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濤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人民利益出發,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把脫貧攻堅擺在了突出的位置。打好脫貧攻堅戰,必須要解決好精準扶貧中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否則將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
精準扶貧的目的:要求2020年以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所以,扶貧中的主要矛盾就是要解決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主要矛盾以外的相關事項,均稱之為次要矛盾。
1 解決好精準扶貧中的主要矛盾
精準扶貧,要圍繞貧困人口可持續增收或減少支出做文章。
1.1 在改善基礎設施上做文章
村內的公路、生產路是否硬化,飲用水是否安全,電網是否改造升級,水利設備是
否完善,網絡是否暢通等等。這些基礎設施和每一位村民的持續增收都息息相關,必須下大力氣改善。
如果本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好,水、電、路、網等都很完備,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就變得非常便利,即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又增加了產品收入,因此,基礎設施是增收之根本,一定要倍加重視。
1.2 在教育醫療上做文章
貧困戶當中,因學、因病致貧者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精準扶貧一定要在教育醫療上
做文章。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跟蹤落實好教育補助政策就行了,高中和大學,學費、生活費大大提高,補助標準有必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翻倍,甚至免除學雜費、生活費,最大限度地減少貧困家庭的教育開支。大病、慢性病會使一個家庭陷入貧困,相關家庭無奈的稱之為“一病回到解放前”。如果說誰家有大病或者慢性病人就納入貧困戶行列不太現實,一是貧困戶納入退出人為因素干擾嚴重,難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二是會給2020年以前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增加很多困難。所以國家一定要針對全民出臺合理的醫保政策,最大限度的解決因病致貧這一難題。
1.3 在發展產業上做文章
部分貧困戶家里有勞動力,但上有老下有小,離不開家,無法外出掙錢,所以廣
大農村一定要創造一個可持續增收的環境,從而讓部分貧困戶順利脫貧,這就需要產業支撐。所謂產業,就一定要達到相當的規模,能夠產生好的效益。各個地區要結合自身資源優勢,遵循自然規律,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康莊大道。
發展產業的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以市場為主體,主要靠市場的內生動力和貧困戶的主動創新營造產業壞境,政府從中積極的做好服務工作。
可靠的產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穩扎穩打,逐步推進。像那種一年見成效,兩年大發展,三年創品牌的口號和思路是不切實際的,提出這些口號的人既不懂農業和農村,也不懂市場和經濟,這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在作怪。發展產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們要組織好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深入細致的市場調查,科學分析,慎重選擇,長期堅持,才能使產業健康的發展起來,農村才能真正地走出脫貧困境。
1.4 在就近務工上面做文章
家里勞動力充裕的,能夠常年在外務工的家庭,幾乎都不是貧困戶。貧困家庭,要么缺少勞動力,要么家里情況不允許長期在外務工。對于家里有勞動力卻不能長期在外務工的家庭,政府要盡可能提供就近務工的機會。當地的工廠、企業,私人或者國營的一些用人單位,政府可出面就近為這部分貧困家庭提供就業機會,因為這部分家庭屬于弱勢群體,人脈窄、信息少,政府如果能幫他們解決就近就業這一難題,他們就能在兼顧家庭的同時,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就有可能順利脫貧。
如果我們給廣大農村改善了基礎設施,就為他們致富增收打下了堅實的基層;如果我們的教育醫療不會成為任何家庭的負擔,貧困人口將大大減少;如果農村產業發展的健康,農民就有了持續增收的源泉;如果解決了貧困戶就近務工的問題,部分貧困家庭就有了順利脫貧的可能。這些問題就是脫貧攻堅中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們要花費主要精力去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了,貧困戶的脫貧也就解決了大半。
2 解決好脫貧攻堅中的次要矛盾
2.1 減少檔案資料填寫
脫貧攻堅初期,很多地方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檔案資料的填寫上,表冊種類繁多、花樣翻新,貧困戶名單進進出出,村民卻毫不知情。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的檔案成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填寫不規范要重新填寫,錯了要重新填寫,有涂改要重新填寫,檔案資料的填寫水平成為了衡量我們工作的唯一標準。哪里檔案資料填寫的好、填寫的細,趕緊調派各地扶貧隊伍前往學習,連夜召開會議,學習他們的填表方法。結果是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檔案資料填寫成了頭等大事,如何幫貧困戶脫貧倒沒人去過問了,這是我們的工作導向出了問題。檔案資料要整理,但不能喧賓奪主、興師動眾,在前期精準調查研究、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讓專人匯總、整理,能準確反映貧困戶的情況就可以了,一定要減少檔案資料的填寫。
2.2 減少各項檢查考評
檢查考評要有,但不可過于頻繁,更不能以檔案資料為準。有些地方檢查過于頻繁,并且提前告知檢查程序,基層就按照要求反復演練,走進百姓家里反復勸告教導,上級檢查組來了該怎么說,大量的精力都用在應付檢查了,表面工作做足了,對實際脫貧工作卻沒有半點幫助。所以,各項檢查考評要減少,并且都要圍繞脫貧這一中心工作去組織,以檢查促脫貧。
2.3 減少扶貧工作會議
每個月市里、縣里、鄉里扶貧工作會議多次召開,相同的會議內容多次傳達,好像會議開的次數能夠決定扶貧的態度和決心一樣,其實以會議傳達會議是典型的形式主義的表現,我們要摒棄這些形式,以務實的態度投入到精準扶貧的洪流中去。
另外像各種華而不實的培訓、紛繁復雜的規劃等工作,花費成本不低,實際收效甚微,這些和貧困戶脫貧相關的問題都要妥善解決。
總之,主要矛盾我們解決好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只要我們事事以人民為中心,牢記脫貧攻堅中所做的每一件事,不是為了好看的政績,不是為了領導的夸贊,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升遷,而是讓那些貧困人口順利脫貧,讓百姓過得更幸福,這場攻堅戰我們就會有漂亮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