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山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水文物測隊,河北 邯鄲 056000)
近年來,礦山工程中物探技術不斷被推廣應用,因為地質條件以及自然環境復雜,影響技術應用效果的因素較多,這對物探技術的應用,有著較高的要求。基于此,深度分析此課題,明確探險和塌方等因素對物探技術應用的影響,提出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物探作業方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礦山工程中,地形條件對物探方法的應用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1)溫度因素。受到礦體荷載的作用,加之氣候和溫度因素等的影響,產生熱脹冷縮問題,使得壓實度無法達到工程標準,土基變形的不斷積累,使得礦產工程極易出現差異沉降,進而破壞物探,使得礦山工程的質量受到影響。2)地質條件。從物探方法應用實際來說,其主要是開展區域地質調查,在具體施工中,利用機械設備,采取鉆孔方式或者其他方法,進行巖土孔隙或者裂隙施工。從技術應用角度來說,極易受到滲水和涌水等的影響,難以保證探測結果的真實性。3)軟土層和滲水等。若遇到軟土層,會給物探施工造成極大的影響,極易引發鉆探布孔數量不足或者深度不夠問題,使得地基無法達到礦山工程建設的要求,加之雨水因素的影響,加劇了水土流失,降低地基強度,此時如果運用物探方法,極易出現承重荷載力不足的情況,增加物探作業的難度和檢測時間,進而降低檢測結果的質量。
結合某礦山工程實例,分析特殊地形條件下,運用小井深、小藥量的特殊物探施工方法,采集數據信息,獲得的效果[1]。經過實踐,驗證了采用特殊物探施工方法,能夠保證采集數據的質量,為后續的開采工作,提供了完整的地質依據。現結合具體實踐,分析特殊物探施工方法的具體應用,做如下論述:
此礦區可采煤層總計3層,主要位于山西組地層中部,厚度范圍為4.45m~5.25m,復存在F78斷層以東,整個區域全部剝蝕。測區的東部,受到剝蝕作用,出現16煤層露頭。整個探測區域為華北型石炭二疊系含煤構造,地層情況具體如下(從上到下):1)第四系厚度范圍為71.74m~118.70m;2)二疊系山西組厚度范圍為0--70.22m;3)石炭系太原組厚度范圍為55.86m~98.13m;4)本溪組厚度范圍為5.78m~23.02m。5)奧陶系馬家溝組揭露深度的最大值為50m。
探測區域的地表條件:探測區域的地勢較為平坦,地面標高普遍在+34m左右,潛水面主要在地表下部2m左右,探測區域內存在著大量的村莊。探測區域內存在1條貫穿西南的運河。由于地表覆蓋物較多,增加了野外施工作業的難度。地震地質條件具體如下:1)淺層。第四系覆蓋整個探測區域,平均厚度范圍為71.74m~118.70m,地質條件比較好。2)深層。此區域主采煤層12、16頂底板,以泥巖和細砂巖為主,和煤層之間有著波阻抗界面,并且12煤層和16煤層相對穩定,并且能夠產生很強的反射波,地質條件比較好。
考慮到礦區地形條件較為復雜,在三維地震勘探作業中,通過大量試驗,明確激發因素和接收因素等內容。從試驗記錄來說,小井深激發的地震記錄,其信噪比略低,不過能夠獲得有效反射波,而且分辨率很高;從小藥量激發采集的單炮記錄來說,反射波具有層次清晰和頻率高等特點。獲得的試驗結果,為村莊以及魚塘區域內物探作業的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獲得的處理結果主要包括炮點和檢波點平面位置圖;此次三維地震探測資料覆蓋總面積約為1.89km2;三維偏移數據體以及生產縱向時間剖面。依據炮點和檢波點平面位置圖,能夠了解到在村莊以及魚塘等實現障礙物內,測線以及炮點的布置,相對來說很均勻,沒有出現大面積空擋情況。依據生產縱向時間剖面圖能夠得知,村莊和魚塘區域采用小井深、小藥量的技術措施后,時間剖面上只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深度沒有影響到新底層底界,并且能夠了解煤層的反射波能量很強,層次很清楚[2]。
探測區域內煤系地層整體形態如下:為傾覆的寬緩向斜,方向為東北向,解釋了總計11條斷層,斷層的落差大小不相同。南端煤層存在著被剝蝕的情況,存在隱伏露頭,并且在露頭周圍12煤層存在一條沖刷帶,為東西向。西南方向解釋存在陷落柱,面積大約為0.0225km2。
若在裂隙巖層中,實施物探作業,常見坍塌情況。為避免造成安全問題,減少資源浪費,采用低壓技術施工,或者采用物探技術手段開展施工作業,當礦層內灌注施工完成后,裂隙全部凝固,再開展物探施工作業。除此之外,可運用物探策略,將礦層把控在合理范圍內,控制礦層坍塌率,使其處于10L/mp-15L/mp范圍內,最大程度上控制礦產資源的浪費,當礦層沉積后,將坍塌率維持10L/mp-15L/mp范圍內,完成后續的施工作業。
若礦山濕度較大,比如滲水區域和涌水區域,采用水流控制措施后,再運用化學物探檢測法,通過向煤礦層內,加入水玻璃氯化鈣速凝劑,進而減少礦層的流動性,實現止水密封,減少滲水和涌水的不利影響。若滲水漏水問題較為嚴重,采用一般的物探方法難以有效控制,極易造成物力和財力浪費,甚至不會獲得探測成效,建議應用特殊物探方法[3]。
綜上所述,對地形較為復雜的礦山,若采取傳統的物探技術手段,無法支撐相關工作的開展,要嘗試運用特殊物探方法。文中結合實例,分析了特殊物探方法的應用效果。經過實踐驗證,在復雜地形條件下,運用此方法,能夠獲得不錯的探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