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鳴
1 地球資源所面臨的危機
當下的人類文明是有文字記載以來最繁榮昌盛的一個年代,而恰恰就是這個讓每個人都無比自豪的文明之花,卻因攫取了太多太多的自然資源,讓供養(yǎng)我們的地球滿目瘡痍。
過高的碳排放量引起的全球變暖,讓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陸地面積在悄悄的減少;爆炸式的人口增長,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逼迫著人們開墾每一片可見的土地,把森林轉化成農田;過度的漁業(yè)捕撈,不計后果的畜牧業(yè),拔地而起的工業(yè)重鎮(zhèn)。每個人為了生計奔波,卻都忘了給后代留下一個美麗家園。支離破碎的棲息地被包圍在一個個人類活動區(qū)里,慢慢死去的野生動物們臨死的詛咒并不能帶給我們懲罰,懲罰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據統計,當下地球共有70多億人口,而以現有耕地湖泊等生境的食物生產能力地球能最多承受大約90到100億人口,而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能耕作的土地全部變成農田,大概能養(yǎng)活150億人(當然沒人能忍受一望無際的農田覆蓋整個地球,單一生態(tài)系統也不現實)。
2 新希望——轉基因作物和它面臨的巨大爭議
地球可能是太陽系及附近一些星系中最美麗的星球,它的魅力不僅在于寬廣的水面,一望無邊的平原,更在于它其他豐富多彩的自然環(huán)境,蒼涼的荒漠、銀色的雪原等等。而每一種生境都孕育了依附于它的獨特生靈,相互依存,相互競爭。雖然我們和我們的爪牙(許多依附于人類生存的動植物)幾乎征服了五大洲,更是像一種生物入侵無情的毀滅了沒有反抗能力的原住民(比如人們常津津樂道的恐鳥)但也并不是沒有遇到過難纏的敵人。世界糧食危機這一議題也從來沒能從聯合國的案臺撤下。
我們的祖先在選取主要食物作物時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避免不了生物適應能力、調節(jié)能力的局限性。就算我們一代代的人工選擇優(yōu)良性狀,引入良種進行雜交改善作物基因型,近代以來大量使用化學藥劑等手段。但是還有許多與之共同進化的生物,在殘酷的種間競爭中,在一次次被人類的化學藥劑打擊重創(chuàng)后,殘余的抗性基因型、適應作物新性狀的個體靠著強大的繁殖能力卷土重來,留下沉積了無數有毒物質的土地,送給還來不及舉辦慶典的人類。
但是,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帶給人們新的希望,一些抗病蟲性狀成為保護我們家養(yǎng)植物的武器。可是,也帶來了巨大的爭議。應運而生的轉基因作物究竟有何玄機?其實,隨著人類科技的發(fā)展,我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越來越清晰,我們在原來培養(yǎng)優(yōu)良作物的雜交方法上,通過技術的革命,衍生了出轉基因植物的概念。
早些時候,我們通過親緣關系較近的物種間進行人工配種,獲得有優(yōu)良性狀的雜種動植物,通過多代的選育可以獲得良好的品種。而轉基因技術可以把遠緣物種的DNA直接從其體內提取出來,通過物理法基因槍法(類似于粒子加速器,把外源DNA作為子彈打入目標植物細胞內,并能部分穩(wěn)定遺傳和表達),電場法(通過電場作用于細胞,使細胞膜表面磷脂雙分子層可恢復性形變,外源DNA進入細胞內,亦能穩(wěn)定的遺傳和表達),以及農桿菌轉化法(農桿菌上VIR基因區(qū)有轉座子活性,可穩(wěn)定整合到宿主植株細胞核基因組)等,將DNA轉移到新植株的細胞內。通過轉基因的手段是我們的經濟作物獲得原本不能通過雜交獲得的其他物種優(yōu)良性狀,而又因為它的獨特性,讓人們可以從大千世界的每一個生靈里獲得它長期進化得來的智慧——大量的有利用價值的基因序列。
而這,正是轉基因技術的神奇所在,它可以滿足我們很多需要,如導入一些抗鹽堿植物的基因,讓我們的糧食作物也可在那里生存,提高了土地利用能力;如導入高產基因(一般可以通過提高糖合成有關基因的表達等手段),讓畝產量提高;導入抗寒、抗旱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條件不利的年份、地區(qū)也有不錯的收成。
可這也是它備受詬病的根源,往前數50年,這個能把其他物種特性轉移的能力還緊緊攥在天庭或者是上帝的手里。就像任何一個革命性的成就一樣,我們總在感到深深自豪的同時承受了來自內心深處的對未知的恐懼。這也帶來了很多人對轉基因這項技術的不信任,但孰是孰非歷史終有定論。
3 轉基因作物的生態(tài)影響
轉基因技術起步尚短,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有許多關于它的安全性謎團被逐一揭開。
據報道,轉BT基因(來自蘇云金芽孢桿菌,編碼針對部分昆蟲腸道進行破壞的蛋白)玉米與非轉基因玉米相比, 轉BT基因玉米 SⅠ、SⅡ根區(qū)土壤可培養(yǎng)細菌數量在播種后數十小時顯著降低 ,而對SⅢ根區(qū)的土壤可培養(yǎng)細菌數量無明顯擾動。但是整體而言,就可培養(yǎng)菌來說,各根區(qū)的土壤菌群落結構無明顯的變化。
而根據另一篇報道稱,在研究轉基因耐草甘膦/草銨膦玉米C0010.1.1對大田節(jié)肢動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時,轉耐除草劑基因的玉米田間節(jié)肢動物群落在種類組成、數量和動態(tài)變化等方面與對照相比沒有顯著差異。
但可以肯定的是,轉基因也不是萬能的,它的出現只是帶來更加快速、供選優(yōu)良性狀更多的一種育種手段,同樣的,具有能抵抗轉基因植物性狀的病菌、害蟲還會再次卷土重來。
再強大的國度也有衰落的一天,曾經主宰地球的生命大多成了過往云煙。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讓我們不受病害的侵擾,在這場不息的生存競爭中我們只有贏得一次又一次的軍備競賽,才能繼續(xù)驕傲的擔當萬靈之長這一美譽。
而要解決問題的根源還要從自身尋找答案,開源節(jié)流,世界上的物質總有盡頭,而人類的欲望卻永無止境。如不改變,終究會成為困在籠子里的餓狼,相互撕咬彼此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