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玉米是我國第三大糧食作物。發展玉米生產對畜牧業,加工業和農村經濟發張具有重大影響。與其他糧食作物相比,發展玉米生產有著許多有優勢.一是玉米光合效率高,光呼吸低,在生產條件較好,管理水平高的情況下有較大的增產潛力;二是玉米適應性廣,抗逆性強,對光、熱、水、肥資源的利用比較充分,在中底產地塊種植也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三是玉米用途廣泛,是優質的飼料和工業原料,需求量很大。
1 播前準備
1.1 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應進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達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壟均勻;秸稈還田和綠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
1.2 播前土壤封閉及整地: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兌水30~40kg,均勻噴灑土壤表面對雜草進行土壤封閉,隨后進行耙磨整地,達到“齊、平、松、碎、凈、墑”標準的待播狀態。
2 種子準備
2.1 選用優良雜交種:優良雜交種,具有良好的增產潛力,是玉米取得高產的基礎。應結合各地的生態類型,選用適宜的良種。目前新疆玉米生產中主要推廣的優良雜交種有三種類型。中晚熟類型:鄭單958、先玉335、SC-704、等
2.1.1 種子精選:按照精準種子的要求,使用達到國標(GB4404.1-1996)二級良種標準以上的商品種子。純度96%以上,凈度99%以上,發芽率85%以上,水分含量不高于13%。種子色澤光亮,籽粒飽滿,大小一致,無蟲蛀、無破損,以滿足精準播種的要求。
2.1.2 種子處理:播種前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規律選擇適當的專用種衣劑包衣種子,或根據需要選用相關的殺蟲劑、殺菌劑、微肥等對種子進行拌種處理,達到防治病蟲害,促進生長的目的。
播種機具的調試:按照精準播種的要求調試好播種機具的傳動、排種、追肥等部件。
2.2 播種技術
2.2.1 適宜的播種期確定
適宜播種期的確定應參考以下三個方面:(1)種子萌發的最低溫度;(2)播種時的土壤墑情;(3)保證能夠在生長季節正常成熟(這對無霜期較短地區的玉米制種十分關鍵)。玉米發芽最低溫度為6~7℃,10~12℃為幼芽緩慢生長的溫度。因此,在土壤墑情允許的情況下(田間持水量大于60%),如果考慮土壤墑情及保證無霜期較短的地區玉米能夠正常成熟,可在5~10cm地溫穩定在10℃左右時適期早播。地膜覆蓋玉米可提前至5~10cm地溫8~10℃時播種。
2.2.2 播種方式
根據收獲機械來配置播種方式,目前玉米生產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種和60+40cm寬窄行兩種播種方式。
2.2.3 播種量
采用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播種,每畝下種8000~10000粒。玉米播種量因種子大小、種植密度、種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2.4 株距配置
根據計劃定苗密度確定株行距。計算公式為:
60cm等行距播種株距(cm )=
60+40cm寬窄行播種株距(cm)=
2.2.5 播種深度
適宜的播種深度,是根據土質、土壤墑情和種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為宜。應當注意,在土壤墑情、肥力較好的土壤播種過淺,會在苗期產生大量的無效分蘗。
2.2.6 播種質量要求
按精準播種技術要求,達到行距一致,接行準確,下粒準確均勻、深淺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緊實,一播全苗。種子與種肥分別播下,嚴防種、肥混合。
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高產的重要措施。隨著玉米栽培技術水平的發展和生產條件的改善,特別是緊湊耐密的高產、抗倒玉米雜交種的推廣,使新疆玉米產量大幅度增長,合理密植的增產效果已被大量的生產實踐所充分證實。
玉米產量由畝穗數、穗粒數和粒重三者構成,三者的乘積就是畝產量,它們的乘積越大,產量就越高。生產中總是希望穗多、穗大(粒多)、粒重。然而在玉米群體內穗數與粒數、粒重既緊密相關,又相互制約,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群體內個體間的矛盾逐漸加大,密度越大,這種矛盾和制約的作用就越大。
4 施肥技術
玉米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需要吸收大量營養元素,其中氮、磷、鉀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鈣、鎂、硫、硼、鋅、錳等元素。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和生產實踐,玉米施肥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氮肥為主、磷肥為輔;穗肥為主,粒肥為輔。基肥最好是優質腐熟農家肥或翻壓綠肥等有機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還要依據產量指標、土壤肥力基礎、肥料種類、種植方式以及品種和密度等綜合運用。
而玉米對鉀的吸收,在抽穗授粉期吸收50%左右,至灌漿高峰時已吸收全部的鉀。
4.1 施肥技術
合理施肥主要是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土壤肥力、肥料類型以及施肥時的自然條件和栽培措施,確定適宜的施肥量、養分配比、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玉米高產施肥技術分為基肥、種肥、追肥和根外噴肥。
4.2 施肥量的確定
精準施肥就是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土壤供肥能力與肥料效應,提供氮、磷、鉀和微量元素肥料等適宜的用量和比例,實現經濟合理施肥。目前主要按產量目標測土配方施肥,常用的有養分平衡法、地力差減法、氮磷鉀比例法等方法。
根據目前玉米生產水平,一般玉米大田畝施肥量在50~60kg,氮磷比在1∶0.4~0.5之間。豐產田及制種田應根據目標產量增加施肥量。
5 節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葉茂,而且其生長期多處在高溫條件下,屬需水較多的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對水分的需要不同,必須依據玉米的需水規律,結合當地氣候情況,進行科學灌溉,以滿足玉米各個生育對水分的需求,保證高產穩產,達到高效節水的目的。
6 玉米的田間管理
玉米的田間管理是根據玉米的生長發育規律,針對各個生長發育時期的特點和要求,做好田間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蟲害等一系列田間管理工作,對保證玉米健壯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產、穩產、高效、低成本的綜合措施。
玉米的田間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個階段。雖然各個生育階段均有其不同的特點和要求,解決玉米生長與環境條件的矛盾途徑也有不同,但在整個田間管理中,前后措施要銜接、配套,注意整體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