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蘭
桃樹最先產于我國,是當前人們所喜愛的常見水果之一。其自身的生長的適應性較強,對環境的適應性也高,容易在當前我國各個地區之間進行種植。桃樹果實成果期較高,具有較高的收益性,是當前我國進行廣泛種植的重要經濟果樹。
1 桃樹栽培管理中的建園
桃樹自身的生長屬于溫帶果樹,對于環境沒有較高的要求,自身成長適應性較強,在年平均氣溫12℃~17℃的地區都能夠有效種植生長。桃樹的生長需要良好的光照以及土壤的潮濕度,在花期的時候過多的雨水會影響植物授粉以及成果等部分,當果實較為成熟的時候過多的雨水會影響桃樹果實的生長品質,有的會產生裂果等現象。桃樹不耐水澇,應該種植在排水性較好的土壤或是沙質的土壤中,使得樹體能夠牢固生長,不受到各類病蟲害的影響。
2 種植園地的實際選擇
苗木的選取中要選擇枝干較為粗壯以及的根系較發達的枝干,最好選取苗高在80cm以上,根莖在0.8cm以上的苗木。這樣的苗木在實際種植的過程中成活率較高,植株的實際種植之間要保持有效的生長距離,要結合實地的生長情況對種植距離進行調整,現階段我國每畝地的實際種植量在每畝33株左右。
在實際種植過程中需要在圖書落葉至第二年發芽前都是適應種植的時間段,要在植樹節來臨之前將植物全部種植完成。種植前要選取合適的種植穴,對每畝田進行施肥,將復合肥均勻地撒到天地中,并分層夯實土壤。種植之后需要進行澆水,使得桃樹根系能夠穩固。要及時關注桃樹生長變化特征,當發現桃樹生長中缺水時,需要進行及時澆水。
3 桃樹的管理技術分析
桃樹種植之后的兩年內,可以在桃樹林間實行間作,比如可以種植大豆和花生等作物,起到以耕帶撫的作用。但是需要選取矮腳作物,要留出桃樹種植的樹盤。可以種植綠肥,這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的有機質,防治雜草的生長。秋季的時候要進行土地開挖施肥,使得土壤的含氧量提升。
桃樹的自身的較為耐瘠,在起初生長的過程中對于肥量的需求量較低,當桃樹生長旺盛的時節需要逐步增加土壤的肥量。一年大約需要施肥四次左右,投入相關的有機肥。第二次施肥要投入氮肥,第三次則是投入速效磷等。這樣能夠幫助枝干保持良好的養分,使其能夠全面成長。
桃樹雖然自身省長對于水量的需求較低,但是也要在伏旱時節進行灌輸,使得桃樹的生長具有充足的水分。此外還要注重病蟲害的防治,結合修剪等環節,有效清除病蟲害源頭,秋季的時候要進行深耕,使得樹木保持良好的長勢,提升預防病蟲害的能力。當病蟲害威脅嚴重的時候,可以采取相關化學施肥來降低病蟲害的侵襲。
4 桃樹病蟲害防治
4.1 桃樹根部病害與防治技術
根癌病是桃樹上的一種主要根部病害。防治上應徹底切除病瘤,用硫酸銅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劑進行消毒殺菌,再用8%抗菌劑402液100~200倍液涂抹: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250倍液、40甲醛可濕性粉劑100倍液灌根;重茬的桃園要更換客土,用2%硫酸銅液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70%敵克松700倍液進行根基土壤消毒殺菌。并清除死樹、病根集中燒毀。
4.2 桃樹枝干病害與防治技術
桃樹枝干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干枯病)、干腐病、木腐病(心腐病)及流膠病等。腐爛病、干腐病往往因樹勢衰弱所致,因此,加強樹體管理是防治枝干病害的基礎。發病后,應先刮除病部,用石硫合劑原液或果康寶20~30倍液、抗菌劑402稀釋成50倍液進行傷口消毒殺菌;木腐病、流膠病主要由傷口侵染成病,在清除病部后,木腐病用2~3倍腐必清涂抹傷口,流膠病涂25倍液梳理劑,用塑料薄膜包扎,l周后再涂5倍腐必清進行防治。
4.3 桃樹葉果病害與防治技術
危害桃樹葉果的病害主要有縮葉病、穿孔病、褐腐病等。
(1)縮葉病:縮葉病主要危害桃樹的幼嫩部分,在桃樹嫁接技術中一般早春開始發病。防治上,應在桃樹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00倍液腐必清液;花芽露紅和謝花后噴80%大生 M—45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噴38%糧豐農600倍液、50%腐必清500倍液、50%退菌特500倍液。
(2)穿孔病:穿孔病是桃樹上常見的葉部病害,包括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其中以細菌性穿孔病發生嚴重,葉片一般5月開始發病,夏季氣溫干燥病勢進展緩慢,秋季潮濕發生后期侵染,引起葉片脫落和枝梢枯死。防治上,萌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噴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硫酸鋅石灰液(硫酸鋅500克+消石灰2000克+水120千克)、3%克菌康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防治。
(3)褐腐病:褐腐病危害葉、花、枝梢及果實,其中以果實受害最重,特別是花期及幼果期遇低溫高濕,果實成熟期又逢溫暖高濕的環境發病嚴重。防治上,在桃樹休眠期徹底清除僵果、病枝集中燒毀;發芽前噴5波美度石硫合劑,花后1周噴65%代森猛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80~70大生M一4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