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杰,馬 昆,韓 林
(漢中西北有色七一一總隊有限公司,陜西 漢中 723000)
窯溝金礦地處“勉略陽”金銅鉛鋅多金屬成礦區東部,略褒深大斷裂與勉縣-陽平關深大斷裂夾持部位。大地位置屬于摩天嶺準地塊東延勉-略-陽三角區東部和勉略康構造混雜巖帶結合部[1,2]。礦體產于勉縣-陽平關斷裂北側次級斷裂帶內。
窯溝金礦由兩個礦化蝕變帶組成,東側的窯溝金礦化蝕變帶和西側的亢家山金礦化蝕變帶,均位于碳酸鹽巖與火山巖接觸部位,受同一條東北東向斷裂F34控制,礦(化)體產于構造破碎帶內部,兩條蝕變帶主要礦化蝕變有強褐鐵礦化、絹英巖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在窯溝段目前在地表圈出兩個金礦體,由北向南為Au-1、Au-2礦體,二者近平行展布,間隔4m~12m,呈脈狀、似層狀、透鏡狀,地表賦存海拔高程670m~745m。Au-1礦體長300m,真厚度0.77m~3.33m,金品位2.07-7.51×10-6,走向61°~72°,傾向南,傾角45°~65°,賦礦巖性為構造角礫巖。Au-2礦體長約200m。真厚度0.67m~0.76m,金品位1.0-2.41×10-6。走向北東40°~75°。傾向南,傾角31°~55°,賦礦巖性為碎裂碳酸鹽化綠泥絹云片巖。亢家山蝕變帶段尚未圈出工業礦體,僅見礦化體,特征同Au-1、Au-2礦體。前期工作發現,地表探礦工程向深部繼續施工后,金品位有增高趨勢。
早期張性斷裂F33,總體走向約54°,地表顯示其向上部張開,向深部收斂的形態,出露長度約2.5km,斷裂帶寬10m~20m。
礦體受F34斷裂控制,此斷裂為略褒大斷裂北側的次級斷裂,局部與F33斷裂交匯,對其有繼承性和改造性。總體走向北東62°,傾向南,傾角35°~71°,出露長度大于3.7km,斷裂帶寬20m~45m,巖石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形,性質為壓扭性。礦體產于F34斷裂帶內的次級斷裂構造中及邊部。兩側圍巖未見與成礦作用相關的蝕變,二者界線清晰易辯[3]。
F34斷裂為成礦前張性斷裂,F34斷裂是咸河金礦的控礦斷裂,為壓扭性斷裂,二者總體產狀較穩定,但產狀變化對金礦化有主要影響[4]。
斷裂構造控制了礦床的形成,并且控制了礦體的形態和產狀。礦體產于控礦斷裂下盤,在兩組構造同空間疊加部位,礦體呈規則脈狀,絹英巖化、黃褐鐵礦化發育,形成的礦體厚度大,品位高;控礦斷裂產狀由陡變緩部位,礦體呈透鏡狀,礦體規模較大;控礦斷裂產狀變化不大時,礦體呈似層狀規模較小。
F3F334斷裂是咸河金礦的控礦斷裂,表現出多期活動的特點,對整個礦區的成礦機制起主導作用。根據地表見礦工程中礦體產出部位與斷裂構造形態的研究分析,認為礦體主要產于兩組構造同空間疊加活動部位和構造產狀變化部位。
(1)兩組構造同空間疊加活動部位。早期張性斷裂形成斷層破碎帶,晚期壓扭性斷裂在二者疊加部位對早期破碎帶具有改造的作用,表現為角礫具定向性,其產狀與壓扭性斷裂F34一致或小角度斜交。見礦部位較密集發育寬0.5cm~2cm石英細脈,脈體內部見星點狀黃鐵礦,褐鐵礦,脈體產狀傾向130°~155°,傾角20°~60°,說明礦體受晚期F34斷裂控制。早期的張性斷裂為含礦熱液的富集提供了容礦空間;礦體受高序次的晚期壓扭性斷裂結構面控制,在剪切應力作用下,含礦熱液沿相對固定的通道運移富集。
(2)構造產狀變化部位。控礦F34斷裂在平面上表現為舒緩波狀,在剖面上表現為斷裂面傾角的變化。斷裂面由陡變緩的部位有利于含礦熱液的沉淀。已知礦體品位高、厚度大的部位,均產自斷裂面產狀較緩部位,傾角一般35°~50°;斷裂面大于50°部位金礦品位低,厚度小;大于65°部位僅見金礦化顯示。
在充分研究區域成礦條件的基礎上,對礦區的現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認為:窯溝金礦位于略褒斷裂和漢江斷裂所夾持區域,受兩深大斷裂多期活動影響,熱液活動頻繁。受略褒深大斷裂的次級斷層控制,具有壓扭性與張扭性同空間疊加活動。深大斷裂為金元素的活化、運移提供了通道,為導礦構造,其次級斷裂為金的富集成礦提供了有利空間。
窯溝金礦化蝕變帶中目前地表圈出兩條金礦體,根據壓扭性構造成礦,一般延伸大于延長,單體規模大,相對穩定的特點,認為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礦潛力。緊鄰礦體東邊見規模較小的閃長巖脈、巖株;北東方向約1km見花崗閃長巖體,由此推測礦體深部可能存在中酸性侵入巖,根據現有資料推測,礦體有向東側伏的特點。
亢家山金礦化蝕變帶目前地表工程僅見金礦化體,前期勘查工作未注重金礦化強度與控礦斷裂產狀的關系,前期施工的地表槽探工程位于控礦斷裂產狀較陡部位,傾角均大于65°。此段較窯溝金礦化蝕變帶寬度大,地表具星點狀粗粒自形黃鐵礦化、硅化,局部見黃銅礦化、毒砂,顯示主成礦階段的礦化頭部特征,金品位垂向向下有品位變富的趨勢。下一步勘查工作應對控礦斷裂進一步追索控制,重點驗證斷裂產狀有陡變緩部位含礦性,查明其在走向、傾向的變化規律。
綜上所述,窯溝金礦兩段礦化蝕變帶規模大,標志明顯,但礦化不均勻,礦體產出部位與控礦斷裂產狀關系密切,進一步勘查有望發現多條長200m~300m、延伸較大、品位較高的金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