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張年+熊軍波+張鶴山+劉洋
摘要:為評價“江夏”扁穗雀麥在冬春季對黑頭羊的飼喂效果,通過育肥試驗和屠宰測定研究了2種不同飼喂方式下湖北黑頭羊的日增質量、屠宰性能和經濟效益。結果表明,飼喂優質牧草的黑頭羊日增質量82.44 g,對照組僅為38.53 g,兩者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在屠宰性能方面,試驗組黑頭羊胴體質量和屠宰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中屠宰率高達58.26%,較對照增加12.45%,差異顯著(P<0.05)。另外,飼喂扁穗雀麥每只黑頭羊凈收入81.8元,是飼喂花生秧的9.98倍,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扁穗雀麥;黑頭羊;育肥效果
中圖分類號: S826.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3-0171-03
解決以上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綜合營養補充,這也是很多養殖戶采取的慣用方式,即大量飼喂配合飼料,但養殖成本增加,且與節糧型草食畜牧業發展相悖,更不是當前牛羊飼養所提倡的方式。充分利用冬季青綠飼草,則是低耗高效、簡便易行的根本方法之一[2]。“江夏”扁穗雀麥是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經近10年栽培馴化培育的鄉土牧草新品種,2012年通過國家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冬季青綠,生長速度快,再生性強,營養期粗蛋白質含量16.5%,年可刈割3~5次,鮮草平均產量 51 609 kg/hm2,是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冬春缺草季節優良的供青牧草[3]。為此,本試驗采取秋季播種“江夏”扁穗雀麥,在冬春季進行青刈飼喂試驗,與當地常規養殖模式進行對比,為經濟、高效的山羊飼喂方式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點和供試羊
試驗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種羊場進行,試驗羊為該單位利用麻城黑山羊導入波爾山羊外血,經過多代雜交、橫交固定后選育出的理想型個體,暫定名為湖北黑頭羊[4],選擇健康、發育正常、月齡相近(約1歲),體質量較為一致的黑頭母山羊12只,隨機分為6組。在預飼期前統一打藥物驅蟲防疫,預飼期10 d,且在結束時,各組體質量經方差分析差異不顯著后進入正試期。
1.2試驗設計
試驗組采用“扁穗雀麥+混合精料”的飼喂方式,對照組按常規方式飼喂,即“花生秧+混合精料”,2處理每日羊均飼喂混合精料0.20 kg,扁穗雀麥和花生秧飼喂不限量。精料采用生長肥育豬后期配合飼料(3#大豬料),由武漢天龍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營養成分見表1。表1精料成分
粗蛋白質(%)粗纖維(%)粗灰分(%)鈣(%)總磷(%)氯化鈉(%)賴氨酸(%)水分(%)≥14.5≤8.0≤9.00.40~1.20≥0.500.30~1.20≥0.80≤13.0
1.3試驗期飼養管理
試驗羊采用全舍飼,每組1欄,每日早、晚飼喂2次,自由飲水,其他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每日觀察羊采食情況,精神狀態、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1.4試驗項目測定
1.4.1體質量和體尺測定采取常規空腹稱質量法,在正式試驗前對所有試驗羊稱質量,之后每30 d稱質量1次,直至試驗結束。同時,對體斜長、胸圍、體高和管圍進行測定。
1.4.2采食量測定每日記錄各組羊扁穗雀麥、花生秧和混合精料的飼喂量和剩余量,計算采食率。
1.4.3屠宰測定在試驗結束空腹24 h后,進行屠宰,各組隨機取3只,采用左半酮體全分離法測定酮體性狀,測屠宰率和各內臟占活體質量比例。
屠宰率=酮體質量/屠宰前活體質量×100%,酮體質量是屠宰后整個軀體靜置30 min后稱量的質量。
1.4.4經濟效益評價計算每只羊投入的飼料成本和增質量后所獲收益,然后評價不同處理下可得到的純收入。
1.5數據分析
采用DPS v7.05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s法多重比較,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采用Excel 2007作圖。
2結果與分析
2.1體重和體尺變化
對照組和試驗組育肥黑頭羊初始體質量差異不顯著(P>0.05),符合試驗要求。經過93 d的飼養試驗,結果(表2)發現,飼喂花生秧和青綠飼料均可提高黑頭羊體質量,但在各階段表現有較大差異。在試驗初期(0~30 d),對照組日增質量明顯,平均每只羊增質量56.45 g,而試驗組僅2.69 g;但在第二階段(31~65 d),飼喂花生秧的黑頭羊較第一階段出現體質量下降現象,而試驗組剛好相反,日增質量平均達120.10 g/只;試驗后期(66~93 d),試驗組平均日增質量125.00 g/只,是對照組的2.62倍。連續3個月的試驗結果發現,試驗組平均日增質量82.44 g/只,而對照組僅 38.53 g/只,經方差分析,兩者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由此可見,飼喂青綠飼草扁穗雀麥較花生秧對湖北黑頭羊生產性能影響效果明顯。
在測定體質量的同時,對2個處理組下的體尺指標也進行了測量,結果見圖1。在試驗結束時,試驗組黑頭羊體斜長、胸圍、體高和管圍較試驗初始時增加5.15%、10.04%、5.62% 和2.61%,分別是對照組的1.45、1.05、1.52倍,而其中該處理下的管圍較試驗初期減少1.72%。
2.2采食量變化
在試驗期間對飼喂花生秧和青綠飼料的湖北黑頭羊的采食率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2個處理組下的精料每天均被吃得干干凈凈,但粗飼料卻差異較大(表3)。對照組在3個試驗階段日采食量在5.8~6.0 kg之間,采食率隨著試驗期的延長逐漸降低,第一階段采食率為81.64%,但之后下降到 78.26%。而試驗組日采食量與之相反,表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在采食率方面,試驗組在整個試驗期均高達98%以上,而“江夏”扁穗雀麥在此階段一直處于分蘗期,葉質柔軟、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黑頭羊冬春季優良的飼草。endprint
2.3屠宰性能變化
不同飼喂方式下黑頭羊屠宰指標差異較大,由表4可知,飼喂扁穗雀麥青綠飼草的試驗組屠宰后,胴體質量和屠宰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其中屠宰率高達58.26%,較對照增加表3不同飼喂方式對黑頭羊采食量的影響
組別0~30 d31~65 d66~93 d飼喂量(kg)日采食量(kg)采食率(%)飼喂量(kg)日采食量(kg)采食率(%)飼喂量(kg)日采食量(kg)采食率(%)對照組180.06.081.64196.36.081.17163.55.878.26試驗組679.522.799.74887.026.998.72772.027.698.39
12.45%,對2個處理下的胴體質量和屠宰率進行方差分析,結果發現2個指標差異均達顯著水平(P<0.05)。在內臟器官測定中,試驗組黑頭羊的心、肝、脾、肺和腎質量占活質量的百分比也均高于對照組,其中心質量占活質量的比例與對照組差異達顯著水平(P<0.05)。
2.4經濟效益分析
整個試驗期內,2種不同飼喂方式下黑頭羊精料消耗相同,均為18.6 kg,但粗飼料方面差異較大(表5)。對照組每只黑頭羊平均采食花生秧40.0 kg,試驗組消耗扁穗雀麥青草389.8 kg。根據市場飼料價格,精料3元/kg,花生秧運到養殖場850元/t,青草0.2元/kg,對照組和試驗組的飼料成本分別為133.8元和89.8元。按照試驗期市場活羊價格28元/kg計算,試驗組每只黑頭羊增加的毛收入為215.6元,而對照組僅為98.0元,減去投入試驗組較對照組每頭羊增加純收入81.8元,而飼喂秸稈僅獲得8.2元的利潤,由此可見,飼喂優質牧草經濟效益顯著。表5每只黑頭羊的經濟效益分析
組別總增質量(kg)增質量毛收入(元)精料采食量(kg)粗飼料采食量(kg)飼料成本(元)凈收入(元)對照組3.598.018.640.055.8+34.08.2試驗組7.7215.618.6389.855.8+78.081.8
3討論與小結
動物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是可消化養分,其采食量可以用來衡量動物飼料養分的攝入量。動物采食首先要滿足其生存維持所需,而生長和其他生命活動所需則主要是利用剩余部分。本試驗中,用扁穗雀麥飼喂黑頭羊其采食率高達98%,較花生秧平均提高22.87%。試驗期間,飼喂扁穗雀麥的每只黑頭羊日增質量平均82.44 g,較對照增加113.96%,這與龍忠富等用葦狀羊茅、扁穗雀麥、鴨茅和黑麥草混合青草或單飼黑麥草飼喂黑山羊對其育肥效果[5-6]相一致。另外,飼喂青綠飼草也有利于增加黑頭羊除管圍外的其他體尺指標。由此可見,只有優質牧草才是保證山羊健康生長的基礎。
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影響產肉性能的主要因素,前者主要體現在品種間,后者則主要指日糧種類和飼養水平[7],即同一品種會因飼喂能量和蛋白水平不同導致屠宰性能和肉質品質差異顯著[8]。在本試驗中,飼喂優質牧草扁穗雀麥的試驗組黑頭羊胴體質量和屠宰率均高于對照組,尤其是屠宰率高達58.26%,較較對照增加12.45%,且差異顯著(P<0.05),這與劉圈煒等研究發現用苜蓿鮮草代替花生秧提高波爾山羊的胴體質量、屠宰率、凈肉率和骨質量[9]相一致。
秸稈雖然纖維素含量高,對反芻家畜有一定的利用價值,但羊瘤胃中的微生物在利用這些纖維素時要消耗大量精料中的蛋白和糖分。另外,因秸稈中的許多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都和木質素緊密結合在一起,家畜對其利用率較低。而優質的青綠飼料,營養豐富,且易被家畜利用,從投入和產出的比例來計算,飼喂優質牧草每只黑頭羊可增加純收入81.8元,較飼喂秸稈增加9.98倍,經濟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李志農. 中國養羊學[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60-80.
[2]冀一倫. 牛秸稈及牧草的補飼與替代率[J]. 動物營養學報,1998,10(3):1-9.
[3]田宏,劉洋,張鶴山,等. 行距和播量對江夏扁穗雀麥鮮草和種子產量的影響[J]. 中國草地學報,2015,37(4):108-113.
[4]索效軍,陳明新,張年,等. 麻城黑山羊與波爾山羊雜交改良效果研究初報[J]. 湖北農業科學,2009,48(10):2507-2510.
[5]龍忠富,莫本田,羅天瓊. 幾種冬季青綠禾草對牛羊的育肥效果試驗[J]. 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1,20(5):325-328.
[6]龍忠富,羅京焰,楊飛,等. 貴草1號多花黑麥草飼喂肉牛肉羊的效果[J]. 貴州農業科學,2009,37(2):114-116.
[7]Lawrite R A.Developments in meat science[M]. 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1985:219.
[8]王鋒,孫永成,王子玉,等. 營養水平對波雜羔羊產肉性能和羊肉品質的影響[J]. 江蘇農業學報,2010,26(6):1288-1292.
[9]劉圈煒,王成章,嚴學兵,等. 苜蓿青飼對波爾山羊屠宰性狀及肉品質的影響[J]. 草業學報,2010,19(1):158-165.
[10]王成章,王恬. 飼料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43-158.江蘇農業科學2017年第45卷第23期陳軍,王煜恒,王會聰,等. 投放不同密度的細鱗斜頜鲴對河蟹養殖水質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23):174-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