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四〇隊,廣東 清遠 511500)
(1)地層。石寨礦段出露的地層,屬下石炭統大塘階石凳子段中上部,及其整合上覆的測水段。前者幾乎遍及測區。后者分布測區西北緣。
(2)構造。褶皺構造:石寨礦點位于婆陂坑背斜軸部。其軸線展露于大人坪—麻地沖一線,軸向北北東,樞紐向北傾伏,寬約3km~4km,可見長2km以上,軸面近直立,核部由石炭統石蹬子段下亞段薄層灰巖組成,兩翼均為下石炭統石蹬子段上亞段厚層狀灰巖和測水段砂頁巖組成。兩翼巖層傾角一般在15°~30°,為一樞紐向北北東傾伏之開闊對稱背斜。斷裂構造:勘查區內斷裂構造主要為新華夏系北北東向斷裂組及其低次級配套斷裂,其次為山字型構造體系斷裂,其中為北東向斷裂、北北東向斷裂、北西斷裂最為發育,北東向、北北東向斷裂帶為含礦斷裂破碎帶。
石寨礦點中特征之一是含礦圍巖的顯著面較寬廣的強烈大理巖化,出現在斷裂與褶皺交錯地帶以及斷裂上下盤,沿巖性很純的灰巖,含泥質條帶狀灰巖中質純的夾層產生大理巖化,因此在相應構造地段常沿層產出,多呈現似層狀,從而具有一定層位特點,其中以C1ds7-1層為主。大理巖呈北東向弧形。規模最大,控制脈狀、爪藤狀黃鐵礦~石英建造分布。其次為西部的大理巖,主要沿F4斷層上下盤的C1ds7-1層產出,疑為似層狀,控制脈狀多金屬礦化建造的分布。
石寨礦點大理巖有如下特點:①分布范圍小,呈似層狀,主要沿著褶皺核部方向分布。地表大理巖主要分布在麻地沖,該處位于婆陂坑背斜的軸線轉折處,同時斷層F2、F8在此相交,該段次級構造節理裂隙較發育。②巖性純凈,雜質較少,普遍含熱液蝕變礦物等。③大理巖成因主要為熱液接觸變質,成礦元素來源于深部的隱伏巖體。原生暈測量結果現示,成礦物質僅集中在石英脈及褐鐵礦脈中,圍巖中未見異常,說明原地層不提供成礦元素,成礦元素來源于形成石英脈及褐鐵礦脈的熱液。
大理巖中矽卡巖化的出現為大理巖是熱液成因提供了依據,大理巖蝕變印證矽卡巖型存在的可能性。區域地質來看,石寨礦點距離連陽巖體較近,位于連陽巖體北東,礦點西側約1Km處見燕山期花崗巖巖脈,走向近南北,據此推測該處具有隱伏巖體的可能,此外大理巖的出現及大理巖蝕變的熱液成因為巖體的存在提供依據。
(1)地表矽卡巖。礦點地表矽卡巖沿婆陂坑~下陂頭接觸帶的邊沿輪廓較復雜地段斷續分布,產狀于接觸帶一致,向外接觸帶陡傾斜(62°)。其中約1400米內,已知大小矽卡巖體有10多個,形如透鏡狀,不規則狀。自巖體邊緣到大理巖(或角巖化結晶灰巖),不同礦物有時分別堆積,出現礦物相帶。矽卡巖未經后期蝕變,礦化微弱,常見黃鐵礦化,少量方鉛礦化,偶見黃銅礦化(在石榴子石巖中)。
經 光 譜 分 析, 含Pb0.02%,Zn0.2%,Sn0.05%,Bi0.02%,Mo0.01%。圈定HJF-2-1金屬異常帶,及位于婆陂坑~下陂頭接觸帶內,由W,Sn,As等元素組成,含量不高,W一般為0.01%~0.03%個別達0.1%,Sn一般為0.01%~0.2%,個別達0.03%。
(2)鉆孔中的矽卡巖。ZK1中矽卡巖特征:ZK1中64.32m處見礦5cm含礦脈,礦脈或許更寬,巖芯見明顯殘缺痕跡。主要礦物為黃鐵礦、黃銅礦,含少量鉛鋅礦。具矽卡巖化,礦脈間可見矽卡巖礦物石榴石,棕紅色,晶體為五角十二面體。ZK3中矽卡巖特征:于裂隙中較多見弱矽卡巖化,主要集中在裂隙內,蝕變弱,主要為綠泥石、綠簾石、透輝石等為主,有少量石榴子石。矽卡巖共同特點:規模較小,沿著裂隙分布,為不規則狀。據此可反應深部形成矽卡巖條件更好,成礦元素更加豐富,具有尋找矽卡巖型床的條件。
(3)石寨隱伏矽卡巖形成的條件。褶皺構造主要表現在對巖體及含礦熱液通流的控制。與矽卡巖型礦床有關的構造組要是背斜構造,背斜構造往往是巖體傾入時的同期構造,有的甚至就是由巖體侵入所引起的“被動”褶皺,背斜構造形成時所派生的層間空隙、軸向斷裂以及環狀或放射狀斷裂等,為含礦熱液通流提供了有利的空間,背斜構造的軸部、傾伏端、軸線轉折處等,因空隙較大而有利于礦液的流動,所以是矽卡巖和礦體的有利部分。
(4)石寨礦點矽卡巖與礦的關系。背斜及斷裂條件的控制下以及含礦熱液的存在使石寨具有矽卡巖型礦床的良好成礦環境,石寨礦點遍布含礦石英脈、褐鐵礦脈。石寨褐鐵礦脈中,硅化強,其可解釋為矽卡巖成礦作用中矽卡巖期的產物,矽卡巖期形成大量氧化物,后在地表經氧化還原作用形成現在所見到的褐鐵礦脈。
石英脈上下兩盤往往附著褐鐵礦,這也可說明石英脈形成前往往先形成金屬氧化物等,這與矽卡巖成礦模式相一致。石寨礦點化異常、物探異常較強烈,且地質異常吻合度高。此外蝕變、礦化信息及地質條件與矽卡巖型礦床息息相關。故而判斷石寨礦點,在大理巖分布區及節理構造發育帶具有尋找隱伏矽卡巖型礦床的潛力。
根據石寨大理巖的地質特點、石英脈和褐鐵礦脈等特征以及石寨礦點已經見到的矽卡巖及矽卡巖蝕變等,結合化探結果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石寨區段深部具有隱伏巖體,該隱伏巖體通過斷裂為地表淺層提供熱液及熱源,致使礦區石炭系地層大理巖化,同時讓石寨礦點具有形成矽卡巖的條件。礦區含礦石英脈與矽卡巖成礦模型中的第二期產物相類似;褐鐵礦脈與矽卡巖成礦第一期產物氧化還原物相類似,故認為石寨礦點具有尋找隱伏矽卡巖型礦床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