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強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南鐵路第二小學,甘肅武威733009)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帶有強烈的個性特征,語文課程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注重學生的閱讀實踐,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因為只有個性化的閱讀,才能實現教師、學生和文本之間的對話。那么怎樣才能尊重學生的獨特閱讀體驗,激發個性化的閱讀興趣呢,我在“小學語文自主閱讀‘五步學習法’探索與研究”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心理學研究表明,寬松和諧的閱讀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因此,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創設情境,重視學生情緒體驗在閱讀活動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習慣。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一課時,我以“借”字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一時間學生興味盎然,很輕松地進入了教學情境之中,尤其對文中諸葛亮、魯肅、周瑜的十一處對話通過自由讀、合作讀等方式讀出了個性,讀出了不同見解,課堂反饋時更是妙語連珠、見解獨到:有學生對文中諸葛亮的一笑解釋為胸有成竹的笑,從容不迫的笑,幽默、諷刺的笑,勝利、瀟灑的笑等,回答的有理有據,直到下課時,學生們仍然沉浸在閱讀學習中,激情不減。試想如果我們沒有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沒有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的閱讀愿望會這么強烈嗎,學生的個性會得到張揚和發展嗎,課堂會充滿激情和活力嗎?那肯定不會的,所以說興趣是閱讀行為的最佳動力,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閱讀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閱讀活動中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語文課程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引領學生進行個性閱讀,首先就要交給閱讀的方法,為學生搭建一個適度的平臺,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中張揚自己的個性。在教學中我以課題組自主閱讀“五步學習法”為基礎,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第一步排除閱讀障礙,展示認讀釋詞成果;第二步享受閱讀沖浪,展示個性閱讀體驗;第三步攻克核心問題,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第四步小組盡興讀文,展示小組朗讀表演;第五步課后隨寫感悟,展示美文佳句。這樣,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之后,個性化的閱讀中才會有各種各樣的體驗。例如在學習《凡卡》一文時,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五步學習法”等閱讀方法,雖然文章篇幅較長,但是很快便了解了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到了他極度悲痛的心情,尤其在感情朗讀和最后寫自己的感悟時,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精彩無比,有些學生讀著讀著便抽噎不止,有些學生的朗讀聲中充滿了憤恨與關愛;有些學生的文字充滿了對祖國、對社會、對父母的感恩,有些學生的文字充滿了對舊俄時代的憤慨。的確,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加以適當的引導,學生才會敞開心扉,進行個性閱讀,激蕩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學生因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閱讀能力不同,知識儲備不同,個性閱讀的感受或體驗肯定不同。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性差異,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有時間讀,有心境讀,用自己熟悉的閱讀方式進行學習,從而讀出感覺,自然而然地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在思想上碰撞、情感上交流、心靈上對話,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例如在學習《鳥的天堂》一文時,我拋棄第一次,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見了什么的教學老套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來學習,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揣摩和感悟,結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漲:有的學生自由組合,爭論聲不絕于耳;有的學生感情朗讀,仿佛置身于文中情境;有的學生找我交流,觀點鮮明……一節課下來,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對大榕樹獨木成林的茂盛之美和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有了獨特的感悟,在交流中再現了文中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的確,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珍視他們獨特的閱讀體驗,學生的個性才會得到充分張揚,潛能才會得到充分發揮,才能提高閱讀水平。
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興趣還需多元化的評價激勵,閱讀個性化的評價應該是自主的、多元的。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展示了自己個性化的閱讀感受后,我們可采用恰當的生生評價、教師評價、自我評價等形式客觀地加以評價,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興趣,強化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精神,從而提升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烏塔》一文后,同學們對烏塔的勇敢、獨立自主敬佩到了極點,達成了共識,但是一名同學突然說:“烏塔的環游歐洲也有冒險行為,為了安全,我們不能效仿。”此話一出,立即引起了同學們的評價和爭執,有的同學說,烏塔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獨立生活教育,所以她有這個能力;有的同學說烏塔為這次旅行做足了“功課”,所以她才胸有成竹;有的同學說我們在生活中就應該像烏塔一樣,熱愛生活,主動對爸媽的嬌慣說不……在這樣的評價和爭執中,同學們漸漸達成了意見的統一,認為大家要學習的是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這樣一來,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充分發表了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提升了閱讀能力。
總之,只有我們從滿足學生個性閱讀的需求出發,給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情境和時空,積極為學生搭建平臺,并對個性化閱讀進行積極有效的指導,從而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閱讀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