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行道樹作為城市園林綠化的骨干,在創造優美城市環境和發展城市生態環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玉溪市江川區城市行道樹應用現狀作為分析對象,提出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豐富城市行道樹樹種的對策和建議,以便為玉溪市江川區道路綠化工作提供依據。
關鍵詞:江川區;行道樹;修剪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S687.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3.039
1江川區行道樹的整形修剪現狀
目前,江川區行道樹的整形與修剪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道樹的整形與修剪基本沒有開展。有關管理部門只對生長迅速,影響輸電、通訊線路、周圍建筑物安全的樹木,以及影響車輛通行的行道樹進行必要的修剪;二是綠化建設中存在重栽輕管的現象。往往是只重視建成后的景觀效果,“見綠就行”,基本上不做整形修剪,都是任其自然生長,或只是澆澆水,施肥、病蟲防治跟不上,即使是開展整形修剪工作也不及時、不徹底,對干基萌蘗,病枯枝及雜亂枝沒有及時清理,養護管理水平低。苗木出圃定植時樹干有多高,行道樹的分枝點就是多高,造成許多行道樹分枝點低,例如湖濱路的法國梧桐整形修剪方法差,操作不規范,樹體姿態凌亂,達不到為行人遮陰和美化環境的目的;三是樹種選擇和應用存在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樹種混雜,規格大小不一,街道綠化景觀整齊統一性差。例如寧海路南段,此街道與江通高速相連,旁邊有體育館和廣場,行人多、車流量大,而且有許多大型車輛通過,行道樹卻選擇黃花槐。雖然黃花槐開花的時候樹體優美花形漂亮,花期長,但是黃花槐為小喬木,冠幅不大,樹體矮小,在這樣寬闊的街道上選擇小喬木或灌木作行道樹,達不到行人遮蔭美化街道的目的;四是整形與修剪的方式粗放。例如對湖濱路和寶鳳路梧桐采取斧砍刀劈的方式野蠻修剪;對寶鳳路中南段的黃槐枯死枝管護工人則是用手折斷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修剪傷口創面,修剪后傷口愈合困難,影響了樹木的正常生長,造成樹勢弱、冠幅小,降低了行道樹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
2江川區行道樹整形修剪的對策及建議
加強對現有行道樹種的調查與研究,對空塘、弱苗進行補植和換苗,盡量保留現有的行道樹,在不影響綠化效果的同時逐年整形修剪,使現有的行道樹的樹形與城市綠化景觀相適應。在舊城改造和新建的街區,選擇優良的樹種培育行道樹苗木,并在出圃前通過整形修剪使行道樹苗的樹形滿足城市景觀綠化規劃的需要。
2.1強化隊伍,提高效能
一是要明確職責、職能,加強領導,并通過引進技術人才,加強學習,開展行道樹整形修剪的技能培訓,提高整體隊伍素質,改善江川行道樹整形修剪狀況;二是要加快城區的綠化,努力做到一街一樹一景, 在現行道樹種植的基礎上,結合江川實際情況,依據各街道特點全面總體規劃,克服盲目性和隨意性,重新配置樹種,統一規格大小,使街道綠化景觀整齊統一,努力做到一街一樹一景,體現江川人文和諧的景觀;三是要加大城市科學管理力度,明確責任,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市民滿意。形成以科學為指導,以政府為主導,以街道綠化為主題,以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市民滿意為目的的管理體制,全方位搞好城市綠化,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四是要規范整形修剪審批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隨意砍伐、移植、修剪樹木和占用綠地,負責管護的單位因樹木生長和造型需要砍伐、移植、修剪的,需報主管部門批準,其他單位(個人)因特殊原因砍伐、移植、修剪的應向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按要求進行砍伐、移植、修剪并按相關規定繳納綠化補償費。
2.2增加投入,建立健全綠化苗木補栽,更新措施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縣城的綠公建設有了更高的要求,某些街道綠地的原有綠化設計已不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例如湖濱路、寶鳳路中段的綠化樹必須進行更新改造。同時增加投入,建立專業苗圃只有增加管理經費,才能為管理提供經費保障。建立專業苗圃,培育鄉土樹木,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質量。
一是江川要建立自己的城市綠化苗木培育基地,選擇適宜的行道樹種,加強苗木的培育。根據目前江川城市行道樹的現狀和各種樹種的特性,筆者經過近幾年的觀察分析,從中推薦以下幾種鄉土樹種作為江川可用的行道樹種:合歡、喜樹、桂花、青香木、木荷、黃葛樹、樸樹、烏桕等。鄉土樹種由于適應江川本地的氣候特點,適應性好,抗病蟲害能力強,選擇鄉土樹種作行道樹既可以節約整形修剪等管理成本,又體現江川綠化的地方特色;二是要切實加強行道樹種的引種工作,適當引進外地行道樹種,有計劃地引進國內外觀賞價值高的行道樹樹種,并通過試種→選擇→推廣的路子豐富樹種;三是要做好行道樹的規劃,抓好技術指導,使行道樹出圃定植時就具備所需的樹形,定植后逐年修剪保持樹形整齊美觀。
3結語
優美的城市環境,宜人的城市道路綠化是每個人對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第一印象,是人工藝術環境和自然生態相結合的再創造。而行道樹整形修剪好壞是反映城市綠化水平的一個窗口,如何提升城市行道樹的整形修剪水平是當前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和摸索,尋找適合的措施和方法。為了進一步改善縣城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城市品位,創建優美、舒適、潔凈的縣城環境,本文為創建江川縣“文化旅游名區”和“綠色經濟強區”提出對策及建議,為江川區變得更美好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許克福.行道樹[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玉溪市政府.生態立市 天人和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普天龍,本科學歷,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景觀園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