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摘要】現如今,社會對語文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語文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高效率地開展教學工作,是廣大語文教師所面臨的課題。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得到好的教學效果。【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主體地位新課改的實施,要求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明確學生的主要教學地位,幫助他們全方位發展。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結合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筆者在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以下幾種方法,來打造高效語文課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尊重學生,構建師生平等關系課堂,是學生吸取知識的沃土。一堂高質量的語文課不單單只有教師的美麗語言和巧妙的教學環節,更主要的是學生認真思考和積極參與。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營造一個熱烈的教學氣氛,要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廣度和深度,通過師生間的密切交流達到教學目的。在《聽聽那冷雨》這一課學習時,筆者在課堂上提問:“同學們都對哪一句話最有感觸?”學生回答:“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雨天的屋瓦,浮漾濕濕的流光,昏而溫柔,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黯,對于視覺,是一種低沉的安慰。”通過學生的回答,筆者順勢講余光中所要表達的因為遠離故鄉親人而產生的鄉愁。二、導入情境,保持學生學習熱情一個人會因對未知的好奇或者體驗到嘗試的快樂而對某件事產生很高的興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這兩個原因,引導學生對語文課產生興趣,維持他們的學習熱情。在講授《張衡傳》這一課時,筆者設計的情境如下:2000年前,一位先輩告訴人們天是球型的,像個雞蛋,天就像雞蛋殼,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黃,這就是“渾天說”。這位先輩通過此學說設計制作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裝置——渾天儀。后來,又發明了最早預報地震的裝置——地動儀。這就是我們中國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郭沫若先生說:“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通過南朝歷史學家范曄的《后漢書》走進張衡,了解他的貢獻,體會他的為人,品味他的處世情懷。筆者通過導入情境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張衡的偉大成就,讓其心中尊敬這位偉人并學習他的優秀品質,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熱情。三、組內合作,促進學生共同進步高中生具有參與度高、不滿足現有知識的特點,教師要將學生分成小組,組織其開展組內學習,實現共同進步。學生應當積極參與討論、互相幫助,共同完成教師課堂上留的思考任務,開闊自己的眼界和思維,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提高自己的團隊協調能力。如在講解《赤壁賦》這一課時,筆者提出以下問題:1.聽完朗誦,同學們對《赤壁賦》有什么感覺?請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并找出描寫赤壁之景的句子。2.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寫美在何處?你能不能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3.“一切景語皆情語”,在這清幽朦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幾個動詞最能直接傳達這種泛舟赤壁的心情?4.請同學們放聲朗誦第2、3段,看看客人為何而悲?悲的內容是什么?5.學生自讀課文第四段,思考:蘇軾又是如何從悲情中走出來的?6.面對災難性命運,蘇軾持什么樣的人生態度?筆者讓學生按照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每組的學生代表在討論完畢后上臺回答相關,這樣既鍛煉了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們的團隊意識。四、運用互聯網+模式,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新的時代背景下,各種智慧課堂教學軟件層出不窮,使人眼花繚亂。教師在教學中,要一切以學生為主,積極利用互聯網及教學軟件,打造一堂豐富多彩的語文課,讓其共同參加到學習中,進而提升教學的效率。以《蒙娜麗莎的魅力》這一課為例,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讓學生先欣賞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達·芬奇的繪畫藝術及名畫《蒙娜麗莎》的圖片,再讓學生以自己的話來講述這幅名畫,說一說他們本人對這幅畫感受,在播放音樂的情境中與文章進行共同的學習。如此一來,學生不僅清楚的感知到了蒙娜麗莎的超自然神秘魔力,還在領悟作者對達芬奇高超繪畫技藝贊美之情的同時真正的體悟到了文字的韻味美。一堂本來無味的板書課因為設置了巧妙的情境,使學生體會到了閱讀過程中的快樂,激發了其學習的積極性和樂趣,進而取得了不錯的教學反響。總之,新課改的實施,吹響了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號角,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課堂。參考文獻:[1]馬志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互動教學方法的探究[J].青春歲月,2011,(14).[2]胡瑋.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師角色轉換的思考[J].文教資料,2007,(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