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韶楠
【摘要】體育課堂中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其中,竹竿舞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形式出現在體育課堂中,深受學生歡迎。竹竿舞又稱竹杠舞,起源于黎族,是廣受黎族人民歡迎的一項健身運動。將竹竿舞融入到初中體育教學中,充分挖掘其教學價值,有利于捕獲中學生的吸引力、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使得他們在學習一項跳舞技能的同時有效鍛煉身體,可謂是一項一舉多得的體育項目。【關鍵詞】初中體育竹竿舞教育價值教學方法竹竿舞最早起源于海南黎族,黎語中意為“跳柴”,最初是一種祭祀活動。竹竿舞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和觀賞性,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體育文化,將其引入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既新穎又獨特,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對傳統體育課(跑、跳、擲)的懈怠心理,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其能獲得一項跳舞技能還能加強鍛煉身體。另外,竹竿舞教學在豐富校園體育文化、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方面也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其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入體育課堂亦具有重要意義。一、海南竹竿舞的引入海南黎族竹竿舞作為一種地方體育活動,具有濃厚的地方性色彩。據有關專家考證,竹竿舞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宋朝時期,蘇軾結束流放生活離開海南時,曾寫下“蠻舞與黎歌,余音猶沓沓”,以表達其對黎族歌舞的欣賞和崇敬。因其是一項健身運動,被外國游客稱作“世界罕見的健美操”。將其引入初中體育課堂,是民族文化與體育教育創造性結合的成果,能夠給學生帶來一種新鮮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加深他們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的認識,進而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因此,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引入竹竿舞教學,能夠讓學生在有節奏和規律的竹竿碰擊聲中活躍思維,鍛煉其多種感官功能,進而實現身心和諧發展。二、竹竿舞在體育教學中的價值1.健身價值。竹竿舞是民族音樂與舞蹈藝術的有機結合,它要求跳舞者根據竹竿碰擊的節奏和規律,在竹竿分合的瞬間敏捷地跳躍,同時還要做出優美、自然的動作。這是一項全身細胞都參與的體育運動,能夠讓參與者的四肢更加靈活,肌肉韌帶更富彈性,整個身體的靈活度都得到了充分地鍛煉。2.緩解心理壓力。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角度看,跳舞比做操產生的健身效果更好。在跳竹竿舞時,學生的身體隨著打竿的節奏不間斷地跳躍,身體快速進入興奮狀態,能讓其暫時卸下各種心理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跳舞的樂趣中。在玩中緩解了學習壓力,活動了身心。同時,竹竿舞還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學生在跳舞的過程中能夠加深自身對民族體育文化的認同,相比一般的現代舞蹈,它更適合在體育教學中加以推廣。我相信一定可以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三、竹竿舞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1.教學時機的選擇。黎族竹竿舞作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靈敏性、跳躍能力以及身體協調能力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其融入到任何一個單元中進行穿插教學。例如,在訓練學生靈敏性時,如果穿插竹竿舞教學,同時配以竹竿舞的音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靈敏性,同時還增加了課堂的娛樂性,有利于營造一個活躍有趣的課堂氛圍。2.教學內容的處理。初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分析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挑選適合他們的竹竿舞進行教學。如果教師隨便拿出一段舞蹈教給學生,不但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會讓其產生逆反心理。鑒于此,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些學生選擇一些難度較大、節奏較強且步數較多的竹竿舞進行教學。學習復雜的竹竿舞需要記住多變的舞蹈步伐,這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大腦,使其反應更加靈活。另外,對于一些身體靈活性、協調性較差的學生,教師就要選擇一些比較基礎的竹竿舞進行教學,這樣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這些學生通過跳舞加強身體的協調性。3.教學資源的整合。竹竿舞是黎族傳統體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和藝術情感,教師在將其引入體育課堂之前,可以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如竹竿舞的起源、歷史演變情況等等,讓學生對其有個大致地了解,之后在課堂上講解時才能加深學生對竹竿舞的理解,認識到學跳竹竿舞的重要意義。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調整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比如,可以在校園文化藝術節、元旦晚會等節目中加入學生竹竿舞表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勁頭,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竹竿舞的技巧。總而言之,將極具地方特色的竹竿舞引入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是一項值得廣泛推廣的活動,它既能讓學生感受娛樂學習的趣味性,還能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在當前國家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推廣民族傳統體育的大背景下,黎族竹竿舞以其獨特、鮮明的文化特征必將在初中體育課堂中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價值。參考文獻:[1]潘姝瓔,文展,梁蘭.竹竿舞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2,(23).[2]王婷.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竹竿舞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