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倩
鄉(鎮)畜牧獸醫站是畜牧獸醫工作的最基層單位,肩負著畜牧業生產發展、動物疾病預防控制、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等工作。所有的畜牧獸醫技術、政策、措施都需要通過鄉(鎮)畜牧獸醫站落實到一家一戶,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其現狀進行具體分析,是提升農村畜牧獸醫工作的關鍵。筆者具體找出該方面工作存在的弊端,并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1 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職責
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主要有:宣傳貫徹執行各項與畜牧獸醫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有關發展畜牧業的方針、政策;動物計劃免疫、強制免疫的組織實施,動物疫情普查、調查、監測、疫情報告;實施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動物診療活動的監督管理;村級動物防疫員的業務培訓、指導、監督管理;指導、督促畜禽養殖場(戶)落實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等防控措施,做好養殖備案、養殖和免疫檔案的建立;負責動物免疫標識及有關證章等領取、發放、使用的監督管理等等。村級動物防疫員是經過畜牧部門長期培訓,除做好每年春、秋兩季動物防疫、消毒以及動物疫病診療工作外,還要應對突發性重大動物疫情,平時還要進行的畜牧獸醫科技推廣、政策宣傳等工作。
1.2 人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是鄉(鎮)畜牧獸醫站不僅要完成畜牧獸醫方面的工作,還要完成鄉(鎮)政府、黨委的中心工作,近年來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參與其中,畜牧獸醫工作雖然作為主項,但因為其他工作的分流,人力、精力、時間都出現嚴重不足。主要是一個鄉(鎮)下設十幾個村,畜牧獸醫站經常要下村服務,人力配置上出現很大的空缺,不能滿足畜牧獸醫工作要求。
二是真正專職從事畜牧獸醫站工作的人員很少,有的鄉鎮甚至只有1人,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難以很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嚴重地影響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
1.3 物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信息化時代,各種資源實現對接,而基層畜牧獸醫站的物質配備還是比較匱乏,從畜牧用藥到診療設備,從培訓工具到通信設備,從工作環境到交通工具,都顯得相對不足。這主要是因為當地政府不重視緣故,導致資源配給出現了問題。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現如今已經是市場經濟體制,而我國畜牧獸醫系統還處在計劃經濟階段,這必然會導致資源分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1.4 財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雖然地方對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基礎設施進行了部份調整和完善,也配備了一些相關的器械設備,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國家對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投入非常有限,投入到相關學習培訓和設施方面的經費更是嚴重不足,導致技術應用難。另一方面,村級防疫員報酬較低,據了解,我州12個縣(市)共有村級防疫員1731人,每月工資多則300元,少則100元,大數多在220元~250元之間,相對來說,他們的補貼與實際工作不太對等,而且村級防疫人員無任何保障機制(養老金、醫療保險等),直接影響防疫隊伍的穩定,大部分地方人才已經青黃不接。而現實中的情況是,農村才是畜牧的主要陣地,獸醫隊伍縮水,農村畜牧狀況堪憂。
2 農村畜牧獸醫工作優化策略
2.1 積極培養專業人才
要從各大畜牧專業學校引進人才,鼓勵本地畜牧專業學生回鄉工作。建立合理的薪酬標準,滿足人才生活所需。建立培訓機制,對專業人才進行定期培養。采用層層選拔優中選優的晉升機制,讓優良的人才能夠到上級部門接受培訓,學習更多的畜牧獸醫知識,令其成為鄉鎮畜牧獸醫站的負責人。對基層畜牧獸醫站負責人進行考核,成績不合格者降級。誠然,關于人才培養以及人事調動等需要我國行政方面改革來具體落實。
2.2 加強地方政府畜牧管理觀念
不斷地加強地方政府對畜牧業的重視程度,將畜牧業發展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指令各地政府要積極地給畜牧獸醫工作撥款或者提供物資支持,確保畜牧獸醫工作有效開展。另外,政府要積極參與到具體工作中,主導畜牧獸醫方面的人才培訓、培養,推進防疫技術的基層普及,對當地畜牧發展作詳細的數據統計,敦促畜牧獸醫部門展開具體的畜牧獸醫工作,如發生疫情立刻調動各部門配合,穩定養殖戶情緒,控制疫情擴散。對疫情發生進行積極分析總結,涉及到具體的責任人必須問責。
2.3 增加對鄉(鎮)畜牧獸醫站的投入
加強對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基礎設施、設備、疫病診療器械的投入,保障工作開展有充足的硬件設施支撐。對鄉(鎮)畜牧獸醫工作要建立專項資金,將其納入財政預算,特別要增加動物防疫資金。增加鄉(鎮)站的辦公經費,保證鄉(鎮)站工作能正常運轉。增加村級防疫員的報酬,讓他們更加安心的開展工作,從而才能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傳播,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保護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畜牧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一個支柱,源源不斷地提供奶、肉等食品,更有其他毛、皮等物資。畜牧業集中在農村,因此針對性提升農村畜牧獸醫工作水平,不僅可以讓養殖戶得到具體利益,也能滿足社會大眾健康消費的需求。具體改善方面主要從制度改革、人員培養、財政支持等入手,更要結合數字信息化手段,實現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