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波

近幾年北票市紅辣椒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種植紅辣椒的農戶收益也比較穩定。但是由于這幾年夏季高溫干旱,光照強度極高,造成清種的紅辣椒日灼病非常嚴重,極大影響了紅辣椒的品質和產量。為此,大板農業技術推廣站經過大量的試驗,在玉米節水滴灌田中推廣了玉米辣椒套作栽培技術,建立了140畝玉米辣椒套作高產栽培示范基地,示范效果非常顯著,示范區農民收益可觀。
1 栽培技術要點
套種栽培技術是一種充分利用地力、光照和熱量資源、改善種植環境的栽培方式。
1.1 播前準備
秋天翻地耕層深度達20cm左右。玉米和紅辣椒兩種作物種植方式均為大壟雙行,寬行距為60cm,窄行距為40cm,全部采用地膜覆蓋(紅辣椒用黑膜)。確定正確的行比是作物高產的關鍵,行比小容易造成紅辣椒通風不暢而減產,行比太大玉米又起不到遮光的作用。經試驗確定玉米與紅辣椒的種植行比為2∶8。兩種作物株距均為27cm,畝保苗4500株,其中玉米為900株,紅辣椒為3600株。
1.2 選用良品
選用好的品種是作物高產的關鍵,玉米選用北育288,密植品種,產量高性狀穩定。紅辣椒采用遼紅二號,干鮮兩用品種,特點是產量高,抗病能力強,著色好。兩種作物種植的適宜密度均為4000~4500株/畝。
1.3 適時播種定植
玉米適時播種期為4月5~15日,紅辣椒定植期以4月10日~20日為宜。紅辣椒要求育苗,苗齡為兩個月左右。
1.4 玉米田間管理
1.4.1 玉米苗期管理:苗期要進行蹲苗以控制玉米徒長。
1.4.2 拔節至孕穗期管理:玉米拔節到抽穗前,生長速度較快,需肥水量較高,要追好攻稈肥。拔節后的首次追肥要適宜,過多會出現貪青徒長現象。到喇叭口期,雌穗分化進入旺盛時期,要追足攻稈肥,每畝用追肥器深施尿素20~30千克。
1.4.3 防治蟲害:玉米整個生長期主要是防治粘蟲和玉米螟蟲。
1.4.4 適期收獲:當玉米的苞葉變黃、籽粒硬化時進入成熟期,玉米果穗全部下垂就可以進行收獲。
1.5 紅辣椒田間管理
1.5.1 壯苗標準:株高14~18cm,10~12片葉,葉色深綠,根系粗壯,無病蟲害。
1.5.2 茬口安排:盡量避免與茄科蔬菜重茬、迎茬種植。
1.5.3 巧施底肥:施底肥時要遵遁低氮中磷高鉀的原則。以優質緩釋肥為主,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低氮緩釋肥20 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
1.5.4 水肥管理:在秧苗定植時要灌一次透水,7~10天以后再灌緩苗水,苗期蹲苗,夏季高溫期切忌中午灌水要在夜間灌水降溫,雨后要注意排水。開花座果后追尿素10千克,同時灌足水促進開花結果。紅果后控制用水量,以防植株貪青徒長紅果產量減少。
1.5.5 植株調整:去掉主莖上的老葉、小枝、腋芽、側芽。還要及時去掉門椒及群尖。
1.5.6 化學催紅:大約9月下旬快拔椒前,噴施乙烯利,盡可能在傍晚或者早上噴施。要求噴施過程中細致、均勻,使全株果、葉著藥,5~7天后綠葉全部變黃逐漸落下,鮮紅椒果變深紅色,青色椒果變鮮紅色,紅果率可提高15%。
1.5.7 采收晾曬:當辣椒果實達到85%以上呈現深紅色表示已經成熟,至第一場雪來之前可以在田間晾曬,用手轉果實不再轉動這說明辣椒已經干透,可以進行收獲銷售。
2 產量產值分析
2.1 玉米產量分析:秋季調查,140畝示范田實產玉米56280千克,平均單產201千克。
2.2 紅辣椒產量分析(如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套種紅辣椒雖然密度和單株結果數略有降低,但平均單果重增加,平均單產下降幅度不大。項目區玉米900株平均單產201千克,按畝密度4000株折合成清種單產為893.3千克,這個產量明顯高于當地玉米生產區單產。
2.3 套種產值分析:今年玉米市場價格為1.8元/千克,紅干椒價格為10元/千克。項目區紅干椒產值為516544元,玉米產值為101304元,合計項目區總計產值617848元。與清種紅辣椒相比,項目區增加產值86030元。
3 示范效果分析
3.1 玉米與紅辣椒的種植行比為2∶8,這個行比非常適合當地生產,即不影響紅辣椒田間通風,又可以很好地達到遮蔽陽光的作用,應用效果非常理想。
3.2 適當降低紅辣椒密度對單產水平影響不大,減產不超過3%。通過套種玉米使單產產值不降反升,椒農增加產值86030元。即解決了紅辣椒日灼的難題,又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為北票市紅辣椒生產和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科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