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其中土壤污染比較嚴重,一些污染物質,如氯溶劑、苯、多環芳烴等重金屬和有機污染。本文主要闡述了土壤修復的幾種技術,對現階段土壤修復技術的發展情況和前沿進行了闡述,同時對土壤修復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為土壤修復工作相關的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植物修復技術;物理與化學技術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3.025
土壤污染有一定的獨特性,比較隱蔽、滯后和長久,它對農作物和食品都會造成污染,進而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土壤污染不僅通過農作物對人類產生影響,還能夠通過直接的接觸,或者是呼吸等方式進入到人體中,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土壤污染影響著人體的健康,以及整體生態平衡。因為我國采取環境保護措施比較晚,同時土壤污染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等,這直接制約了對土壤污染的相關研究。
1污染土壤修復問題的研究
1.1從化學和物理角度討論土壤污染修復
當代的化學和物理修復技術,其本質就是利用污染物的物理化學性質,有針對性的使其改變,進而實現分離污染物的目的。該種技術具有周期較短,適應各種污染處理等優點。
1.1.1固化及穩定化處理技術 固化及穩定化處理技術,本質是將污染中的污染介質有效的固定,讓其長久的處于靜止的狀態中。這種對于污染物的處理技術,在目前的污染物修復當中被普遍的使用。
1.1.2土壤淋洗修復技術 土壤淋洗修復,其核心是要利用提取試劑的作用,將污染的重金屬輸送到其他地方,而含有提取劑的土壤在經過了這種技術的修復后,便可以有效地投入到再次使用的過程中。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經濟實用,不僅能夠實現對各種形態的污染進行清除,同時還不會破壞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
1.1.3土壤修復氧化——還原技術 該種技術主要是向土壤中加入化學氧化劑,如過硫酸鈉、過氧化鈉、過氧化氫等,也可以是通過一些比較常見的還原劑去進行化學修復土壤,利用的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1.1.4光催化降解技術 該種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土壤修復技術,對于治理農藥土壤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質地、顆粒、土壤中的水分和pH值等對光催化劑氧化有機污染物具有明顯的作用。如實現對土壤中污染物的遷移,對土壤中氧化鐵對有機物光解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
1.2從生物角度探究污染土壤修復
舊的物理、化學修復方法固然有一定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高消耗和高費,具有二次風險等,因此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土壤修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近些年發展了利用特性植物或者微生物對土壤污染進行修復治理,該種方式綠色環保、高效和成本低。如納米零價鐵修復技術。納米零價鐵具有一定的特點,如表面積大,同時具有強還原性和量子效應等,在現代多方面的土壤污染治理中,取得了非常不錯的修復成績,也逐漸被廣泛的推廣和使用起來。生物修復技術,本質上是要精確利用生物的代謝活動,讓這個過程成為土壤污染修復的一大助力。不同的土壤污染形式需要選擇不同的修復技術,如果是重金屬污染的話可以使用植物修復技術,該技術已經得到了一些國家的實踐,已經實現了對砷、鎘、銅、鋅、鎳、鉛重金屬的治理,與此同時,也去努力發現其他的修復技術,甚至不必拘泥于某一種形式的修復,將各種修復技術聯合起來使用更加有效。
2污染土壤治理技術研究發展方向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實踐之后,一些物理、化學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以及聯合修復技術得到了使用和推廣,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修復技術體系。同時土壤修復技術具備了一些特點。對未來土壤治理的展望,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發展綠色土壤生物修復
土壤修復不是盲目的,在進行修復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如營養條件等。因此,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調整,用最優化的結果來要求土壤污染修復。在處置方式上也要做好嚴格把控,以避免出現二次污染的悲劇。
2.2綜合發展各種修復技術
對于每一種土壤修復技術,都能準確的把握其優點和缺點。目前所知的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還是生物的各種修復方法,其實可以聯合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規避污染風險,同時還能夠降低修復成本。
2.3探索和深入發展現有修復技術
有一些重金屬富集植物還有待去重新發現。而且目前的基因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完全可以利用它來實現基因的優化重組,并通過基因工程,來進行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復。在傳統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改良和發展,這樣在高起點上進行修復問題探索,加強品種開發,實現提升植物修復的效率。
3結語
污染土壤的修復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去污染、恢復質量等。土壤修復的過程其實是減少污染、降低毒害等凈化過程。土壤修復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夠實現土壤生產能力的恢復,對生態環境進行凈化等。現階段,我國的土壤修復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因此為了提升土壤污染修復技術,需要加強對修復技術的開發利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魏樣,韓霽昌,張揚,等.我國土壤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J].理論研究,2015,30(02):11-15.
[2]向桂花.探討我國土壤污染問題及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35(06):255.
[3]向捷,陳永華,向敏,等.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22):73671-7377.
作者簡介:李雙雙,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壤修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