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英
課堂情感之美。人和人能相遇本身就是緣分,能夠成為師生更是一種難得的緣。在每節課45分鐘的時間里,盡心盡力去釋放才智和熱情,讓每一分鐘都發出光芒。學生們純真的眼神、信任的目光是不斷努力的不竭動力。面對這份清澈,我們只有用愛與豐富來回應。這學期遇到了一個十分少見的學生——女生楠。女生楠長得胖胖的,上課基本什么也聽不懂,也什么都不會,即使是對我所教的全是漢字滿是故事的歷史學科也一竅不通。上課就那么傻乎乎的待著,我怎么啟發和鼓勵她,她也沒什么反應和長進,經常答非所問。可一到下課就馬上活躍,每次都走到我的面前和我說,老師拜拜。在路上遇到我也十分親熱,連蹦帶跳的和我打招呼。偶爾還會從兜里掏出一點兒好吃的,笑容滿面的遞給我,說老師你吃。有時候還會撒嬌般的對我說,老師他欺負我,你管不管。我說必須管,馬上告訴對方不許欺負楠。這朵胖胖的稚嫩的花朵,就這么可愛的進入了我的教育生活,沒有絲毫的不適和自卑,沒有一點兒的煩惱和擔憂。自來就和我親近與熟悉,把我當成她的保護傘,而我不過才教了她2個月的時間,24節課。可能全班同學都喜歡學歷史的熱情使她覺得我是個值得信賴的人,也可能從來沒批評過她,總是微笑著耐心對待她。或者什么原因也沒有,就是有眼緣,就是對路,讓她覺得她是老師寵愛的學生,是最可愛的小女生。被一屆又一屆學生認可和喜愛,這是我最大的驕傲和榮幸,在學生面前,我永遠是積極和陽光的,帶給他們的是滿滿的收獲和不盡的快樂,是自信,是力量,是溫情。被初四的學生抱著說:“老師,我們真的太想你了”。大老遠看到你就說“老師,再來上節歷史課吧”。各種的小禮物和問候總是在教師節時紛至沓來。最夸張的是我的一個學生把來我的學校教歷史,能和我做同事,能隨時和我切磋歷史問題作為她的理想,讓我很是吃驚。這份濃濃的師生情,溫暖了所走過的教師生涯,并激勵我繼續美麗地前行。課堂思維之美。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思維碰撞和生發的地方。沒有思想的課堂是缺乏靈性和力度的,沒有智力活動的課堂是缺乏深度的。情感調動起來,思維活躍起來,課堂才能更精彩,更具生命力。學《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時,在展示完金字塔的十大不解之謎后,學生們紛紛說,“老師,古埃及人真是太了不起了,我準備去探秘。”“老師,我覺得金字塔一定是外星人造的,不然不可能如此神奇,地球人還達不到如此的智力和建造水平,我也準備去研究一下。”“老師,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肯定不是奴隸,應該是高級知識分子,是天”……爭論還在繼續,研討從未停歇,引發學生探索欲望的教學是有價值的,是學生持續學習的源泉。在學《經濟大危機》時,1929到1933年的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從美國開始,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而這時的蘇聯卻因為兩個五年計劃快速從傳統的農業國變成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是當時灰暗的世界經濟形勢中獨特的一抹亮色。這也讓美國人思考市場經濟的不足之處。美國的出路在哪里?一個說“像蘇聯學,也整個計劃經濟。”另一個說“不行,你看蘇聯老百姓多窮。”一個說“像中國學。”另一個說“既要國富還要民富。”就在激烈的討論中思維不斷深入,也把辯證的思想學以致用,不能絕對的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一切都要根據國情來定。我相信這樣的思維碰撞會很長時間內存留在學生心中的,曾經的唇槍舌劍,曾經的熱血激昂,曾經的迷惑不解,曾經的茅塞頓開,都會因為思維的力量而熠熠生輝。快樂之美。快樂吸引快樂,樂觀感染樂觀,良好的情感體驗是我們所向往和追求的。學習本來就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如果再苦大仇深地去學,那還有什么樂趣可言。課堂應該是個歡樂的場所,應該是個沒有恐懼的地方。學習雖然辛苦,過程則要找到快樂。對這點,老師起了很大的作用,知識可以自學,快樂的課堂需要老師來創造。“老師,我們繼續男女生比賽吧,上次輸給女生,我們不服氣。這次看誰贏。”一個男生歡快地滿懷期待的說。“同學,你回答問題時能否聲音大點兒,可憐一下我這個上了歲數的聽力下降的老教師。”一陣爆笑。“給你們出道選擇題,美元、歐元、英鎊和人民幣,哪個是最年輕的貨幣?友情提醒,當然是誰出生晚誰年輕。”結果學生們一起對著我大喊“老師,你最年輕!”又一陣大笑。課間休息時,坐在學生座位上休息。“老師,你快回頭看小魯想往你頭上貼即時貼。”我說,“好啊,女生們給我上。”“早就等著這一天呢,我們來啦。”沖向小魯,一頓小拳頭,整個教室樂開了花。課堂里快樂實在太多太多,說不盡,道不完,信手寫下幾個剛剛發生的,邊寫邊想笑,當時歡快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愛孩子,愛教學;理解孩子,掌握教育規律;才會有一顆包容之心,容納孩子們的所有的可愛和不可愛之處。才會有一顆不滅的童心,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歡樂,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收獲著無盡的快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