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永春,徐基平,賈進法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位于沘江與瀾滄江斷裂之處的云南蘭坪縣大村頭金礦,其礦區大致分布為:下第三系果朗組、云龍組;上白堊統虎頭寺組、南新組;下白堊統景星組;上侏羅統壩注路組;中侏羅統花開左組等底層。其斷裂構造破碎帶中有礦體存在,而其礦化的標志是有褐金礦的存在。礦區內的破碎帶是尋找銅、鐵、金等礦的主要容礦空間。
云南蘭坪縣大村頭金礦區位于我國的沘江與瀾滄江的斷裂處,早在侏羅紀,云南蘭坪盆地就因該地區地殼隆起,從而總體上慢慢縮小的趨勢下。在溉江同生斷裂帶有狹長的水下次級坳陷,而正是此次級坳陷使得沿沘江斷裂帶不斷噴溢聚集含礦氣液的場所。
由于礦區位于南北向和東西向的兩個不同構造體系的構造復合處。因而,前者于礦區東側通過,具有張扭性,以沘江斷裂為主,縱貫全區。金屬礦床和礦點大多斷斷續續的展布在其兩側,而且含還有重砂,是區域多金屬礦帶的重要導礦構造。在礦區中部可見東西構造,其大致斷層的斷面都是向北傾斜的。而斷層的表現是逆掩性質的體現,南廠一帶飛來峰構造就是由其逆掩性質所構成的。對整個礦區而言,斷層是向南逐漸遞減的,而本礦床最重要的導礦和容礦構造是F20斷層。
對于成礦的南北向構造,其F3和F28斷層的性質帶有擠壓特征,F4斷層具有張扭性,作為成礦的南北向構造的主要斷層,改造了東西向構造卻也破壞了礦體,西坡礦體的零星出現就是主要斷層破壞礦體的結果。
礦床的巖性控制因素顯而易見,云龍組地層含有膏鹽沉積,而鹽類物質易被溶蝕,又因為砂巖孔隙度良好,使得礦液能夠良好的進行交代、充填,所以也就解釋了為何花開左組巖性下部泥巖是紫紅色的,而上部砂巖卻是灰白色的。
古生界與前寒武紀地層在東西兩側有出露,又因華力西運動而導致中間地區存在凹陷地帶,還有巨厚的中生代三迭、侏羅、白堊紀地層的堆積。而中侏羅統和下伏老地層間沉積間斷廣泛的存在,由此可推出,在中生代的早期沉積后,就產生了隆起剝蝕現象。侏羅、白堊紀系地層在新生的坳陷中堆積厚達3000多米,而因燕山運動使其又堆積6000多米的泥質和砂礫,也正是因此才形成了區域構造基本骨架。雖然有一部分地區的構造有構架復合,但是區域構造輪廓還是很清晰的,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如下體系:①東西向構造帶。②南北向構造帶。③北北西向構造帶。④白羊場反“s”型構造。
白羊場反“s”型構造是和北北西向構造帶之間具有低序次構造體系,北東向構造帶歸屬體系尚不明確,而其余的各成體系,獨具特點。
礦區的東南和西南地區,分布著500平方千米的前寒武系蒼山群變質巖和時代不明的變質巖,占據整個礦區面積百分比大約是7%,我們將其稱為區內變質巖。而礦區西南角的碧羅雪山和瀾滄江斷裂帶西側呈現了近南向北逐漸延伸的趨勢。通過一套板巖、變粒巖、片巖、以及片麻巖等組成,屬于崇變質帶北延的部分,礦區內的出露面積大約是80平方千米。
由于礦區處于沘江和瀾滄江的斷裂帶處,地殼運動頻繁,而且地質構造條件復雜,但是成礦條件極佳,所以此處區域礦產豐富,而云南蘭坪又被人們譽為鋅都,其鉛鋅礦藏穩居我國之首。
盡管區域內已知的鹽、金、鋅、鉛、銅、汞、煤等礦種眾多,而且在工業上都具有一定的工業意義,但是,只有鋅和鉛的礦工業最具有發展遠景。不僅如此,還有大、中、小的礦山在區內進行開采。
與其有關的主要礦產是銅、金、銀、鐵和黃鐵礦、重晶石化常與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辰砂等共生。
礦區分布有:下第三系果朗組、云龍組;上白堊統虎頭寺組、南新組;下白堊統景星組;上侏羅統壩注路組;中侏羅統花開左組等底層。其從新到老的出露底層如下所示:
下第三系古新統果朗組:上部是以紫紅色巖砂和泥漿為主,下部是紫紅色的粉砂巖和泥巖為主,總體上是一套褐紅色和磚紅色泥巖,紫紅色粉細粒長石石英砂巖。
下第三系古新統云龍組:在其部分泥巖中存在生物擾動構造,波痕、板狀、楔狀交錯層理在砂巖中可以偶見,砂紋層理在粉砂巖中可以偶見,而灰綠鈣質泥巖在近底部較為穩定。總體上是一套紫色和棕紅色泥巖、粉砂質泥漿夾雜同色粉巖砂、砂巖、泥礫夾雜灰綠色鈣質泥巖。
上白堊紀統南新組:上部是暗紫紅色和紫灰色泥巖,其中夾雜著薄層狀的細粒巖屑砂巖構成的韻律回旋。中部由灰褐-淺灰紫色礫巖-含礫中-細粒巖屑砂巖-粉砂巖-泥巖構成的韻律回旋。下部為紫紅色、灰紫色、暗紫色中-厚層狀中-細粒巖屑砂巖韻律回旋。厚97.41米。下白堊紀統景星組:紫色中-厚層泥巖夾雜同色微粒砂巖為主,板狀斜層理偶爾在砂巖中得見,干涉波痕和蟲跡構造可以在砂巖層面中得見。厚101.06米。上侏羅統壩注路組:在礦區西側出露,以灰白、灰紫色、黃綠色中-厚層狀中-細粒巖屑石英砂巖和紫紅色泥巖為主。總厚度大于631.8米。中侏羅統花開左組:在礦區西側出露花開左組的上段,為淺灰綠色水絹云砂質板巖。厚119.98米。
因為云南蘭坪大村頭金礦區處于沘江和瀾滄江的斷裂帶,而斷裂帶的斷裂規模大,會形成很大的容礦空間,加上此處地殼巖漿運動活動頻繁,當形成同等性質的斷裂發育時,礦化熱液能夠沿著斷裂上升運移富集成礦,所以此處成礦條件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