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鋼+郭玉林+吳興利
摘要:在植物工廠的實際生產中,隨著植物的生長發育,植物距離光源的高度會逐漸減小,所獲取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簡稱PPFD)也會隨之不斷變化。為探究光量子通量密度與距離的關系,采用矩形均勻排布的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LED)燈板作為植物光源,改變光源與測量層的距離,并在每一個測量層上均選取7個點作為測量點,測量各個點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最后將得到的數據使用曲線擬合的最小二乘法進行擬合。結果表明,隨著距離的增大光量子通量密度下降的速度明顯減緩,LED燈板下方中間測量點PPFD與距離(r)的關系為PPFD=a/(r0.3+b),邊緣測量點PPFD與距離的關系為PPFD=a/(r0.7+b),其中r為LED燈板和被測點之間的距離,a、b為常數;且在只考慮光量子通量密度因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條件下,LED燈板和植物之間的距離選擇在10~23 cm 之間比較合適。
關鍵詞:光量子通量密度;距離;LED燈;曲線擬合;最小二乘法
中圖分類號: Q945.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3-0207-03
光量子通量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簡稱PPFD)是指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所入射400~700 nm范圍內的光量子數,單位為μmol/(m2·s)。不同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有所差異,耐陰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較低,喜陽植物的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較高。
光量子通量密度與距離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在點光源和不考慮光反射的情況下,PPFD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本試驗在實際生產的多光源情況下,通過分析試驗數據,利用曲線擬合的最小二乘法得出兩者之間的變化規律,在植物工廠中選擇合適的LED燈板與植物的距離,從而給植物提供最佳的光量子通量密度,促進植物葉片的光合作用效率,達到提高植物工廠產能的目的[6-7]。
1試驗原理、設備與方法
1.1試驗原理
理想情況下,假設1個點光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光量子數為N,被測處距離點光源的距離為r,則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與距離(r)的關系為
PPFD=N4πr2。(1)
說明PPFD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表明在點光源情況下,PPFD的衰減速度較快,當多光源或光存在反射情況時,公式(1)就不再成立,這時須要根據試驗數據求得兩者之間的關系。
1.2測量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設備
矩形LED鋁基燈板[8],長50 cm,寬 40 cm,共有338個白色LED燈珠,電源電壓21.91 V,電流1.52 A,功率33.32 W。LED鋁基燈板正下方固定1個測量層,測量層的尺寸與LED燈板的尺寸相同,測量層表面均勻分布著17×17個測量點,測量層和LED燈板之間的距離可以上下調節。
1.3試驗方法
為找出光量子通量密度與距離的關系,使用光量子通量密度測量儀測量距離范圍為10~50 cm之間的17層數據,每層選擇3個中間數據測量點,4個邊緣數據測量點,第1~第7個測量點測量得到的光量子通量密度分別用PPFD1~PPFD7表示,選取的7個測量點位置如圖1所示。
2結果與分析
根據試驗條件,LED燈板與被測點的距離范圍在10~50 cm 之間時的PPFD數值如表1所示,為更好地觀測PPFD與距離之間的數據變化規律,將某一層測量點得到的PPFD數值與上一層測量點得到的PPFD數值相減得到各測量點的PPFD 下降值。 由表2可知, 中間測量點在距離范圍為 10~
23 cm時,PPFD下降值的范圍為5~28 μmol/(m2·s);距離范圍為 25~48 cm時,PPFD下降值維持在3 μmol/(m2·s)左右。邊緣測量點的距離范圍為10~33 cm時,PPFD下降值的范圍為2~55 μmol/(m2·s);距離范圍為35~48 cm時,PPFD下降值的范圍為1~12 μmol/(m2·s)。中間測量點在距離范圍為10~23 cm時PPFD下降的速度較快,在距離范圍為25~48 cm時下降的速度較慢;邊緣測量點在距離范圍為 10~33 cm時PPFD下降的速度較快,在距離范圍為35~48 cm 時下降的速度較慢。根據這一特性,在只考慮PPFD因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條件下,LED燈板和植物之間的距離選擇在10~23 cm比較合適,測量點可以得到比較高的PPFD數值,同時可以相應地節約電能,減少設備的投資成本。
使用曲線擬合的最小二乘法求出PPFD(y)與距離(r)的關系式,選用的數學模型為y=arc+b,該模型用于中間測量點時c為0.3,用于邊緣測量點時c為0.7。由于擬合曲線方程y=arc+b不是線性形式,所以令r=rc、y=1y、a=1a、b=ba,
則擬合曲線方程轉化為 y=ar+b的二元一次方程形式,根據曲線擬合的最小二乘法可以求得相應的a、b、c值。根據以上原理,可以求出7個測量點與距離之間的關系分別如公式(2)至公式(8)所示。根據公式(2)至公式(8)可以得出,在改變相同距離時,1/r0.3數值的改變量比1/r0.7數值的改變量小, 因此LED燈板中間正下方的PPFD數值隨著距離增大而衰減的數值與LED燈板邊緣下方的PPFD數值隨著距離增大而衰減的數值相比, 衰減速度較小,當LED燈板上的LED燈
均勻分布時,中間測量點測得的數值比邊緣測量點測得的數值大。
PPFD1=526.32r0.3+0.526;(2)
PPFD2=555.55r0.3+0.611;(3)
PPFD3=476.19r0.3+0.095;(4)endprint
PPFD4=1 908.4r0.7+0.443;(5)
PPFD5=1 666r0.7-1.667;(6)
PPFD6=1 428r0.7-1.857;(7)
PPFD7=2 053r0.7+0.811 7。(8)
利用公式(2)至公式(8)建立起來的PPFD與距離的非線性曲線關系如圖2至圖8中帶*號曲線所示,與試驗測得的數據曲線非常接近。
3結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數據可以得出,中間測量點的光量子通量密度與距離之間的關系為PPFD=a/(r0.3+b),邊緣測量點光量子通量密度與距離的關系為PPFD=a/(r0.7+b),前者比后者變化速率小,衰減速度比后者小。因此,在LED燈板上LED燈分布均勻的前提下,中間測量點測得的數值比邊緣測量點測得的數值大。中間測量點在距離為10~23 cm時PPFD下降速度較快,在距離為25~48 cm時下降速度較慢;邊緣測量點的距離在10~33 cm時PPFD下降速度較快,在距離為35~48 cm時下降速度較慢。根據這一特性,在只考慮PPFD因素對植物生長影響的條件下,LED燈板與植物之間的距離選擇在10~23 cm比較合適,測量點可以得到較高的PPFD數值,同時可以相應地節約電能,減少設備的投資成本。
參考文獻:
[1]王婷婷,俞少娟,李鑫磊,等. LED光源對植物生理生化及品質影響研究進展[J]. 北方園藝,2016(2):189-193.
[2]古在豐樹. 太陽光利用型植物工廠[M]. 張成波,尚慶茂,譯. 北
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3]楊其長,徐志剛,陳弘達,等. LED光源在現代農業的應用原理與技術進展[J].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1,13(5):37-43.
[4]楊榮超,丁小明,齊飛. LED燈在植物研究上的現狀和展望[J]. 安徽農業科學,2015,43(26):17-20.
[5]劉穎,林娟,周小麗,等. LED光照對擬南芥葉綠素含量和根生長發育的影響[J].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52(6):762-767.
[6]張曉文. 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 農機推廣與安全,2006(11):6-8.
[7]魏靈玲,楊其長,劉水麗. LED在植物工廠中的研究現狀與應用前景[J]. 中國農學通報,2007,23(11):408-411.
[8]武禮賓,曹立,陳美香,等. 植物培養箱內 LED 光源均勻性的研究[J]. 照明工程學報,2015,26(2):104-109.江蘇農業科學2017年第45卷第23期李永梅,張立根,張學儉. 水稻葉片高光譜響應特征及氮素估算[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23):210-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