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曹彩宏
陜西省靖邊縣是糧食生產大縣,玉米是主導產業(yè),但由于該地區(qū)屬于半干旱地區(qū),玉米產量和品質一直難以提升。再加上近些年農業(yè)產業(yè)結構不斷調整,怎樣利用有限的土地生產出最高產量的玉米,就成為現(xiàn)階段需要我們重點研究的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了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1 選地整地
玉米適應能力較強,但為了避免干旱對玉米產量和品質造成的影響,應該科學選地。一般情況下,選擇地勢平坦,土壤層深厚,土質疏松多孔,肥力中等以上,土壤理化性質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坡度小于15度的種植地。同時,同一個地塊避免重茬種植玉米,要進行輪作倒茬。選地結束后,還應該做好整地工作。結合土壤耕作層深度,進行科學整地,通常情況下,耕作層深度控制在25~30cm。對于土壤耕作層較淺的應該每隔2~3年,選擇使用土壤深松機進行一次全面深松作業(yè),打破犁底層。選地整地過程中,還應該做好的底肥施入工作,有條件的地區(qū)應該做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通常情況下,每畝施入完全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3000~5000kg,尿素15~20kg,磷酸二氨20~25kg,硫酸鉀15~20kg,硫酸鋅2~3kg。將有機肥和化肥混合均勻之后,均勻的撒入地表,隨土壤翻耕一起深入地下。
2 種子處理
玉米種子的質量,對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幫助,應該結合靖邊縣的氣候條件、種植密度、選擇植株緊湊,抗病抗旱性能強,適應能力強,品質優(yōu)良,增產潛力大的雜交玉米品種,在靖邊縣推廣應用,適應性廣泛的玉米品種主要有鄭單958、榆丹9號、陜單609、登海9號。由于所選擇的雜交玉米品種為包衣種子,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但在播種之前應該將種子取出,同時在這種過程中應該將種子中殘留的機械損壞粒、癟粒、病蟲害粒及時去除。
3 覆膜
選擇使用雙壟溝播覆膜種植技術,能夠有效緩解干旱對玉米生長造成的影響。在覆膜之前,應該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每畝選擇使用辛硫磷顆粒1.5kg和細沙混合均勻之后,均勻的撒在地表,殺滅地下害蟲。選擇使用50%的乙草胺乳油,每100g兌水50kg進行地面噴施,預防地面雜草生長。玉米覆膜時間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選擇使用厚度0.008乘以0.01mm,寬120cm的農用地膜,使用小型全自動起壟全覆膜機,沿著土地的等高線進行覆膜,每畝使用農用薄膜5kg。覆膜結束之后,應該做好田間地膜管理工作,避免牲畜進入田間,踩踏地膜,防止大風揭膜。要經常性的沿著壟溝檢查地膜覆蓋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破損,應該是用細土覆蓋。覆膜一周之后,在壟溝內每間隔50cm,打一個直徑3mm的滲水孔,接納天然降水。
4 適時播種
適時播種是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播種時間過早或過晚不利于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通常情況下當?shù)乇?cm深的地溫持續(xù)維持在10度以上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靖邊縣播種日期一般控制在4月下旬到5月初。播種時采用玉米穴播器在地膜上打一個播種孔,播種在壟溝以內,每個播種孔內播種玉米籽粒2~3粒,播種深度控制在5cm,然后在播種孔上覆蓋濕潤細土,每畝播種量控制在3kg。具體的播種密度應該按照立地情況與氣候條件綜合確定,通常情況下,緊湊型玉米控制在每畝3500~4000株為宜,帶型1.2m,株距控制在28~31cm。
5 田間管理
5.1 苗期管理
玉米播種一周之后,就會陸續(xù)進入出苗期,此時應該注意觀察玉米出苗情況,避免因為降雨量大使得玉米定植穴出現(xiàn)蘑菇蓋,導致幼苗難以破土而出,此時應該及時破土引苗。玉米出苗之后,發(fā)現(xiàn)缺苗斷壟的可以從稠密地區(qū)移栽幼苗進行補種,對于斷壟較為嚴重,幼苗較少的,應該選擇催芽好的相同玉米品種,及時補種,確保出全苗。到玉米幼苗生長到3~4片葉子之后,應該及時間苗,間苗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強,去雜留純的原則進行。到玉米幼苗生長到5~6片葉子之后,進行定苗,確保每個種植穴內保留一株健壯的玉米,促進出全苗。全膜覆蓋的玉米生長旺盛,長出很多分蘗。從玉米苗期到大喇叭口期,應該及時去除玉米的分蘗,確保營養(yǎng)供給。
5.2 中后期管理
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后,要及時追肥,每畝追施尿素15~20kg,選擇使用玉米點播器在兩株玉米之間進行穴施,收盤深度控制在5~10cm,或者將肥料溶解到150~200kg的水中,制成液體肥,每株灌溉50ml。施肥應該和灌溉同時進行,每次施肥時,都應該密切觀察田間墑情,發(fā)現(xiàn)田間墑情不足時應該及時進行灌溉,確保田間水分供給,避免田間水分供給不足而導致玉米產量下降。
6 玉米防治
玉米常見病蟲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蚜蟲、雙斑長跗螢葉甲、玉米螟、紅蜘蛛,針對這些病蟲害需要采用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進行綜合防治。當田間發(fā)病率達到藥物防治標準之后,應該及時選擇針對性藥物,進行對癥防治,以降低損失,提高防治效果。玉米大小斑病可以選擇使用1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每畝使用200g,兌水50kg進行田間噴霧,間隔7~10天使用一次,連續(xù)使用2~3次。玉米蚜蟲可以使用40%的吡蟲啉防治。玉米雙斑長跗螢葉甲可以使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阿維菌素1000倍液進行防治。玉米螟使用50%對硫磷乳油500ml加適量水,與25kg過篩(25~60目)的煤渣或沙石顆粒拌和均勻而成,混合均勻之后,撒播到玉米大喇叭口內,對玉米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玉米紅蜘蛛可以選擇使用73%的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進行針對性防治,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