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鳳
【內容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有效實施,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成為了實施中的重點課題,同時還要求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新的改變,對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為促進學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農村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在基礎上相對薄弱,因此課堂教學的有效提高成為了當前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農村初中 政治課堂教學 有效方法
引言
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學生的學習生活具有很深遠的影響,并且在農村教師和學生當中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讓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以平等的學習方式去學習,降低城鎮(zhèn)差異是新課改中的內容之一,所以,在農村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有效性是當前的主要任務。
一、拓展學生課余生活,促使學生在生活中提高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
“政治課”并不是所謂的“教育課”,很多人對思想政治的誤解想法致使學生對政治課教學產生了偏見,這種想法的形成是由于陳舊的教學模式中沒有生活和社會實踐,只是一味的說教。這也是學生對政治教學課學習無法產生熱情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師要履行新課改的要求,以生活作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背景,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對政治課教學的看法,以實踐證明政治教學對學生而言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學以致用。學習必須要有興趣,學生對此產生興趣才會增強學習效果,教師要可以為學生設置作業(yè)時讓學生收看新聞節(jié)目,并根據(jù)自己的政治學習去理解新聞內容,在下堂政治課堂中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發(fā)表自己對新聞表述現(xiàn)象的觀點。再有就是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具體實踐,鼓勵學生做居民用電調查,例如調查學生自己家附近的3~5戶居民的一個季度的用電情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居民用電情況是如此龐大,國家的負荷程度有多大,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的。由此,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政治教學的樂趣,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
二、創(chuàng)設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
課堂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學習情感的交流和態(tài)度交流,教學活動需要將這四者并存互相扶持才能完成。所以,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注重知識的講解,對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表現(xiàn)的相對不夠,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要是實現(xiàn)情感與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一學習目標,首先教師就需要以良好的形象在課堂上,用信任、尊重的態(tài)度去關愛每一個學生,用溫暖的感悟學生,打動學生,這樣必定會激發(fā)學生的熱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聲音洪亮,態(tài)度和藹,這樣學生就會因為對教師的喜愛而去主動學習,遵守紀律,課堂氣氛就會比較愉快和安定。
師生直降的和諧關系是課堂教學中氣氛穩(wěn)定的基礎,也是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農村的初中政治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農村學生基礎差,素質不高,所以在教學中一味地在為學生挑錯,并且語言過于激烈,學生很不喜歡。這樣的教學中,教師有意無意的將對學生的不尊重、不信任,嘲諷的態(tài)度表露無遺,致使師生關系緊張,教學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要履行新課改中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教師就應該改變對學生的態(tài)度,多以鼓勵的形式對待學生,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有點,喚醒學生本身的優(yōu)良品質,并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和學生做朋友,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答錯的問題要以溫和的態(tài)度去糾正,幫助學生,使學生在身份平等的狀態(tài)的下學習,從而就會使學生變得對學習更有精神,更加努力,樂于聽從老師給予的建議。由此,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和諧平等的關系致使學生喜愛政治學習,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愉悅,課堂教學效率也會有所提高。這樣就為提高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巧妙的課堂設問
課堂教學中進行問題設置,是促進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一種基本手段,同時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巧妙的課堂設問是課堂效果成敗的重要部分,也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它能夠引導學生以思考的方式進入課堂教學中,并集中精力聽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每一句話,從中找到想得到的答案。同時也是讓學生有話可說的前提。巧妙的問題設置可以增強課堂氣氛的活躍性,同樣的問題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會激發(fā)學生的潛在靈感,同學之間互相出謀劃策,互相探討,互相闡述自己的觀點,獲取正確的答案。這也就說明,一個設問的巧妙變化,既可以貼近學生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學科滲透,強化觀點
新課改的實施,致使各門學科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了,無論是語文、歷史還是政治教學等,各門學科之間都互相交融。在目前的政治教學中,許多教材內容都引用到古詩、典故等,例如愚公移山或者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等知識點。因此,教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所熟悉的語文或歷史知識進行政治觀點的刨析,反之,也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政治內容進行闡明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予一定的糾正。這樣既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熱情,還可以讓學生引起共鳴。
結束語
農村初中的政治課堂教學相對來講基礎比較薄弱,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將情感、品質、思考、感悟、能力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展現(xiàn),給予他們更大的提高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體,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有效教學理念,善于用身邊的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出政治教學的新境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彭富華、許萌、周海鷗. 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主地位[J]. 社會科學論壇,2006(8).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