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軍
摘 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加之我國農業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各類農業技術與經驗豐富。但隨著我國近年來生產力的大幅度提升,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農業用水難以為繼,基于此類現象,農田水利節水技術應運而生,在充分提升水資源利用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農業用水的浪費現象。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技術;應用;手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產水平的逐年劇增與產業機構的進一步優化,我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我國政府同時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求,為充分滿足這一社會內在需求,我國農業逐步采用節水技術以保障水資源的使用效率,將可持續發展充分貫徹落實。
1 當前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應用情況
21世紀我國生產力與生產水平發生幾何式提升,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升,帶動了各行業領域的高速運轉。但值得注意的是,生產力的提升帶動了我國人口數量的增長,我國年總用水量逐年上升,加之工業化、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深入,工業生產用水量居高不下,使我國的用水需求與現有的水資源之間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水資源短缺使我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重大難題。我國農業領域歷史悠久,加之近年來各項農業創新型技術的推廣,在農產品增收的同時,為農民帶來了實質性的回報。但由于農產品需求量與農業用地逐年增加,農田灌溉所消耗的水資源日益加劇,且灌溉過程中存在的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因此,逐步推進農田水利節水技術勢在必行。
我國雖有著960萬平方公里的巨幅國土面積,但由于我國地理環境及氣候類型特殊多樣,加之人口數量居高不下,致使我國人均土地使用面積相對較少,各類資源逐年消耗,且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我國社會發展正處于機遇與挑戰并存的風口浪尖。至此經濟發展的重點時期,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首要前提,倡導經濟發展的綠色環保無污染,減少以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經濟發展不合理現象。時下,我國人民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日益提升,環保節能意識逐漸深入人心,形成了新型的節約能源、杜絕浪費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一直以來,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且近年來由于人口數量激增,農業發展逐漸受到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重視,而水資源則是農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首要的資源,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否直接關乎到我國農業整體的發展水平。我國政府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需求,逐步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節水技術給予優化提升,有效減少了傳統農業發展環節中存在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提升了農業水資源利用率,農業節水技術領域實現了實質性的飛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項農業節水技術的實際應用環節,農田水利技術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與缺陷,嚴重阻礙了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不利于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基于此類現象應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與改善。
2 農田水利節水技術應用環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我國由于地理環境相對特殊,水資源的地域分布情況嚴重失衡,我國南方地區水資源儲量巨大多且年降水量較多,而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含量則相對較低,同時北方地區的年降水量較少,致使部分地區水資源充盈,而少數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基于上述不合理現象我國政府在不同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且根據實際需求不斷完善,但在節水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水利工程的管理及應用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具體問題如下:
2.1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對部分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應用進展情況的實地考察中發現,部分地區的節水技術應用與管理尚未明確統一,又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缺乏嚴格的管理依據。
(1)在實踐中發現,部分地區并未明確指定嚴格的管理制度,時下大多農田水利設備均屬于公共設施,而卻沒有行之有效的水利設備責任制度,又缺乏明確的規章制度,且部分推行的政策法規沒有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僅停留于表面,多數農業從業人員對于制度法規不甚了解。
(2)農田水利部門沒有統一的管理人員,對農田水利設施采用建完即丟的工作態度,后期管理、維護工作缺失,對于出現的問題無人負責,浪費社會資源,阻礙農田水利技術的發展。
2.2 政府對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研究和推廣投入不足,造成節水技術的研發后勁不足。一些地區政府部門只重視為財政創收的政績工程,而對利潤很少或負收入的農業投入不足,嚴重的制約著當地農業的發展,使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發展僅局限于傳統經驗及農戶的自我管理,難以實現突破性的進步,更無法促進所謂可持續農業的發展。
2.3 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無法從根源上上保證農田水利技術的落實和推廣。我國許多地區的農田水利設施較為陳舊,維護和整修工作不到位。
3 農田水利幾種節水灌溉技術
3.1 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傳統的灌溉方法,直接將水資源澆灌于農田地面的方式。不具有針對性,沒有對植物需水量加以區分,且水分易于散發,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但地面灌溉是最為簡便的灌溉方式,因而成本低,不需要太多技術支持。
3.2 溝畦灌溉
溝畦灌溉是將水資源引入事先做好的溝畦中,減少水資源不規則流動造成的浪費,同時減少不必要散發,針對植物根部,保證水分吸收,延長保墑時間,加強灌溉效果。
3.3 膜上灌溉
膜上灌溉技術是指將水資源引入塑料薄膜上,在通過薄膜上裂洞流入地面。這是一項新的農田節水技術,避免了水資源的引入工程中的滲漏和流失。
4 農田水利節水的具體措施
從上述文章中我們對于當前我國農田水利節水方面有了深刻的了解,我們也知道了在這一方面我們要改進的地方十分多。對于它的建設、管理我們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找出其相應的解決措施才能令農業發展更加順暢。
4.1 建立統一的農田水利管理制度,從工程建設、平時維護、問題歸責等各個環節實施綜合管理。應加強對農田水利設施的統一管理,明確責任歸屬。
4.2 加大對農田水利節水技術的研發投入力度,設立專項經費和專業的研發人員,保證技術研發的后勁,避免使節水技術限于固步自封的俳徊不前的境地。
4.3 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在引水,輸送的過程中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和流失。利用現代材料鋪設輸水管道,建設蓄水工程,及時予以維護和管理,從源頭上保證水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結束語
農業是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關注的行業,它關系著人們的生活以及國家的糧食安全,而水利工程的建設則會加快農業的發展。現在對于資源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人們對于環保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意識,對于各項技術的研發也都加入了有關節約能源的部分。對于農業水利工程來說,使用最多的資源就是水,對于它的節約也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其的浪費,不但會節省了相當一部分的資源還會令農業的發展更加進步,可謂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參考文獻
[1]董艷秀.淺談農田水利節水技術與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
[2]屈桂霞.淺談我國農田水利節水技術與措施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7):00321-00322.
[3]徐伍峰.淺談我國農田水利節水技術與措施分析[J].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5: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