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荃
【內容摘要】初中生常說學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整個初中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又大,大概有三分之一。如何讓學生克服對文言文的恐懼心理,是值得每個語文老師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 創新 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
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著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豐富積淀,認識古代社會、了解歷史有著重要作用。但現實卻是大部分的學生都怕學文言文,甚至對文言文望而生厭。這種現狀的形成,固然跟文言文距離我們今天的生活較為遙遠,許多文言詞匯的意思跟現在大不相同,給學生的認知造成障礙有關,但也跟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與乏味也有關。下面,我就教師角度來談談如何創新文言文的教學,讓學生“愛”上文言文,進行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一、打破陳舊,創新教學模式
縱觀身邊的語文教師,發覺大多人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過程都是使用一套陳舊模式:作者簡介——朗讀課文——翻譯課文——積累文言字詞——背誦。似乎學習文言文就是這了弄懂這篇文言文的意思,當課文翻譯完了,常考的文言字詞記住了,文章背得出來了,這篇文章的學習就結束了。這種模式其實是大大窄化了文言文的價值。文言文是我國古代傳統文化的載體,學習文言文,要關注一體四面。哪四面呢?即“文言”、“文章”、“文學”、“文化”四面。上面我所舉的這種陳舊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其實它只關注了文言文“文言”的這一面,忽略了它“文章”、“文學”、“文化”的三面,這是多么遺憾的事。此外,這種陳舊的模式一味地以知識為中心,一味地強調教師的灌輸、學生的接受,一味強調記憶背誦,學生是學得很厭煩的。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也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可見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是何等的重要。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才會激發出強大的動力投入學習中,最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筆者在這里提出:“打破陳舊,創新教學模式”,就是要打破上述沒有興趣的枯燥的文言文學習,還文言文學習以快樂和趣味;在關注文言文“文言”的基礎上,兼顧“文章”、“文學”、“文化”,這樣的文言文教學才是正確的,才能充分發揮文言文的價值。如教學《愚公移山》時,既要疏通文意、積累文言重點字詞、加強誦讀,又要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文章的章法之美,同時還要帶領學生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愚公的人生態度、理想追求。
二、激發興趣,創新教學方法
有效的文言文教學首先必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開動腦筋,創新文言文教學的方法了。
1.以新奇有趣的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都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千萬別忘了創新教學的導入環節。依據文言文的特點,我們可以利用相關的成語、典故、名言警句、歷史故事、作者獨特的平生來引入教學。如教學《出師表》時,因為學生們都對三國的故事耳熟能詳,為此,我讓他們談談對諸葛亮的看法,這一下,學生紛紛高舉起手,暢所欲言了。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初步了解了歷史背景及諸葛亮的為人,對課文《出師表》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就會快捷深刻一些。這樣有趣的人、事、成語等,都能極大的激發學生興趣,讓其快速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
2.在教學過程中介入史料,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學生在面對文言文學習時,之所以興趣不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與古人的思想情感存在隔膜,無法深入地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這時,就需要教師搭建支架,幫助學生來走進古人的靈魂世界了。史料的介入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支架。如教學《觀潮》時,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周密的情感世界,讓學生的學習體會不再停留在淺表,我拋出一個這樣的問題:“請用一兩個詞概括周密描寫的這一切給你的總印象。”這時學生就紛紛說“雄壯、繁華、熱鬧”等詞。我再追問:“南宋末年真是個水軍實力雄厚、社會繁榮的時代嗎?”大多數的學生因為對歷史了解的不夠全面深入,這時就陷入沉默中了,我順勢在多媒體中出示“宋軍與元軍在崖山海戰,結果全軍覆滅,南宋大臣陸秀夫背著少帝投海而亡”這一段簡要史料。這時,學生就能很清晰地意識到南宋末年并非像作者周密寫得那樣社會繁榮、水軍實力強大,而后他們就會思考了:“為什么這一切在周密的眼里卻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圖景?”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一切只因周密心系故國、癡戀故國!這樣的探究是非常有趣味的,它會像磁石一樣牢牢地把學生吸引住。
3.品味鑒賞、大膽質疑
文言文是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積淀和載體,蘊涵著的豐富的人文資源,極富語言、章法之美。鑒賞是文言文閱讀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去品味文言語言,感受其言簡意豐的特點,體會不同作家的語言風格,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琢磨文章的章法結構,體會其選材之典型、詳略之妥帖、結構之嚴謹、立意之高遠。
此外,文言文教學還要善于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俗話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不但可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
總之,我們只有解除束縛,打破陳舊,大膽創新,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文言文教出價值、教出效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