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友元
水稻在我國有著至關重要的糧食地位,但因為種植環節、條件較為復雜,導致生產效率較低。因此需要對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加大重視程度。當前我國水稻機械種植模式主要為三種模式:機械插秧、機械直播和機械淺栽。不同類型的種植模式在實際過程當中容易受到各式各樣的制約,致使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無法得到較快的提升。并且,手工插秧種植模式屬于我國當前較為常見的模式,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等都會影響水稻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對這些制約因素進行全面的改進和完善,從而更好的實現水稻機械化種植的更好發展。
1 水稻機械化種植設備的調查分析
當前水稻機械種植模式主要為械插秧、機械直播和機械淺栽,與國際相比,依舊處于較低水平,并且只占了10%左右的水稻面積,屬于目前水稻機械化種植的重點發展環節。如今,世界上歐美國家和日韓都屬于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國家。歐美主要為機械化直播的種植模式,而日韓則以機械插秧模式為主。
為了讓這三種機械化種植模式得到更好的運用,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不僅需要能夠因地制宜、各得其所,還需要對機械化種植技術進行更深層的研究和發展,使其能夠不斷得到完善。目前,國家對機械插秧技術實行了補貼政策,逐漸成為水稻機械化種植的主要模式。
1.1 水稻機械化插秧種植技術
水稻機械化插秧種植技術優于傳統的水稻種植模式,擁有更高的產量、節約成本、勞動強度較小,但對育秧要求較高。并且,是通過高性能插秧機和一系列育秧技術相結合,能夠更好的培育出更優質的壯秧,提供更高的栽插效率。雖然機械化插秧較于常規秧苗較小,但是更為均勻,方便管理,能夠實現高產。
水稻機械化插秧的制約因素:需要較高的育秧要求,這也是主要限制其發展的一個因素,需要秧苗健康均勻、生長一致等;我國當前的機械化插秧技術主要是引進于日本,雖然基本上能夠應用,但是對于雜交水稻和多季稻上則容易出現問題;機械插秧技術需要對秧齡進行篩選,因為秧齡過大則容易在插秧的過程當中對其造成損傷。此外,對于秧苗的質量、插秧叢本數超量以及插秧質量等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1.2 水稻機械直播種植技術
水稻機械直播種植技術則是通過將稻種直接進行播種,能夠擁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機械設備操作簡單、產量較高并且無需較高的勞動強度。可是水稻機械直播種植技術需要對水稻的種類、灌溉以及整體質量等有著較高的要求,并且較于以往的用種量高達八到十倍。
水稻機械直播種植技術所選用的機械分為水類和旱類機械,兩者在進行使用之前都需要確保田面是否平整。直播機能夠將播種當中繁雜多樣的程序一次性完成,從而更好的對土地進行保護,實現成本的節約,達到更高的工作效率。不過對于水稻直播當中成苗差、雜草叢生、容易倒伏等情況,對于水稻機械直播種植技術的推廣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1.3 水稻機械淺栽種植技術
水稻機械拋秧種植技術則是建立在人工拋秧上產生的機械拋秧。比如,錐盤式拋秧機則是利用塑料體對育秧進行軟盤,之后再將其取出,通過機械將秧苗拋入田中。這樣額方式能夠讓水稻更快進行返青、形成整齊有序的穗型以及擁有更好的成熟度。
但是因為這個類型的機械依賴人工,這樣會導致無法得到較為均勻的拋秧,并且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比如,若是刮風下雨的時候則無法進行工作。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水稻機械拋秧種植技術屬于無序拋秧,從而稻田排序混亂,致使對田間管理增加了大量的問題。
2 分析和探討水稻機械化種植的制約因素及解決方法
2.1 理論研究無法和實際產生的區域性差別進行有效結合
我國對于水稻種植機械化不斷加大重視程度,相關的理論研究卻無法和我國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國土遼闊,不同的地區擁有著不同的氣候和地理。這樣的情形不僅會對當地的經濟發展造成較大的差距,對水稻選擇種植的方式有所不同。當前,根據我國水稻主要種植地區可以分為三個地帶:高寒溫帶一季稻區;是麥稻輪作地區;多季稻地區。我國在針對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的時候,需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因地制宜,有利于更好的為其制度相適應的發展方向。洋湖屬低山丘陵地貌,境內群山環抱、河流縱橫,地表水有烏沙河、東河、黃湓后河。氣候溫和,四季宜人。2017年完成招商引資10000萬元,對接招商項目4個,擁有多個農業企業。因此當地擁有著較為穩定的氣候環境,并且能為水稻種植機械化的發展提供充實的資金支持,有利于更好的推動水稻機械化種植進一步發展。
2.2 農機與農藝之間缺乏足夠的融合
為了更好的發展水稻種植機械化,則需要讓農機和農業之間實現更多的融合。這就需要對兩者進行統籌兼顧,不僅需要對農藝當中發展先進的內容進行保留和發展,還需要對以往留下的農藝技術進行改善,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更好的和農機進行融合。
2.3 缺乏完善的水稻種植機械化運行機制
當前,我國較多地區都沒有完善的水稻種植機械化運行機制,導致了水稻種植機械化發展無法得到更好的推廣,這也就間接的導致水稻種植機械化無法得到較快的發展。我國大多數落后地區缺乏對水稻機械化種植模式的重視,相關政府部門也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宣傳和推廣,缺乏專業的人才引入、培訓以及政策的補貼,從而無法讓當地農民對于水稻種植機械化進行認識和認可,這也就導致了水稻種植機械化在水稻生產中發展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