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
根據報道,由于高考擴招,城市對于勞動力的需求及工資遠超過農村進行勞作,導致農村勞動力逐年減少,很多地方出現了農業勞動力短缺、土地荒蕪無人打理等問題。而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斷進步,不僅解決了勞動力稀缺的問題,更促進了農業規模化的經營發展進程。而民以食為天,在糧食農作物中,水稻的種植環節最復雜,勞動力的需求最大,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水稻機應運而生。經過實踐證明,水稻機插秧不僅可以減少農村勞動力的需求,能節約成本,提高水稻產量。并且,水稻機的應用有利于降低農藥的使用量,促進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1 水稻機插秧的發展進程
日本作為第一個申請水稻插秧機專利的國家,并成功研制出相應的水稻插秧機。之后,機械化水稻育秧設備研制的成功,不僅促進了插秧機械化的發展,更改善了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弊端。隨著時代發展的不斷進步,水稻插秧機不斷被改進、創新,逐步完善至通過感應器計算出準確的角度和方向,進而實現插秧機在稻田時精確定位進行插秧。繼日本研制出水稻插秧機之后,韓國研制出了具有插秧、施肥和除草的多功能插秧機。為此,我國不斷鉆研,終于在1967年自行研制出第一臺自走式水稻插秧機并施行于農業中。之后,由于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行,水稻插秧機的發展被阻礙,但是,隨著農村迅速發展,大量農村勞動力轉移,導致農民對水稻插秧機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國為了使水稻機的育秧秧苗的生命力更加頑強,經過長時間的摸索鉆研,由最初的秧苗根系過長不利于機械化插秧,導致糧食產量大量降低,到大秧苗轉向小秧苗帶土移栽的飛躍進步。
2 影響機械化插秧秧苗的現實因素
影響機械化插秧的秧苗的現實因素有很多。例如,水稻機由于定位不精準,播種不均勻,導致秧苗在生長過程中,光照與通氣等條件存在差異,造成秧苗長勢不一致、地下部分盤根不好,從而降低插秧質量,產生漏插、傷秧、搭橋的現象。并且,農民需嚴格按照播種期進行播種培育秧苗,避免秧齡過長或過短。秧齡過長,導致秧苗長勢過高,養料不足,產生倒秧、傷秧的現象,造成秧苗散亂。秧齡過短,導致秧苗長勢過矮,秧苗栽插不穩,產生倒秧的現象。另外,在育秧過程中,水分、肥料的用量、培育土壤的酸堿度都至關重要。
3 育秧的具體改進措施
3.1 育秧營養土的選擇
育秧的成功對于營養土的選擇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農民首先需通過實驗鑒定出最有利的育秧營養土。經過實驗證明,育秧能力較強的營養土是選擇過篩后土壤水分達到70%,并且用手可以抓成團之后落地散開的土壤,另外需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多菌靈和壯秧劑并堆悶15天左右。之后,柍版利用拖拉機180型碾壓機碾平,并在碾壓2~3遍后,按照水稻機播種的習慣,以柍版寬度不超過4m進行開溝灌水,最后晾干柍版板面,在此過程中,始終保證土壤平整、并且降低了對育秧苗機的損害,提高了水稻的產量。
3.2 改進育秧的方式
目前,我國的育秧方式主要有五種,主要是濕潤育秧、旱育秧、多層薄膜育秧、無紡布育秧及工廠化育秧。為了迎合水稻機插秧的運行模式,科學家經過不斷的鉆研推出與其相配套的育秧方式。需在育秧的前一周鋪平打底土,并且必須保證打底土的均勻度,確保打底土的厚度為1.5cm以上;為了提高出芽率,利用干播種,將種藥與種進行混合攪拌,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播種,并在播種完畢之后,蓋上厚度為2.5g的無紡布,保溫遮陽;第一天需確保水分完全浸透無紡布,在第二天時,利用大水對播種土壤進行速放速排,并從第三天開始,時刻關注土壤的干濕程度,及時補水,并堅持速灌速排原則。最后,在播種之前,需持續用浸種藥浸泡種子48小時,在播種之前,用清水沖凈并控制種子中的水分含量,并且,播種之時,需避免陽光暴曬,并及時蓋膜上水,確保提高種子的出芽率。
3.3 育秧時播種時期的選擇
機械化插秧對于秧苗的要求十分苛刻,因此,播種時期的選擇尤其重要。雙季稻區必須嚴格遵照氣候條件的差異,并按照晚稻所選秧苗的齊穗期倒推時間,同時考慮早稻的成熟狀況,合理的安排播種時間進行秧苗培育。另外,夏季播種培育秧苗時,需關注氣溫的變化,遇上高溫發芽期,需在秧苗結膜之后的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利用流動水對秧苗進行降溫,之后在下午3時30 分左右排干土壤中的水,嚴格遵守速灌速排的原則。并且,在秧苗培育成兩葉一心時,需根據實際情況隔一天上一遍水,不僅有利于秧苗生根,更能保住農民實際操作中掌握干長根濕長苗的技術要領。
4 插秧時改進方式
4.1 運秧的重要性
起苗前育苗負責人需安排好起苗運苗的具體操作步驟,并與運苗負責人交接好秧苗;育苗負責人需清楚了解每天需插秧的土地面積,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計算出所需秧苗的數量,之后進行起苗措施并與運苗負責人合作將秧苗運送到指定的地方等待插秧,保證及時起苗、及時運秧和及時插秧。
4.2 注重機械化插秧的過程
利用機械化插秧時,需根據農民多年插秧的經驗,提前將水稻機調整為株距為12cm,橫向為18回及縱向為每穴至少不少于4~5棵以上的距離,保證機插秧的的準確性。并且,進行水稻機插秧時,需保證秧苗根部帶有少量的營養土,提高水稻的產量。
綜上,利用水稻機插秧及育秧時,需做好前期工作,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研究人員需不斷學習、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并根據天時地利做好每一步育秧插秧的步驟,有效的減少農業工作損耗的時間,期望農業工作在未來產生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