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陽
(甘肅省天水市農業學校,甘肅 天水 741400)
隨著ERP系統在金屬礦業企業中的推廣應用,企業在計劃管理、生產管理、設備動力管理、財務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安全環保管理等方面實現了信息化管理,充分借助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起了面向金屬礦業企業的ERP系統。
(1)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金屬礦業企業ERP系統中的重要功能模塊,該模塊以管理會計為核心,實現對有關成本信息的集成化管理,為企業生產規劃提供決策依據。如,在成本管理模塊建立三維成本分攤模型,從多個角度出發分攤成本,分別包括:根據礦區、車間、班組等組織單位分攤成本;根據坑內運輸、提升、坑外運輸、選礦、精煉等作業環節分攤成本;根據礦脈、中段、礦塊等開采單元分攤成本,企業管理層可根據實際成本情況作出生產決策,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2)生產管理。金屬礦業企業的生產過程受諸多因素影響帶有較強的不確定性,ERP系統應引入模糊決策理論完善生產管理模塊,對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分析處理,進而幫助企業強化生產管理,消除風險隱患。如,企業可利用ERP系統中的生產管理模塊制定生產計劃,在該模塊中,企業通過錄入與生產相關的基本信息。
(3)物資管理。金屬礦業企業可在ERP系統中融入神經網絡、人工智能技術,對企業物資消耗進行管理,實現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資源利用率。如,企業可利用ERP系統制定物資消耗定額,該定額的主要作用是為生產計劃、物資需求計劃、庫存管理及成本核算提供依據,描述的是采掘、選冶等生產過程的物料單耗。借助信息融合技術,可將各種因素進行關聯,并按一定原則對產出的礦石進行具體分類,利用神經網絡技術,構建物資消耗與不同類別礦石的對應關系。
我國的金屬礦業企業生產作業過程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機械設備的重要性隨之凸顯。企業可將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設備管理中進行合理運用,提高設備的管理水平,從而使設備的利用效率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
(1)設備管理系統的層次架構。金屬礦業企業在應用設備管理系統對生產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層結構體系構建系統的總體框架,具體包括以下三個層次。①界面層。這是設備管理系統中的客戶端,該層利用可視化的方式為監控室提供直觀的界面,可按實際需要進行設備查詢,并在權限范圍內,對邏輯層的功能進行使用。②邏輯層。該層包含了服務器和其他的計算機組件,是設備管理系統的核心層,具有事件處理、系統控制等功能,可對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查詢和瀏覽,采用先進的ASP(動態服務器頁面)技術,為用戶提供瀏覽器服務功能。③信息服務層。該層可對設備信息進行自定義,并且能夠對設備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可與邏輯層進行信息交互。
(2)系統功能模塊。設備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設備信息進行管理,通過相關數據的分析,生成具體的設備報告,為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設備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如下。①信息管理模塊。該模塊是設備管理系統中的關鍵模塊,具體功能包括臺賬管理、運行管理、配件管理、技術管理等等。②數據統計模塊。該模塊包含設備采購、應用、維修改造、報廢處理的過程的相關數據,用戶可對設備進行檢索,并根據數據統計結果,做出相關決定。③報告處理模塊。該模塊為用戶提供檢索功能,并按照實際需求,生成相應的分析報告。
現代化金屬礦業企業要加強安全管理,以工業化與信息化相融合為依托,將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到安全管理中,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與高度共享,最大程度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1)信息采集與數據庫。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金屬礦業企業紛紛建立了各種數據庫,基于這一前提,在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時,企業應當從礦山數據庫中,對各類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以此為基礎,構建起一個相對完善的綜合數據庫,進而形成具有實時性、動態性,能夠隨時對數據信息進行更新并且可以立即呈現給中央控制室的數據庫系統。企業應當遵循實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的原則,構建信息自動化采集與處理系統,為礦山安全信息化目標的實現提供條件。
(2)安全監測預警系統。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完善,礦山事故征兆預測逐步從傳統的經驗法,向先進的預測技術轉變,如火災預警、探地雷達、射頻跟蹤、微震監測等系統。鑒于此,金屬礦業企業應當將之與無線網絡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自動檢測控制技術進行結合,通過設在作業現場內中的傳感器,對礦山生產作業環境中存在的粉塵、CO、SOx等進行實時監控。并對圍巖應力、頂板變形及位移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控,將作業現場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及時發送給控制中心。
(3)安全決策支持系統。安全決策是金屬礦業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為提高安全決策的有效性,企業應當采用先進的RFID(射頻定位識別)技術,并結合GIS(地理信息系統)的強大功能,依托安全信息數據庫,將礦山現場作業人員發射的數據信息錄入到數據庫當中,通過軟件分析處理,對移動目標的分布情況、作業環境的安全狀況等進行實時顯示,從而實現對目標的自動跟蹤、監控以及環境安全的數字化管理。當礦山作業現場出現火災、坍塌、突水等安全事故時,可以借助安全決策支持系統,對受災區域內的人員數量、位置及身份信息等進行實時顯示,從而為快速救援提供決策依據。
(4)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金屬礦業企業應當依托現代信息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構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并對應急救援體系進行逐步健全,借此來增強快速反應和協同作戰能力,對礦山生產中各種突發事件進行有效應對,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減少損失。
總而言之,金屬礦業企業要緊跟時代發展,引入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起現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統,不斷提高企業管理效率。金屬礦業企業要重視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供應鏈管理、設備管理和安全管理中的應用,整合企業信息資源,實現信息數據的有效利用和高度共享,從而為企業生產經營發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