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逢虎
為了進一步有效推動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2018年甘肅省積石山縣積極采取各種有力舉措,扎實有效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維護土地確權工作發展進程。與此同時,也實現了農村土地有序流轉的階段性管理目標。另外,積石山縣按照“政府主導,公司化運作,合作社生產,群眾入股分紅”的基本思路,也開始大范圍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開發項目,為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管理氛圍。
1 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義
通過積極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項目,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集體產權制度管理控制水平,為農村建立協同化管控結構和發展框架奠定基礎。
第一,農村土地確權能有效強化經濟組織所有權,在農村土地確權結構內,結合相應的法律規范,有效對多方權利進行明確的監督,就能進一步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進程。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僅擁有發包權、調整權,也具有收回權和管理權。農戶擁有承包權、經營權?;诖?,全面落實土地確權管理機制,就能明確農戶的實際權屬體系,保證農戶實際經濟利益,且能實際形成良好規范的農村產權制度管理結構,為產權監管工作的全面進步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優化土地利益管理效果。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進程中,能有效對資產進行歸屬管理和系統規劃,因為農民本身享有明確的物權保障權利,因此能對土地進行相應的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是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后,集體性土地經濟結構成為了發展結構的主導形式,這就需要農戶和政府共同承擔土地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問題,并且要共同承擔土地的利潤。另外,要借助核算土地資產以及全面落實相應數據分析參數的基礎上明確權屬關系,有效完善土地資產核算項目,也為財產增值創設良好的條件,保證農民能一定程度上明確經營權和承包權,實現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農村土地確權能有效促進集體經濟的運營進步,對于拓展農村土地集中管理和規模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需要注意的是,農村土地確權的基本目標并不是實現土地私有管理,而是為了進一步提升農村內部集體經濟的運營實力,為農村集體經濟的長效性發展創設良好的社會經濟氛圍。另外,在農村土地確權落實后,也能有效推動土地流轉項目、土地承包項目的全面進步和優化運行,這對于集體經濟規?;l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意義。
2 以農村土地確權促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徑
為了有效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的發展,從根本上維護集體產權制度的管理水平,就要積極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規劃,按照標準化管理流程有序開展,從一定程度上維護農村土地管理水平。
2.1 整合權責管理機制
土地改革中各個項目的開展都要將權責管控和關系分配作為重點之一,有效借助集體經濟組織立法管理機制維護權力意識,確保農民能從根本上明確權責關系的實際意義和價值,有效維護法律關系的基礎上,落實法人地位和管理要求,并且要整合具體管控流程。也就是說,要確保土地所有權能有效落實到集體經濟組織部門的手中。與此同時,要整合法律監管體系,保證能對農戶進行義務和權責的分配,并且要對集體組織成員大會進行管理。
另外,集體經濟運營管理結構中,只有全面夯實農戶的權利和義務監管機制,才能保證農戶發展進程符合實際管理需求,從根本上實現農村土地經濟運營管控水平的全面進步。
2.2 整合收益權能
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將集體產權分配工作作為重點,有效落實農村土地處理機制和管控效率,并且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項目中,為了保護農戶的土地處置權、土地收益權,就要在完善公共利益監管流程的基礎上,有效平衡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建立健全完整的平衡管控模式。相關部門要將管理機制和管控體系作為關鍵,全面整合管理模式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尤其是對征收土地要進行確權處理和監督,并且依據實際情況完成財產補償工作,真正意義上提高農戶的經濟自主性和收益完整性,為農村土地確權發揮其實際價值和應用優勢創設良好的平臺,盡量減少政府和集體經濟組織參與使用權、流轉收益權等項目的處理,這樣不僅能減少管理結構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落實造成的影響,也能從根本上維護農民集體權益管理水平。
2.3 監督物權管理
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進程中,要想發揮其實際價值,就要將農村土地確權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項目聯系在一起,確保能發揮農村土地確權的優勢,實現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全面進步。尤其是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體系內,要對具體問題進行細化處理,確保能從土地物權種類以及豐富土地權能方式入手,保證產權制度管理工作水平得以優化,實現物權監管流程的全面進步。
第一,要整合益物權管理分類機制,完善使用權、建設用地權以及宅基地使用權等管理水平,并且積極整合管控流程,確保能一定程度上維護不動產經濟運營模式,從而提升管控工作的基本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對相應內容進行細化分析和處理,就要對農村土地確權中標定的期限內容和效力內容予以分析,從而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進程。
第二,要在集體產權改革體系內,將土地規劃項目作為重點,秉持科學管控的管理原則,維護用途管制機制,并且整合出租權、抵扣權等基礎項目,優化資產流轉的整體水平。
第三,要積極落實“一戶一宅”的管控模式,確保能在維護集體居住管理機制的基礎上,完善宅基地轉讓和出租服務,實現物權監管工作的全面進步。
總而言之,在農村土地確權工作開展進程中,要積極落實系統化管理機制,有效提升和促進集體產權制度的全面進步,實現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