者,右伸左縮’,如績、議。”《弟子規》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啟示我在教學生寫合體字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體會各個部件間的避讓原則,讓各個部件之間和諧相處。這與學生在集體中生活的原則是一樣的,要互相幫助,協調統一。
評字是寫字指導的延續和提高,是整個寫字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學生掌握寫字方法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及時進行評價。我一般采取三種評價方式,即自我評價、同桌互評、集體評價。看似簡單的評價,卻大有學問。在評字的過程中,我結合《弟子規》告訴學生如何評字,“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意為要學會找別人的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意為學會幫助別人,在評價別人的時候給出自己中肯的建議;“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意為讓學生在互相幫助的氛圍中進行評字。
讓每一位學生都寫一手漂亮規范的方塊字,是我們語文教師共同的心愿;在習字的過程中,讓每一個學生懂得美、認識美、踐行美,更是我們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