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實驗幼兒園 吳圣香
對于網上吵得沸沸揚揚的虐童事件,相信大家并未忘記,對于這些事件的真與假、對與錯,我們暫不討論,今天我想問問同行們:當你們在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我看到這些照片時,覺得很不可思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讓我覺得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實在不簡單。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誰都多,掙得卻比民工都少,還時不時地被家長投訴,被社會輿論所監督。全社會都在呼吁還孩子自主、快樂、平等,可誰為我們幼師吶喊過呢?我們有委屈、有抱怨、又有誰曾理解過我們呢?我時常在想:作為幼師與其埋頭抱怨,不如想想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我們的職業如此被動?有人會說:“這是國家政策導致的,你看看,以前幼師生招的都是學校的優等生,現在師專招的都是些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差生,這能一樣嗎?”不可否認,國家的政策是有一部分原因,但作為幼師的我們自身就沒有問題嗎?記得有一次在與一位老教師閑聊,她說:“以前我們帶七八十個孩子都不覺得累,現在帶三十幾個孩子就累得受不了,為什么呢?”以前,教師在家長的面前那是權威、是專家,家長是受教育者、受批評者、服從者。現在,老師與家長同為學習者、受教育者,彼此之間互相學習、分享、傾聽、質疑、碰撞、進步。教師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愈高了,具體表現在: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加強了
現在的家長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文化水平越來越高,有時間、有精力來關注孩子的教育狀況,比如入園前的胎教、早教,社會上一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教育要從胎兒抓起”的觀念現在都比較盛行。
第二,家長的人權觀加強了
家長常常會投訴哪位老師的某句話、某個行為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傷害。
第三,家長的法律意識加強了
某些家長在不跟老師溝通的前提下,動不動就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所謂的自身權益,導致我們教師很被動。
第四,家長保護家庭隱私的意識增強了
每年九月份的家訪工作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家長不愿意我們進行家訪,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家庭內部的隱私,沒有必要告訴老師。
第五,家庭關系多元化
現在孩子的家庭關系特別復雜,有三口之家、五口之家、八口之家等,有的家庭加上司機、保姆十幾口人,這給我們家園工作增加了很多干擾因素,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面對這些種種表現,我們需要不斷去學習,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下面結合我的班級談談我的家園相處之道。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校園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潔的地方了,可是現在社會上一些不良的風氣也慢慢滲透到這片凈土上了,我工作以來就曾多次遇到家長送禮、送卡、發紅包的現象,但都被我一一拒絕。有人可能會說我“假清高”“裝正派”,但我仍堅持我做人的原則“尊重是自己給的,別被金錢踐踏了自己做人的尊嚴”?!捌拼袄碚摗笔敲绹渭彝栠d和犯罪學家凱琳觀察總結出的,意思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奇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涂鴉,沒有被清理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后,人就會毫不猶豫地拋,絲毫不覺羞愧。
深處這個行業,家長所送的財物那是對老師有一份特別指望的,這種財物,收起來是非常可怕的,我不允許“破窗理論”這種行為在我的班級發生,因為我無法完成他們的特殊指望,即使沒有相關規定,這樣的財物也讓我倍感壓力。一旦收了,教育的平衡就無法維持,日常的班級工作就很難開展。我是一名教師,同時我也是一名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我很能理解家長想要感激老師的心情,但不接受這種方式。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平時的工作中,與家長交流,待人接物時只要展現出自己最正直的教師形象,讓家長感受到信任,我想時間久了,這種現象會慢慢地消失。
雖然祖輩家長因學歷、文化經歷、成長經歷、家庭環境等因素的不同,在教育孫輩上表現出不同的教育觀點、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效,但他們年長于我們,而且生活經驗和社會閱歷非常豐富。我們平時在與他們相處時要表現出尊重、理解、肯定、接納,對他們交代的事情要放在心上,對他們關注的事情要給予回應。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同樣,“班有幾老,如獲至寶”,我們要將這些祖輩資源利用起來為班所用。
劉冉哲奶奶早上來幼兒園跟我說:“劉冉哲今天早上在家里沒有大便,請老師白天一定要提醒他大便?!蔽矣涀×诉@件事,并跟劉冉哲說:“如果有大便就跟老師說,然后立刻去衛生間。”
結果,一直到中午吃完飯,劉冉哲也沒有大便。飯后,我提醒劉冉哲說:“劉冉哲,到廁所蹲蹲看,可能有大便呢?!惫?,劉冉哲中午就大便了。下午奶奶來接的時候,我將劉冉哲大便的事告訴了她,奶奶非常高興,連連對我說謝謝。此后,劉奶奶逢人就說:“這個班老師真負責任?!碑斢衅渌议L責怪老師時,她還主動上去打抱不平。有一天,顧維祺公公來接顧維祺時,發現顧維祺的外套拉鏈沒拉,就說:“老師,怎么不幫顧維祺把拉鏈拉一下?”劉冉哲奶奶立即就說:“老師照顧那么多孩子多辛苦啊,拉鏈沒拉教室里又不冷,孩子都中班了應該讓他自己學著拉呀!”
高學歷的家長由于文化水平較高,事業有成,自信心強,對于孩子的教育基本都有自己的觀點,他們愿意與老師交流,經常對幼兒園教育和管理提出他們的看法和建議。在與他們交流時,由于他們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文化水平較高,我們需要做到嚴于律己,表現出為人師表的良好素養,并且要善于利用關鍵事件展開溝通,有時還可以邀請他們入園參加志愿者活動,讓他們體悟幼兒教育的特點。
一次在與徐恒媽媽交流時,他媽媽著急地對我說:“我家徐恒就喜歡在家玩,不喜歡出去跟小朋友玩,怎么辦?”
我問:“你覺得你家兒子為什么喜歡自己在家玩,不喜歡出去玩?”
徐媽想了一下說:”他估計害怕跟小朋友交往吧,膽小?!?/p>
我問:“為什么你會認為他害怕與小朋友交往呢?”
徐媽:“因為他和小朋友玩時總是發生矛盾,有時候會哭著回來,有時候說別人不帶他玩?!?/p>
我問:“為什么你和他玩沒有矛盾呢?”
徐媽:“因為我知道他喜歡玩什么,知道怎么配合他?!?/p>
我問:“那么他會配合你嗎?”
徐媽:“不知道,都是我配合他。”
我問:“那你怎么能讓他知道每個人都需要配合別人呢?”
徐媽:“是不是要讓他和其他孩子玩啊?”
我說:“對啊,你在家里跟他玩不會有什么矛盾,是因為你是成人,會謙讓他,事先想著她可能不喜歡的東西和做法。他跟小朋友玩時,小朋友都是一個年齡層次的,不會想到那么多,所以他們之間才會發生矛盾,而這個矛盾正是孩子學習的一個契機。孩子的社會性發展就需要經歷同伴間的矛盾沖突,才會自己想辦法解決,每解決一個沖突他們就獲得一次成長,掌握一個交往的策略。只有讓孩子不斷地面對沖突,才能使他們的交往水平不斷的提高?!?/p>
徐媽肯定地點點頭:“是的,孩子如果始終跟我們成人在一起,成人會將他各種交往中的障礙掃清,他會覺得與成人在一起很舒適,可以想干嘛就干嘛,干什么都會成功,就更加不愛與同伴交往,吳老師,我說得對嗎?”
我說:“對啊,孩子不可能一輩子跟你們在一起,永遠藏在你們背后?!?/p>
徐媽:“吳老師,謝謝你,我知道接下來怎么做了。”
從此以后,徐恒的媽媽總會利用放學、周末、節假日帶徐恒出去找同伴玩,雖說相對于其他孩子,徐恒的交往能力還顯得有點弱,但是家長在努力,我們在努力,何愁孩子沒進步?
低學歷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看待事情和分析問題會淺表化,他們不會去主動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發現、分析孩子的個性化表現,不了解早期兒童教育的內容,因為他們自己的不成功,所以他們非常迫切地想把孩子教育好,但又缺少教育的方法,往往容易走極端或陷入誤區。在與他們相處時,我們需要多給他們一些關注,多與他們面談,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在遇到事情時要給他們具體的指導策略。
小班的時候,張耀元每次快要午睡時就會哭,經過觀察,我發現他是因為不會脫衣服而哭,我們除了在班級教他外,還請家長配合在家里進行練習。當時家長立刻答應了,但是過了幾天家長就對我們說:“老師,我家寶寶不肯自己穿衣服。早晨起床了,我們讓他穿衣服,他就光著身子躺在床上,就是不肯起床,幼兒園都不肯上了,我們只好幫他穿了。老師,你說怎么辦啊?”
我說:“你們不要在上幼兒園之前讓他練習穿衣服,因為這個時間段很緊張,你要送老大,又要送他上幼兒園,他不聽話,你就沒轍了。你們可以在雙休時,像玩游戲一樣給他練習這個本領?!?/p>
“哦,原來我們時間沒有選對,方法也不對啊!”
自此之后,家長主動利用周末時間,用玩游戲的方法,讓張耀元練習自己穿脫背心、衣褲。過了一段時間,又到午睡時張耀元高興地叫我:“吳老師,你看,我會自己脫衣服了?!蔽伊⒖淘谠谌嘈∨笥衙媲氨頁P了他,在小班穿衣服比賽中,他還得到了穿衣小能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