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敏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氣溫逐漸降低,陽光日照逐漸縮短減少,相應的紫外線強度也在減弱,晝夜溫差的加大等這些外因會使秋冬季的蛋雞更易發生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禽白痢病等疾病,這段時期我們更需要加強日常的飼養管理來保障蛋雞群的健康狀態,以獲取更高的產蛋率,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如何有效的管理蛋雞場簡單來說就是做到以下幾點:
1 養殖環境
養殖環境又分養殖外環境和雞舍內環境,做好養殖外環境包括蛋雞場公共區域的衛生整潔,無雜物亂堆放,裝載雞蛋的器具、運輸車輛等保持干凈,定期消毒;用于蛋雞養殖的設施設備安全維護到位。蛋雞場內環境包括的內容較多,主要有三大類:1、雞舍內溫度、通風、濕度的控制,蛋雞雞舍內會有大量氨氣的產生,因此通風是必須的,雞舍不能禁閉所有的門窗,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做到雞舍內空氣清新無浮塵、無氨氣味,過量的灰塵和氨氣會較易發生蛋雞群的呼吸道疾病。我們都很清楚雞自身體溫在39.5~42℃,且全身覆蓋著一層厚實的羽毛,具有良好的保溫抗寒性能,因此一般情況下蛋雞群只會怕熱不懼寒冷。雞舍內應當設置通風排氣設施,如果沒有就必須始終開著二三扇窗戶,使空氣能夠有效流通,確保氨氣的順利排出,保障蛋雞群的健康。前面說到雞的特性不怕冷,但是隨著秋冬的來臨,溫度的驟然變化對蛋雞群是個嚴峻考驗,萬一感冒會引發其他疾病,繼而減少產蛋量,因此要每天關注天氣變化,有大風降溫和下雨等惡劣天氣,要注意及時關好門窗。并在日平均氣溫降至10℃時及時補充增加人工照明。2、蛋雞雞舍的整潔,雞糞要及時清理,利用刮糞機及時將雞糞排出雞舍。每天檢查飲水器具、飼料投喂欄的清潔,并做到定期消毒。雞舍應有防鳥、防鼠設施,雞舍的整潔衛生是雞群健康的有效保障。3、安靜的雞舍是前面所述各項工作的前提,我們做好了各項工作來維持雞舍內溫度、濕度、空氣,光照適宜蛋雞群的生產生活,但是一定切記,這所有的工作必須建立在維護雞舍安靜的前提下,只有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中,蛋雞群才會有最好的產蛋量和經濟回報。
2 蛋雞群的每日觀察和養殖數據的規范記錄
利用每次投放飼料前后觀察蛋雞群的精神狀態,糞便顏色、采食的迅速性等來判斷蛋雞群的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問題。蛋雞群進籠、轉群時的數量,防疫、驅蟲的種類、日期,飼料投喂量等都應記錄在冊,供后期科學養殖參考調整。
3 飼料投喂的科學化
蛋雞飼喂的標準都是圍繞著提高產蛋量來的,這其中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保證尤為重要,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必需的物質,蛋白質的不足會使蛋雞增重緩慢,產蛋減少或畸形,蛋雞消化器官中的腺胃容積小,飼料停留時間短,因此蛋雞的蛋白質消化吸收主要場所是在小腸,在酶的作用下進行,能大量吸收利用飼料中的蛋白質。此外飼料中礦物質添加和定期驅蟲藥也是保證蛋雞高產的前提。飼料投喂的配方、數量也要根據蛋雞群的生長變化和每日的觀察做出調整,以期獲得更好的飼料利用率和更有利于雞群健康生長的需要。
4 蛋雞群的防疫和消毒
防疫是蛋雞生產安全的保障。蛋雞場必須采取隔離、消毒、檢疫、預防接種疫苗和藥物等綜合性衛生防疫措施。最關鍵的是按照蛋雞養殖防疫規程定期防疫接種疫苗,蛋雞群實行“全進全出”制,以免傳染病原從外界傳入雞群,盡最大可能避免發生烈性傳染病,減少隱性傳染病的發生。這里簡單介紹下秋冬季常見的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防控。禽流感疫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尤以秋冬季發病率最高,這與該疫病的病原體在低溫空氣中有較強的抵抗力有關,高致病性禽流感沒有特征性癥狀,爆發時以急性出血變化伴隨高死亡率,有時甚至是整群雞的集體死亡,損失慘重。急性發病表現雞冠發紅發紺,拉黃色稀糞,濕性啰音、氣管環出血,整個消化道出血,卵泡出血壞死等。由于禽流感傳染的廣泛性,病毒容易變異,防疫前應聯系當地獸醫部門,接種推薦的毒株疫苗。新城疫的防控是蛋雞場生存的重中之重,因為該病毒普遍存在,蛋雞群在帶毒狀態下也可以表現的非常健康,生產性能也良好。但是,只要氣溫驟變,管理松散,雞群收到驚嚇、注射疫苗應激等均會引起雞群發病,導致表現出呼吸道癥狀,并迅速出現產蛋減少,因此我們必須牢牢繃緊這根弦,強化新城疫的防疫,加強蛋雞場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