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論壇
氣象部門防雷安全監管職能分析與探討 王月賓 廖良清 王仕星 周福 周奔 丁海芳 史海鋒 陳昊(2∶1)
天氣氣候研究
臺風尼伯特、莫蘭蒂和鲇魚對溫州短臨雨量影響分析 李傳祥 許姝(1∶1)
2017年梅汛期致災性暴雨的風廓線圖表現特征分析 趙賢產 戴紅星 毛劍飛(1∶6)
“尼伯特”臺風暴雨過程中溫州北部和南部降水差異的成因分析 張靈杰 徐薇(1∶11)
金華市不同下墊面溫度特征分析及其預報模型的建立和檢驗 梁亮 張玉娟 吳森清 張彬 毛劍飛(2∶4)
富陽大霧影響及客觀預報方法研究 姜盈 張日佳 李凱 蔣立加(2∶9)
1617號臺風“鲇魚”造成溫州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梁艷 劉峰 林群 宋珊珊 曹楚(2∶13)
杭州地區短時強降水特征與服務思考 金成 沈杭鋒 高天赤 陳勇明(3∶1)
1513蘇迪羅和1307蘇力臺風降水差異對比分析 吳正可 鄭峰(3∶7)
2016年湖州地區兩次降雪過程對比分析 周之栩 尹浩 向華(3∶12)
臨安暴雨季節特征及成因分析 張霏燕 黃哲 戴龍海(4∶1)
EC細網格對臺風“尼伯特”影響蒼南暴雨的分析應用 萬小雁 張靈杰 董大治 鄭峰(4∶6)
公共氣象服務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氣象安全導航研究 李建 楊忠恩 鄧闖 鄭偉才 魏晨(1∶17)
融媒體直播服務品質提升探討 廉亮 胡亞旦(1∶23)
桐廬縣2018年“7.27”廊橋橋頂垮塌突發事件氣象服務與應急處置淺析 陳斌 詹平華 江濤 張燕艷 江敏超(4∶17)
生態環境氣象
近25a杭州市酸雨變化特征分析 黃潔 郭惠惠 邵碧嘉(2∶19)
2014—2015年寧波市空氣質量變化特征及未來情景模擬 俞科愛 陳有利 張晶晶 徐迪峰 黃鶴樓 陳迪輝(2∶25)
1994—2017年杭州能見度特征及其與PM2.5關系 劉熔熔(3∶17)
寧波市紫外輻射分布特征及強度預報服務技術研究 蔣璐璐 錢燕珍 段晶晶 杜坤(3∶22)
麗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園山地立體氣候資源分析 吳昊旻 姜燕敏 強玉華 白云霞 張鑫(4∶11)
海洋氣象
加強海洋氣象綜合保障工程能力建設的分析與建議 李元壽 李峰 王勝杰 陸楠 伍洋,等(3∶29)
浙江省新一代海洋氣象業務平臺設計和開發應用 樓茂園 沈翊(4∶21)
技術報告
地面氣象資料質量控制的若干進展及未來建議 封秀燕(1∶26)
浙江省歷史氣象資料數字化發展及問題淺析 劉熔熔(1∶29)
蕭山站遷站觀測資料對比評估 馬鳳華 耿迪 劉學軍 鐘已承(1∶32)
鄉鎮級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方法研究:以永嘉縣為例 李穎 趙偉 程瀛(1∶38)
杭州蕭山機場“10·22”低空風切變過程分析 劉偉東 史佩劍(1∶43)
微信氣象服務熱點分析與發展研究 單權(2∶33)
Surfer繪制等直線圖在彩信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劉文潔(2∶39)
2016年寧波機場一次冬至雷暴過程分析 陶俞鋒 陳光宇 朱占云(2∶43)
千島湖旅游主要氣象災害分析及防御對策 童永前 劉大偉 徐士琦 李元奎 蔣夢非(3∶35)
氣象數據挖掘與可視化——展現數據之美 劉丹妮 王穎 周丹(3∶39)
2014年11月杭州機場連續兩次大霧過程的對比分析 章元直 楊超鋒(3∶43)
富春江浮標站風況特征及周邊站點對比分析 蔣立加 李凱 施凱 朱延愛(4∶27)
2016年華東沿海一次大范圍平流霧成因的數值研究 吳福浪 何錦瀛 何莉 沈夢瑩(4∶33)
海曙區氣象局信息化基礎設施構建 許皓皓 樂益龍 顧小麗(4∶39)
國家級觀測站無人值守監控軟件設計 胡景波 邱杰 郁雪文 陳峰云(4∶44)
防雷減災
《防雷裝置檢測質量考核通則》有關內容解析 張衛斌 陳春曉(2∶30)
氣象科技動態
氣候變化影響全球風能資源分布 (1∶封三)
美國新一代氣象衛星即將發射 (1∶封三)
高精全球氣候模型有助改善天氣預報 (2∶封三)
深層土壤對氣候變化響應或存滯后效應 (2∶封三)
全球熱帶氣旋移動速度減緩 (3∶封三)
全球變暖或致海洋熱浪更頻繁 (4∶47)
其它
傳播科技成果 傳承浙江精神——寄語“八八戰略”實施15周年暨期刊新欄目《生態環境氣象》誕生 張曉晨、《浙江氣象》編輯部(4∶48)
《浙江氣象》2018年總目次索引 (4∶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