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闖+趙建鋒+羅德旭+仲秀娟+王瑋瑋+孫玉東
摘要:以黃瓜為材料,采用50 mg/kg的多效唑溶液浸種,研究不同浸種時間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多效唑浸種能夠有效抑制黃瓜苗期的徒長,顯著降低黃瓜幼苗的株高,黃瓜幼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和壯苗指數均有顯著提高;其中,以T2(浸種2 h)最為合適,在T2處理下,黃瓜種子的發芽率沒有受到明顯影響,出苗速度推遲1 d,黃瓜幼苗的株高降低了54.9%,莖粗減少了5.6%,黃瓜幼苗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增加了24.5%,鮮質量和干質量分別減少了24.7%和12.6%,壯苗指數提高了84.6%。
關鍵詞:黃瓜;多效唑;浸種;徒長;壯苗
中圖分類號: S642.204+.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3-0136-02
黃瓜是我國的大宗蔬菜種類之一,在日常生活消費中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我國也有非常大的栽培面積。培育壯苗是黃瓜高產穩產的基礎,但由于黃瓜苗期生長密度大,對光照要求高,不利的天氣或氣候形成的高溫、高濕、弱光等環境條件,很容易造成幼苗徒長,主要表現為莖稈細弱、根系不發達、抗逆性差等特征,這對苗期和后期田間的生長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而多效唑作為一種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長延緩劑,可有效地控制種苗的生長。大量研究報道指出,多效唑導致植物矮化的原因,主要是抑制了促進植物生長的內源GA和IAA的合成,降低了內源GA和IAA含量水平[1-2];它還能夠增加植株體內葉綠素、蛋白質和核酸的含量,提高根系活力[3-4];另外,已有一些研究通過噴施的方式在黃瓜苗期進行了應用,取得了降低株高、提高葉綠素含量、增加壯苗指數的效果[5-6]。本試驗,以黃瓜為材料,采用浸種的方式,在前期試驗的基礎上選用50 mg/kg的多效唑濃度,對不同浸種時間在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以期為多效唑在黃瓜育苗上的應用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6年5—6月在江蘇省淮安市農業科學院高新技術示范園區日光溫室內進行。
1.2試驗材料
供試黃瓜品種為津優35;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由江蘇劍牌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3試驗設計
試驗選用多效唑處理濃度均為50 mg/kg,共設4個不同的浸種時間,分別為0 h(T1)、2 h(T2)、4 h(T3)、6 h(T4),浸泡清水2 h為對照(CK)。將黃瓜種子分別裝于小網袋里,T4處理最先浸入,其他處理每隔2 h依次浸入,T1處理即種子放入后表面浸濕就同其他處理一同取出。然后,每處理取72粒種子放于培養皿里進行催芽,其余種子分別播種于72孔穴盤里,3個重復。播種后30 d,分別取各處理黃瓜苗3株定植于花盆,3個重復。
1.4測定指標
催芽后20 h統計各處理黃瓜出芽率,催芽后44 h測量各處理黃瓜胚根長;播種后7、8、9 d統計出苗率;播種后14、21、28 d分別對各處理黃瓜幼苗的株高、莖粗進行測量;播種后25 d對各處理黃瓜幼苗的葉綠素含量進行測定;播種后28 d對各處理黃瓜幼苗的地上、地下干、鮮質量進行測量;并通過公式“壯苗指數=莖粗/株高×地上干質量”[7],計算其壯苗指數;定植后15 d,對各處理黃瓜的節間長度進行測量。
部分數據用SAS數據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差異顯著性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測驗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出苗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時間浸種處理后,對黃瓜的出苗還是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催芽20 h,各處理黃瓜種子的發芽率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差別不明顯,可見不同浸種時間處理對黃瓜種子的發芽沒有太大影響。催芽44 h后,從各處理黃瓜胚根長的測量結果看,不同浸種時間對黃瓜胚根的伸長影響較大,對照黃瓜種子的胚根均極顯著長于各浸種處理,浸種時間越長胚根長度越短,T4處理明顯短于其他3個處理,T1、T2、T3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穴盤播種的出苗率統計結果來看,各浸種處理的黃瓜出苗明顯晚于對照,而在最終的出苗率上沒有明顯差別,這也跟催芽處理中各處理的黃瓜發芽率和胚根長的測定結果相一致。
2.2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幼苗株高、莖粗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處理對黃瓜幼苗株高有較大的影響。播種后14 d, 各處理黃瓜幼苗株高上的差異已經明顯地表現出來, 各多效唑浸種處理的黃瓜幼苗株
由圖2可知,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幼苗莖粗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總的來看,與對照相比,各浸種處理黃瓜幼苗的莖粗是減小的,但差異不是太大,各處理間差異也不明顯。
2.3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幼苗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多效唑浸種對黃瓜幼苗葉綠素含量有很大的影響。與對照相比,各處理的黃瓜幼苗葉綠素含量均有非常顯著的提高,但不同處理間差異不明顯,隨著浸種時間的延長,葉綠素含量也只有少量的增加,可見葉綠素含量對多效唑的介入是非常敏感的。
2.4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幼苗干、鮮質量和壯苗指數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多效唑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在多效唑浸種后黃瓜幼苗的干、鮮質量測量結果上有非常明顯的體現。總的來看,無論是地上部還是地下部,多效唑浸種處理后黃瓜
2.5不同多效唑浸種時間對黃瓜定植后田間生長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各處理黃瓜苗定植后,節間長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前2~3節之間,與對照相比,T2、T3、T4處理第1節的節間長明顯變短,第2、3節的差距逐漸變小,第4~8節已經看不出多效唑浸種處理對節間長的影響。可見,本試驗中的多效唑浸種處理不會對黃瓜定植后的田間生長產生持續的抑制作用。
3討論
多效唑作為一種生長調節抑制劑,已在辣椒[8]、番茄[9-10]、黃瓜[11]等多種蔬菜的育苗中進行了應用研究,合理使用多效唑可以有效抑制苗期徒長現象的發生。從本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多效唑浸種對黃瓜苗期生長有很大的影響,不同浸種時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多效唑使用不當也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會過度抑制作物生長,所以要篩選出能夠達到抑制黃瓜苗期徒長效果的最佳處理時間。在本試驗中,無論是從培養箱催芽還是播種后的出苗情況看,多效唑浸種對黃瓜的發芽率基本上沒有影響,但會推遲黃瓜種子的發芽,延緩芽的伸長;多效唑浸種明顯降低了黃瓜幼苗的株高,浸種時間越長,影響越明顯,從3個不同測量點看,T2處理均表現出了很好的效果,分別比對照降低了56.6%、45.0%和54.9%,且與T3、T4處理間沒有明顯差異;總的來看,多效唑浸種也會減小黃瓜幼苗的莖粗,但差異沒有株高那么明顯,其中T2處理比endprint
對照分別減小了7.3%、7.6%和5.6%,與T3、T4也不存在顯著差異;多效唑浸種對黃瓜幼苗的葉綠素含量影響非常明顯,與對照相比,4個不同處理黃瓜幼苗葉綠素含量分別增加了24.1%、24.5%、33.0%、36.2%,各處理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多效唑浸種處理后黃瓜幼苗的干、鮮質量(除T1干質量外)與對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隨著浸種時間的延長,差異越來越大,4個不同處理黃瓜幼苗的鮮質量分別比對照減少了9.1%、24.7%、28.0%、36.2%,T2、T3、T4處理干質量分別比對照減少了 12.6%、18.9%、26.1%;多效唑浸種對黃瓜幼苗的壯苗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T2、T3、T4與對照相比均有極顯著提高,且它們之間沒有顯著差異,達到了非常好的壯苗效果。而從定植后黃瓜節間長的測量結果看,各處理對黃瓜后期的田間生長基本上沒有影響。所以,綜合以上各測定指標及田間表現,以50 mg/kg的多效唑溶液浸泡黃瓜種子,浸種時間以T2(浸種2 h)處理最為合適,既能夠有效抑制幼苗徒長,達到壯苗的效果,也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對其后期田間生長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遠海,湯日圣,高寧,等. 多效唑調節水稻植株生長的作用機理[J]. 植物生理學報,1988,14(4):338-343.
[2]王熹,姚福德,陶龍興,等. 多效唑對稻苗吲哚乙酸氧化酶及內源吲哚乙酸含量的影響[J].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91,17(1):60-64.
[3]趙瑞,葛曉光,馬健. 番茄穴盤育苗株型化學調控的研究[J]. 中國蔬菜,2000(3):17-20.
[4]王世平,賈惠娟,高治軍,等. 多效唑對桃樹生長發育的影響[J]. 園藝學報,1993,20(2):139-144.
[5]司雨,馮亞龍,梁見冰,等. 不同濃度多效唑對黃瓜幼苗生長的影響[J]. 長江蔬菜,2013(16):29-31.
[6]姜闖,張青,孫書明,等.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J]. 長江蔬菜,2013(2):50-51.
[7]陸幗一,張和義,周存田. 番茄壯苗指標的初步研究[J]. 中國蔬菜,1984(1):13-15.
[8]徐剛,沈善銅,朱啟泰. 多效唑對辣椒幼苗生育及產量的影響[J]. 中國蔬菜,1994(4):25-26.
[9]劉東冉,司亞平. 多效唑浸種對番茄幼苗形態指標的影響[J]. 農業工程技術:溫室園藝,2007(5):30-31.
[10]王位婕,王蒞. 多效唑對黃瓜和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J]. 天津農業科學,2014,20(2):71-73.
[11]彭世勇,張健偉,于艷,等. 多效唑浸種對黃瓜幼苗生長的影響[J]. 河南農業科學,2003(2):35-37.江蘇農業科學2017年第45卷第23期潘躍平,毛忠良,孫春青,等. 不同播期對越冬結球甘藍品種產量性狀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23):138-1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