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龍
(甘肅能源化工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207)
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保障社會平穩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導致礦山地表資源逐漸枯竭并逐漸以礦井開發為主。在礦井安全生產中,對礦井地質構造加以明確,是重要的基礎保障,因而查明礦井地質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礦井地質是地質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數學地質等學科的應用,正在逐漸實現定量分析礦井地質構造規律。在研究礦井地質構造預測方面,主要采用綜合物探、地震勘探技術等,在地質建模工作中,也得到了廣泛的引用。例如礦井構造貧家系統、FLC-3D、Gocad三維地質建模等。在探查預測地質構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所選案例為古書院礦,位置在市區北部1km,井田西側控制為白馬寺斷層,北部連接鳳凰山、王臺鋪井田,西南是北巖井田,東西長度在7km,南北寬度在5km,面積約為24.417km2。井田位置在沁水井田東南方向,晉城礦區東部位置。在井田當中,基巖分布情況主要在中南部溝谷零星地段,西北和北部山梁地段等。在溝谷兩側、低洼地帶、東部丘陵、中南部等位置主要分布新生界覆蓋層。根據地質力學分析,在太行隆起、秦嶺緯向構造帶符合位置。由于不同方向和不同時期應力疊加作用,導致但當前構造形跡生成。白馬寺逆斷層為井田西部邊界,秦嶺緯向構造對南部造成阻擋,因而構造形式為主要是東西向[1]。井田內地層受到新華夏構造控制,地層走向和構造基本一致,向NWW傾向,具有3°~11°的傾角,與構造線附近地層靠近位置,最大傾角在30°以上,最大可達70°。西部連續EW向背斜均受到白馬寺逆斷層控制。東部位置以褶皺曲為主,礦井生產中,有較多陷落柱、沖刷、斷裂等小型構造存在。
選擇15號礦層進行研究,地質變量選擇礦層厚度、礦層底板標高。通過鉆孔資料獲取了礦層厚度,全區可采,因而具有代表性。對礦層底板標高趨勢面分析,對含礦巖系形成后地質構造發育特征加以探討。對礦層厚度趨勢面分析,對含礦建造形成構造條件,礦層厚度變化、礦層空間形態變化等加以研究,進而在后續開采中,提供地質資料參考。設鉆孔數據左邊(x,y)為自變量,將礦層底板標高z作為因變量。用見礦鉆孔的數據xyz表示趨勢面分析基本數據,對二維多項式趨勢面數學模型加以建立。根據礦層底板高程一次趨勢面,能夠發現是單斜構造礦層形態,以礦井南東或北西為走向,以礦井西北為傾向。其與礦層底板等值線不同,因而一次趨勢面擬合度低,對礦層形態無法完全體現。
在礦層底板高程二次趨勢面中,礦層具有礦井北部西北傾斜單斜構造煤層形態,西北方單斜構造向北西傾斜,西南方單斜構造向南西傾斜,東方單斜構造向北西、北東傾斜[2]。二次趨勢面能較好的溫和礦層底板標高等值線,能夠對礦層總體形態進行較好的體現。同沉積構造、泥潭沼澤基底不平等,對于礦層形體、厚度變化都有影響。因此,以礦層厚度變化為準,對礦井同沉積構造、古構造等進行反推。礦層厚度趨勢面,能夠對礦層厚度變化情況進行良好的體現。
根據礦層厚度多次趨勢面,對含礦建造形成的構造條件進行研究,能去的理想的效果。在礦層厚度一次趨勢面中,能夠對礦層從東南到西北一線具有均勻增厚的厚度的情況加以體現,由此可知,礦層形成基底,是從南東到北西逐漸抬升。而二次、三次、四次的結果均和一次相同,可判斷礦層沉積基底形態為西北高、東南低。
地質變量區域性變化可通過趨勢面擬合,對區域變化規律發現。偏差分析將地質變量中區域性分量去除,進而對局部異常更明確的發現。對地質構造異常現象能發揮更好的解釋作用,特別是針對斷層的解釋。
所以,在趨勢面分析同時,進行各次偏差分析。以偏差零值線為主要的判斷構造依據,地板高層二次趨勢面,能夠溫和礦層總體形態,對礦層產狀總體變化更能體現,因而利用底板高程二次偏差,對井田地質構造細節加以體現。同時可避免高次數的復雜計算,趨勢面曲折過多對構造分心造成影響的問題。結合底板高程二次偏差、分析圖件等,能夠位推斷預測構造提供基礎[3]。對于主體構造也能利用地板高程一次偏差體現,所以可以結合一次偏差和二次偏差,預測地質構造,同時對其它各次偏差及趨勢進行參考,得到礦層底板標高構造解譯成果。
基于礦層底板高程一次偏差,能夠發現在五孔連線西側存在一條異常帶,位于礦區邊界位置,斷層位置符合解析成果中白馬寺逆掩斷層位置,因而判斷是白馬寺逆掩斷層。根據異常條帶兩側異常值,判斷最大斷距約在20m。根據礦層底板高程二次偏差,發現三孔連線東側存在一條不明顯異常帶,位置向礦井南北延伸,較小規模。對比礦層底板高程五次偏差,發現位置靠近過鉆孔,符合分析成果中斷層位置,結合異常條帶兩側異常值,判斷最大斷距約為10m。根據礦層底板高程二次偏差,礦井南部存在一條異常帶,方向大約為西東方向,傾向大約為東北方向。根據異常帶兩側異常值,判斷兩條斷層落差不超過5m。根據礦層底板高程二次偏差,北部存在一條異常帶,約為東西走向,判斷可能是斷層造成的異常,其正東方向有斷層存在,因而判斷為斷層延伸。
在礦井地質構造預測中,采用模糊數學方法,結合實際情況作出趨勢面分析和偏差分析,充分了解礦井地質具體構造情況,進而為資源開采安全作業提供充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