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琥珀山莊第一幼兒園 徐義菊
傳統的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準備的教具主要是掛圖、書本等,而教學中更多的內容也往往只能靠教師語言描述,幼兒往往會因所學的東西與他們之間的“距離”甚遠而覺得教師的講解空洞乏味,甚至失去對美術活動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電腦從網絡中得到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信息,以用于課件制作等,使教學更直觀、更清晰、更具吸引力……,為幼兒帶來全方位、立體式的美術學習經驗。
多媒體技術能將圖像、視頻、聲音等各種教學信息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利用其視聽、動態優勢,讓幼兒在直觀、生動、形象的信息感知中體驗“身臨其境”,產生愉悅的情感,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開展大班美術活動“海底世界”時,在電腦課件中插入視頻資料,形象生動地展示了海底中的各種水生物和熱帶魚。繪畫的對象鮮明地呈現出來,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并激起幼兒的審美熱情,引起幼兒強烈的情感共鳴。多媒體技術將靜態變為動態,有利于幼兒創造想像,激發創作興趣,而將視頻中動態的畫面變為靜止,更利于幼兒細致地觀察繪畫對象的特征。
每一次教學活動都有其重點和難點,美術活動也不例外,如何解決這些重點和難點呢?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幫助幼兒有效地理解活動內容,巧妙地解決活動重難點,增強教學效果。
在“樓房的一家”活動中,教學的重難點除了構圖以外,重疊關系的運用也是一個難點,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此難點,我制作了電子白板課件,電子交互白板既具有傳統黑板的書寫功能,又能把單調的黑板變成多彩的計算機屏幕,教師和幼兒可以直接用手指在白板上作畫,白板上的每一座房子都可以隨意移動,反復的演示功能能夠幫助孩子理解重疊的含義,這是傳統黑板難以做到的。
運用多媒體技術,引發幼兒的個性化創作
傳統的美術教學活動流程大致是教師示范畫,講解創作步驟,然后幼兒臨摹范畫,活動過程更加關注幼兒美術認知和技能的掌握,而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活動時更為關注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創新思維的發展,教師鼓勵幼兒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和能力,進行個性化的美術創作,多媒體技術也能夠很好地幫助教師實現這樣的效果。
在美術活動“母雞蘿絲去散步”中,教師根據繪本故事的內容設計了PPT課件?;顒又?,教師演示PPT,引導幼兒觀察母雞蘿絲散步時走過的場景,并鼓勵幼兒結合已有的經驗說一說:“母雞還會去哪里?”“這里有什么呢?”有的幼兒說:“母雞來到了農場,”于是畫了一幅母雞在農場里散步的場景;有的幼兒說:“母雞來到草地上,草地上有鮮花,有小草,還有毛毛蟲呢……”幼兒在充分感受和體驗美的基礎上,進行了豐富多彩的美術創作。
美術活動結束前,教師大多會對幼兒的作品進行適當的點評,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者與同伴互相交流和評價。他評、自評和互評雖然能夠引導幼兒回憶并介紹作品所表現的特征和創作思路,但是由于脫離真實的創作情境以及幼兒語言能力較弱,評價和分享常常會遺漏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和經驗。多媒體視頻回放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在泥塑活動“刺猬本領大”中,一個男孩制作了一只刺猬,這只刺猬的身上有個不規則形狀的泥球,大家對此表示很不理解。于是教師邀請他介紹創作思想。男孩說:“這只刺猬找到了一個又香又甜的果子,他嘗了一口,然后把剩下的果子又背到了身上,準備帶回家給媽媽吃?!痹诜窒砗徒涣鳝h節中,教師使用回放功能播放幼兒創作過程的視頻,幼兒結合視頻內容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通過集體討論使幼兒獲得更加全面、細致的創作經驗。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美術評價和分享更加形象化和細致化,便于幼兒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反思創作過程,梳理創作經驗;便于教師捕捉幼兒創作過程中的創意、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分享和總結創作經驗。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聲音、動畫、視頻等手段,為幼兒創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亦動亦靜,能再現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激發幼兒想像力和創作力,發展幼兒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