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山東省寧陽縣華豐鎮中心小學,山東寧陽271400)
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和情感表達的媒介,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訓練,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在教育者的引導下使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本文通過對語言訓練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語言訓練對學生成長的影響,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語言訓練的效果。
在素質教育的實行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教育者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與目標。新課改提倡學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教學活動中將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自由發揮。這種教學模式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效果是極好的,但是在語言訓練教學中就存在著很大的弊端,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增加了,教育者為學生開展語言訓練的時間就被縮短。在信息時代下,教育者與時俱進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設備,為學生開展移動教學,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雖然大大提高了,但是,默讀、復述和背誦的機會越來越少,訓練語言缺乏邏輯性和準確性[1]。部分教育者沒有重視語言訓練工作,在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存在應付心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認為學生保證語文學科的成績就行了,沒有必要掌握這么精細的知識點。語言訓練在語文教學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少,師生沒有樹立正確的“語言訓練”觀。不過,有一些專業素養高的教育者,認識到了語言訓練的重要性,語言是語文教學的本體,在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文教學與語文訓練是一個同步的過程,教育者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又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語文的人文性與應用性很強,過去幾年,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高投入、低效益的問題,教育者對“訓練”存在著質疑,認為語言訓練降低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新課程標準頒布之后,教育者又重新開始重視對學生的語言訓練,大量的提問充斥著語文課堂,學生在教育者的引導下,積累了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了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情感價值觀。語文為其他的學科提供了基礎,語文教學為語言訓練提供了機會,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訓練,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等等[2]。
良好的課堂導入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在課程進行之前,教育者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與本文相關的視頻或音頻,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然后,教育者引導著學生學習本文的重點,設置幾個問題,由學生討論完成。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僅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還理清了自己的學習思路。教育者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學生在閱讀各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感受語言美、鑒別美,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育者是語言閱讀教學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教育者的教學態度和能力影響著語言訓練的效果。教育者首先應該樹立正確的語言訓練觀,先引導學生理解語言,然后幫助學生掌握方法,最后使得學生能夠運用語言,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改變原先機械式重復練習的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感悟,語言感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者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將外化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認知。例如語言表達形式中的雙關語,在一定語言環境中利用多音字詞,使語句具有多重含義。雙關語在文學作品中很常見,它可以使語言表達的更加幽默。將雙關語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加強學生對雙關語的感悟,提高學生語言素養[3]。
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將學生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發展做了一個定義:0-2歲為感知運動階段,兒童靠動作去適應環境;2-7歲為前運算階段,兒童可以將感知動作內化成表象,這個階段的思維是不可逆的;7-12、13歲為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抽象思維,具有守恒性;12歲之后為形式運算階段,兒童逐漸具有抽象邏輯推理能力。教育者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思維表現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在中學教育階段,教育者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用一詞多義、同音字對比、邏輯推理等方式加深學生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教育者需要精心設計語言訓練的內容,將聽、說、讀、寫整合在一起,優化語言訓練過程。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客觀規律,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和批判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創新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領悟能力。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制定適合學生的語言培養目標,使學生在新時代背景下能夠具有人際交往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等,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作用。閱讀對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家長與教育者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對語言的探究欲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