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修琪
【摘要】通過開展美術教育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記憶力、觀察力與創新力,同時對于塑造學生健康人格與心理有著重要意義。研究小學美術教育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希望為推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此,藝術教育在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重要時期,這需要教師抓住這個關鍵時期,重視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一、創新思維的基本內涵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讓學生能力與智力得到全面的發展,因此,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批判性、敏捷性與創造性等。通過開展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創造力、想象力與觀察力等,因此,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技能、創新情感與創新人格等。二、小學美術教學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位置,與學生處于平等對話位置,構建起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教師應結合小學美術教學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輕松自在、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應轉變傳統落后思想觀念與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習主體位置,在認識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與理解能力基礎上,有針對性選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特別是重視對學生的創新性予以正確評價。其次,小學美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沒有可參考的標準化答案,教師應引導學生展開豐富想象力,自由表達不同看法見解。同時,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應予以適當表揚與鼓勵,這樣可顯著增強學生美術學習自信心。相反,如果教師僅僅是對學生作品進行批評與指責,這樣不僅無法讓學生認識到自身錯誤,反而內心會對美術學習產生厭煩與抵觸心理,不利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主要心理特點是模仿能力強,且依賴性重等,尤其是看重教師對于自身評價,而鼓勵性評價對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有著重要意義。最后,豐富的知識儲備是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礎,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過程之中,應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實現兩者的充分結合,從而為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與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開展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比如,采用概括性的示范講解方式,這樣不僅點燃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而且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創造能力的方式(一)改革與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美術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要想在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創造性,教師首要任務是轉變傳統教學方式,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美術學習特點,大膽的創新與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將自己對事物的映像畫出來。例如,教師可利用散文、詩歌以及幾何圖形等為學生創設出良好畫境,點燃學生的繪畫欲望,從而推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以文字、聲音、視頻、音樂等多種形式,直觀形象的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增強美術教學的生動性,讓學生在快樂的美術學習中獲得思維能力提升。(二)重視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加強與學生間互動與交流,與學生共同參與至美術教學課堂之中,在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同時,不斷的豐富與完善自己。教師應突破傳統美術教學方式,在教學中采取探究性學習方式,從而推動學生的創造力、觀察力與想象力提升。此外,好奇心重、探索欲強是小學生主要特點,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通過富有懸念的提問,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不僅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而且可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由此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的個人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因此要想在美術教學課堂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應重視創新與改革教學方式,在平時工作中做好積累,不斷的提升與豐富自身,加強學科間的聯系,為學生創作提供更多的輔導,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性格特點,采取先進教學方式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思維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提升。參考文獻:[1]鄭賢英.如何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藝術科技,2013,(01):234. [2]趙希.淺析小學美術教育創新思維培養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6,(22):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