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花 帕力旦
新疆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草場面積廣闊,畜牧業已成為新疆地區的重要經濟來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周圍與多個國家接壤,交通便利,語言、文化、宗教、習俗也與周圍的國家相似,對畜牧業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1 建立畜牧檔案的重要性
對牲畜建立畜牧檔案,是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定的一項法律措施,所以說建立畜牧檔案首先是牲畜養殖者和經營者作為一個合法的公民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對牲畜進行記號標識并且建立養殖檔案能夠在市場經營銷售中對牲畜和畜產品可追蹤、可溯源,有利于政府部門對牲畜養殖的生產和經營實行有效地管理,如果牲畜和畜產品發生問題也可以通過畜牧檔案快速地了解到是具體什么地方,具體的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讓生產者擔負相應的法律責任,有利于推動食品安全建設,讓消費者吃得放心,保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益,還能夠讓政府部門幫助指導養殖戶、養殖場提高牲畜生產的數量和質量。
2 建立畜牧檔案的內容及現狀
建立畜牧檔案之前首先要對牲畜進行編碼標識,相當于讓牲畜有了自己的身份證,標記好牲畜的種類代碼、牲畜所屬的縣級行政區域代碼和牲畜的順序號,然后再對牲畜的各項信息進行檔案記載,具有一定規模的牲畜養殖者,還要記錄牲畜的來源、父本母本、免疫消毒、進出,還有飼料的使用,以及對牲畜的用藥記錄及就診處理等情況。但是由于當今對于畜牧養殖經營的制度還不完善,存在一些養殖者文化程度比較低、思想比較落后,他們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對畜牧管理的法律知識并不了解,還有政府部門監管、配合、審核的不到位,對沒有建立或者建立虛假的畜牧檔案的懲處力度不夠大,導致畜牧檔案信息不夠準確全面,檔案不能夠完整地保存,畜牧業養殖的監管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3 加大宣傳力度,推動畜牧建檔進程
相關畜牧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媒體,還有報紙、傳單等紙質宣傳,讓養殖者及相關的管理人員了解到政府部門針對畜牧建檔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主觀認識的建黨的重要性,畜牧部門和鄉鎮干部也可以通過走訪或者將養殖戶聚集到一起對群眾建立畜牧檔案進行教育并加以規范正確的引導,加強法制宣傳工作,告訴他們畜牧檔案具體的內容和格式,讓養殖者能夠自覺自愿、及時完整地更新檔案對文化程度比較低,不能良好完成畜牧建檔工作的養殖者,可以安排專人幫助他們記錄。幫助養殖者建立建立科學合理的養殖場要考慮對牲畜的生產繁殖、牲畜的病毒防疫以及廢棄物及時進行處理,設立隔離設施、消毒設施、建立更衣室,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方,工作人員進出養殖場要及時更換衣服進行消毒,圈舍中每天要多次進行打掃,飼喂牲畜的飼料必須保證健康,對廢棄物要使用綠色的消毒藥品,采用無害化處理的方式,從源頭上減少牲畜和畜產品的危害。
4 建立完整的管理機制
畜牧檔案要層層把關,讓獸醫對畜牧檔案的信息進行檢查,讓衛生防疫人員對信息進行查驗,還要進行實地考察,對經過一系列的把關,保障信息準確,確保畜牧檔案規范合格,然后才能對牲畜出示合格證明,畜牧建檔工作必須建立一個完整的體系,確保畜牧檔案工作有效進行,幫助養殖者高效生產,需要專業人員管理檔案,對檔案分類管理,建立完善的查閱機制,讓養殖者可以借閱,借鑒優秀的養殖經驗,也不能毀壞文件檔案,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推進檔案信息化進程,促進相關畜牧部門對檔案的管理強度,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讓養殖者建檔更方便。
5 加大懲罰力度
政府立法機構要對有關畜牧養殖建檔的法律法規加以完善,針對牲畜養殖檔案中沒有寫明牲畜品種和數量,沒有寫明飼料類型和用量,沒有登記牲畜病毒防疫、牲畜生病情況,沒有保存檔案的情況,針對不同的情節制定不同的措施,還可以,鼓勵群眾對這些行為進行舉報或者相關人員通過巡查現場實地進行調查搜集相關證據,保密地處理,牲畜管理部門要經常地隨時性地抽查牲畜養殖建檔的行為,政府行政部門要對養殖機構、養殖戶建檔不完整、不能認真實施或者信息虛假上報的行為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對于第一次沒有建立好檔案的養殖者,政府部門可以通知他們立即改正,如果情節嚴重、屢教不改的要加大懲罰力度并處罰金,確保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得以實施。
6 加大對畜牧業的投入
由于缺乏科學技術的指導,傳統畜牧業采取粗放型型的生產方式,自然環境天氣炎熱干旱,加上人地過度放牧、割草,草場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土壤惡化、產草率降低,國家應該加大對畜牧業資金的投入,為畜牧業引進人才技術,同時也要加大對畜牧專業、獸醫專業等方面教育的投入,培養專業的人才,加大對師資力量的投入,高校教育對于畜牧業的發展培養大量的人才是長期有效的途徑,可以為畜牧業科學技術的研發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建立良好的畜牧循環系統。
通過實施畜牧建檔工作,真實記錄牲畜的生產經營過程能夠保障畜牧業養殖生產中的品質安全,讓政府能夠在宏觀上對食品安全的調控落到實處。通過查閱畜牧檔案,相關研究人員也能夠及時發現當今畜牧養殖經營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他們提供研究方向,對畜牧養殖提供技術指導,運用科技手段,改良生產經營方式,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證環境不受到破壞,能夠可持續發展,提高牲畜和畜產品的產量,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政府也能為畜牧業經濟的指明發展方向,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