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丁祥
(云南北衙礦業有限公司,云南 大理 671500)
設備作為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上所需的機械、裝置,可供其長期使用,而礦業設備主要分為探礦設備、采礦設備及選礦設備這3類。為了延長設備壽命,提高礦業生產效率,就必須加強對礦業設備的管理,對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全面規劃、合理配置,并且適時改造更新。所以,技術人員不斷掌握新的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對于促進礦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磨刀不誤砍柴功”,在礦業設備的操作過程中,管理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隨科技的發展,不斷促進礦業的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創新。
(1)有利于提高礦業的勞動生產率。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礦業設備的質量,取決于設備管理的好壞,礦業設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供精良實用的技術裝備,使礦業工作能夠得到優質的設備保證,建立在優質設備裝置的基礎上,能夠使礦業的勞動生產率得以高效提升。
(2)有利于保證礦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對礦業設備管理的知識和技能加以創新,使先進的設備與良好的管理水平達成一致,如果先進的設備得不到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改進,則不會使其效能得以充分發揮,某個環節出了故障,則影響著整個礦業工作的進程,為了保證礦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加強設備管理,提高礦業設備的運轉效率。
(3)有利于提高礦業的綜合效益。設備管理是提高礦業綜合效益的基礎,在這一系列管理工作中,礦業的設備管理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促進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是提高工作質量和速度的重要手段。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更新的設備管理知識,熟練地操作技能,通過技術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礦業設備的素質,增強其性能。而且創新的設備更容易適應礦業工作的開展,也降低了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從而提高了礦業的綜合效益。因此,促進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進一步提升礦業的綜合效益。
(1)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不一致。知識是人腦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表征,而技能是掌握并能運用專門技術的能力。礦業設備管理的知識很容易學到,但是設備管理技能只能習得。對大多數礦業來說,管理人員的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不一致,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礦業人員的設備管理技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其管理知識還停在最初的學習模式,而沒有隨著技能的提升有所進步。因此,工作人員的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發展的不一致,是當前礦業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亟待同步創新。
(2)缺乏對設備管理知識的重視。對礦業來說,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領導或者負責人的重視程度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一些礦業領導秉承“重技能、輕知識”的錯誤原則,認為設備管理知識只是“死板”的理論,覺得只要掌握到管理技術就行,而不太重視對設備管理知識的提升,因此,礦業設備領導或者管理負責人要加強對設備管理知識的重視度,以提高管理的實際運用效率。
(3)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是促進礦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源泉,對礦業來說,設備的成本投入占據整個礦業中比較重要的地位,如今的礦業設備已經趨于向現代化、自動化及智能化的方向轉變。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礦業覺得設備沒壞掉,無需加以更改,不追隨時代科技的進步速度,而不加以創新。因此,當前礦業設備管理中的創新意識較為薄弱,安于現狀,這是亟待改進的重要問題,礦業設備管理層應該不斷地更新創新意識,使設備管理的知識與技能與先進設備之間形成高度的匹配。
促進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在礦業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如何促進其創新,也是值得礦業探究的問題。下面對促進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措施加以分析。
(1)建立礦業設備管理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實現人才的現代化。時代在發展,設備也在隨之改進,促進其創新的過程中,要重視管理人才的培養,不斷地更新他們的礦業設備管理知識和技能,時刻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任何行業都離不開對人才的利用與培養,在礦業設備管理中需要引進新的管理人才,同時也要對在職的管理人員進行創新型培養,形成礦業設備管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就人才的引進及在職人員的創新培養的結合下,可以推動礦業的設備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了解、掌握在職礦業設備管理人員的相關知識與技能情況,劃分出區域及百分比,根據實際調查到的數據來實行針對性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如在職的礦業設備管理人員中,有20%不是很了解相關的知識與操作技能,55%較為了解設備管理知識,并能夠進行部分的設備技能操作,35%的人員能夠十分熟練的運用礦業設備管理知識及大部分的技能操作。那么就需要通過得到的這份情況,對20%的了解度低的在職人員進行礦業設備基礎知識鞏固,并逐步在加入知識的過程中添加創新的元素;對55%的了解度較高的人員,有針對性的對薄弱環節進行補充并引入創新型知識及技能;對35%的高了解度的人員,直接進行創新知識及技能培訓。在這種針對性的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創新的培養模式下,可以更好的引導相關管理人員向上發展,并能夠更好的進行礦業設備管理工作。
(2)構建網絡化的三位一體的礦業設備管理體系。在十九大的召開下,網絡信息大數據的背景下,“三位一體”的構建模式推廣開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礦業設備隨著科技的發展,也愈加科技化、自動化,管理人員所需要的除了在現代化的創新之外,還要能夠熟練的明確自動化的礦業設備,這就涉及到網絡、自動化設備、管理人員與上層宏觀管理的三位一體模式。因此,構建由網絡化驅動的“三位一體”的設備管理體系,是在通過網絡的快速信息傳遞及交互的功能,實現上層對管理人員的宏觀把控及相關要求的下達,設備管理人員能夠更好的運用設備,及時調度、操作設備等,進而實現設備自動化運行的結果。
(3)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實現降本增效。①為了達到節省W鋼帶購買資金的目的,確保修復鋼帶的質量,專門委派技術人員改造已經淘汰的工字鋼較直機,制造成W型的鋼帶修復設備,進行W型鋼帶的專用磨具加工,在機上校正變形的W型鋼帶,完成100%的修復率,利用該修復設備生產的鋼帶與在使用的標準完全符合,此項改進可節省約36萬元的外購資金。②鑒于原校直機僅具有工字鋼的較直作用,導致大量彎軌道鋼得不到充分利用,為使閑置的舊軌道鋼被充分利用起來,可基于原來的較直機,將耙矸電機進行較直機的液壓動力改造,并增加自制的較直磨具裝置,制造成軌道較直設備。③能夠自加工生產出來的零部件絕不外購,比如132kW的無極繩絞設備彎道裝置,需要2000元/個外購價格,通過自制一個可節省0.2萬元的外購資金,同時可進行自制的橡皮機機尾支架、滾筒座、舌板的分鏈設備等部件可不進行購買。④改進注漿泵的進氣管。維修當中,氣動注漿設備的二聯體和進氣管損毀的現象嚴重,經過工作探索發現,可將直角的接頭設計成U型的接頭,將進氣管縮短到合適的長度,然后聯接二聯體,經過改造后其結構比較緊湊,在其運輸及使用中,二聯體和進氣管同其他設備發生刮擦的現象得到有效防止。⑤制造硅整流充電設備的接線板。實際工作中發現,將硅整流的充電設備解體后接線板有燒壞發黑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將廢棄的接線板當做模板,通過進行外形尺寸的測量和走線的方式,在膠板上鉆眼,進行接線板的加工,通過安裝調試,硅整流的充電設備可重新工作。
綜上所述,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創新不能憑空想象,而是需要在完善扎實的設備管理基礎工作上加以創新。礦業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順應新時代的新要求,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設備管理高素質隊伍,不斷去學習新的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促進礦業設備管理人才現代化的實現。因此,創新是礦業發展的永恒關鍵點,將保持其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創新與礦業發展戰略目標相適應,在不斷的實踐中,促進礦業設備管理知識與技能的有效創新。
參考文獻:
[1]譚章祿,張長魯,于金枝.基于物聯網的煤礦設備管理體系構建研究[J].煤礦機械,2013,34(06):285-287.
[2]馮占勛.強化技能人才開發與管理的幾點措施[J].現代企業教育,2012(21):237.
[3]張萍 黃山. 馬鋼南山礦業設備管理出成效[N]. 中國冶金報,2005/04/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