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英
測土配方施肥是根據土壤測試結果、田間試驗、作物需肥規律、農業生產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為基礎上,產前提出氮、磷、鉀、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等肥料數量的適宜用量和配比,并在適宜時間,采用適宜方法施用的科學施肥方法。
1 測土配方施肥理論依據
1.1 作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及其功能
作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共有16種,其中大量元素9種: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微量元素7種:鐵、錳、硼、鋅、銅、鉬、氯。作物必需的營養元素對作物的生長發育具有直接的營養作用和不同的營養功能,不論需要量大小都同等重要,不可缺少,缺少任何一種元素,作物都不能完成生命周期。若缺乏某種元素,作物會出現特有的缺素癥狀,惟有補充這種元素,癥狀才會消失。
1.2 作物營養的階段性
在不同的生育期內,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在種類、數量和比例上是不同的,稱之為作物營養的階段性。作物在整個生育期內,對養分的要求有兩個極其重要的時期,即作物營養臨界期和作物營養最高效率期。
作物營養臨界期:這是作物對某種養分需要最迫切、最重要的時期,此時缺乏這種養分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即使以后補施肥料也很難彌補。
作物營養最高效率期:此時是作物對養分需求量最多、肥料作用最大,利用效率最高,對提高產量和品質的效果最明顯的時期。
1.3 最小養分率
對于作物的營養元素來說,產量決定于各營養元素中含量最低(相對于作物需要量)的那個因子。同時,產量可隨著這個因子的增加而提高;在這個因子未補給以前,任何其他因子的增加,都將是無效的;只有各種因子處于最適當的情況下,產量才是最高的。經濟合理的施肥方案,是將作物所缺的各種養分同時按作物所需比例相應提高,作物才會產量高。
2 泗洪縣土壤與施肥現狀
2.1 土壤養分不平衡
全縣土壤由于普遍缺鋅、缺硼,特別是砂姜黑土最為嚴重,崗白土、崗黃土次之,加之土壤中除草劑等農藥殘毒物質的逐年聚集,農作物僵苗萎縮現象有逐年擴大的趨勢,所以要推廣使用微量元素肥料以“補素”和生物鉀肥以“解毒”。
2.2 土壤理化性狀變差
耕層變淺,土壤板結。長期免少耕是耕層變淺的主要原因,復種指數的提高特別是稻麥輪作面積的擴大,以及大量施用化學肥料破壞土壤團粒結構,致使土壤容重增加,通透性變差。經測定,淤土耕層厚度為15.4厘米,較土普時的20厘米下降4.6厘米,稻麥輪作田塊砂姜黑土容重增加0.05克/厘米3。
2.3 施肥結構和方法不合理
施肥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有機肥的投入比例小,氮、磷、鉀投入比例不科學,微量元素肥料投入極少并且盲目。在肥料運籌方面,不能根據作物營養特點和肥料性質適期、適量、適法施用,肥料利用率很低。
3 測土配方施肥的好處與作用
測土配方施肥的核心就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缺什么補什么,需多少補多少,實現各種營養均衡供應,滿足作物的需要,減少化肥的用量,提高作物的產量。
3.1 提高經濟效益
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3~5個百分點,每畝節約氮肥(尿素)4公斤,每畝增產糧食30公斤~50公斤,每畝增收30元~60元。
3.2 提高耕地質量
測土配方施肥是在合理施用農家肥的基礎上進行的。在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中,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引導農民積農家肥,實施秸稈還田等技術,提高有機肥的利用水平,使土壤養分結構得到改善,耕地質量明顯提高。
3.3 提高科學施肥水平
測土配方施肥采取“測土到田、配方到廠、供肥到點、指導到戶”,為農民提供一條龍服務,有效地滿足不同地方、不同種植規模科學施肥的要求。
3.4 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改變過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的狀況,減少養分的流失,促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資源的合理利用,減輕化學物質和有機廢棄物對水體和農田的污染。
4 泗洪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意見
我縣西南崗地區基礎地力差,施肥水平低,在增加氮肥投入的同時,要重要突出磷鉀肥的投入;東南片、東北片基礎地力較高,要堅持適宜的氮、磷、鉀比例和配套技術;砂土、兩合土地區要重點補鉀。在搞好大化肥投入的同時,大力推廣微量元素肥料鋅肥的施用,特別是在砂姜黑土和崗白土地區,稻田施用效果最為明顯。
4.1 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肥效穩而長,對補充土壤有機質和磷、鉀、鈣、硅及微量元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凈化環境,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途徑為積家雜肥,普及秸桿還田和發展綠肥,特別是推廣稻田綜合種養。
4.2 增加鉀肥的投入
推廣使用生物鉀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發展持續農業。據試驗畝施用生物鉀肥200毫升相當于5~10公斤氯化鉀的效果,并且能夠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提高土壤自凈解毒能力,加之其綜合營養和調節生長的功能,對解決水稻生理性僵苗不發具有明顯的效果。據報道,生物鉀肥的施用,對防治小麥紋枯病效果極為明顯。
4.3 根據土壤的供肥特性和作物需肥特性,科學施肥
砂土、崗白土保肥性差,要少吃多餐,基肥比例相對縮小,缺鉀嚴重要重點補鉀。粘質土壤保肥性較好,可適當加大基肥用量,追肥時間適當提前3~5天。對缺鋅較重的砂僵黑土和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要強調鋅肥的施用。追肥要改變傳統的追施苗肥、分蘗返青肥的做法,重視作物營養生長、生殖生長旺盛期的追肥,并堅持氮鉀肥配合施用。
4.4 改進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旱田施用氮肥要改撒施為打洞穴施,水田要改撒施尿素為顆粒碳銨、氯化銨等速效銨態氮肥以減少氮素流失,提高其利用率。堅持氮、磷、鉀配合施用,根據作物需規律,抓住適期施用,以提高總體養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