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桂華
(水利部,北京 100053)
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水利工作高度重視,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論述。這些重要講話和重要論述,是新時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遵循,為推動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抓好落實。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研究國家水安全戰略時,專門就治水事業作了長篇重要論述。在這篇重要論述中,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回顧了我國治水事業的歷史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新老水問題并存,特別強調指出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三大新問題突出和嚴峻,指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十六字治水方針,明確提出了事關國家水安全的十個重大問題需要研究解決。總書記這篇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賦予了新時期治水工作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全面準確領會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中蘊涵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認識我國治水主要矛盾發生的深刻變化,科學謀劃好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和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間,曾指出“搞好水土保持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水土保持是生態省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水土流失特別嚴重的地方要重點治理,以點帶面”。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時,強調“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業的一項根本性措施,也是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緊迫而長期的戰略任務。要以小流域為單位,因地制宜,統一規劃,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等各種措施相結合,堅持不懈地進行綜合治理,讓我省更多的地方真正呈現出水清、岸綠的水鄉風貌”。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多個場合指出,要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增強水土保持生態功能。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這些重要論述、指示批示的豐富內涵和精髓要義,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擔負起水土保持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的政治責任。
進入新時代,面對新矛盾,水利部黨組提出了“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思路。水土保持工作也要有新思路、新舉措、新作為、新成效。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總的思路和要求是,把工作重心切實轉變到監管上來,在監管上強手段,在治理上補短板,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剛才,尹力省長在講話中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總體目標和任務舉措。會后,七省(市)水利部門要按照會議確定的工作目標,重點圍繞尹力省長的講話精神,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一是要緊緊圍繞落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實行最嚴格的水土保持監管。要把生產建設活動造成的人為水土流失作為監管的重中之重,圍繞“發現問題、認定問題、嚴格追責”三個要素,及時修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和標準體系,充分運用高新技術手段,統籌考慮體制、機制、人員、設施設備等問題,構建完善的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和問責體系,讓違法者、失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形成強大震懾。同時,要持續推進水土保持“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權責清單管理,依法高效履行政府職能,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底,該服務的服務好。
二是緊緊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重大戰略部署,加快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水土保持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作用,推動中央脫貧攻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真正摸清不同區域貧困群眾的水土流失治理需求,精準使用資金、精準安排項目、精準配置措施。要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強化政策機制創新,加強技術人才支持,充分激發貧困群眾依靠自身力量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積極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在有條件的地區大力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協同推進流域水系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態農業推廣、人居環境改善,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
三是緊緊圍繞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定位,著力解決坡耕地水土流失突出問題。長江經濟帶特別是長江上中游是我國坡耕地分布面積最多、最為集中的區域,面廣量大的坡耕地是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各省(市)水利部門要從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高度,把解決坡耕地問題作為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重要工作,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力爭盡快見到階段性成效。要督促指導縣級人民政府,按照水土保持法和省級實施辦法規定的禁墾坡度,劃定并公告禁墾陡坡地范圍。要加強禁墾陡坡地監管,依法依規、嚴格查處禁墾范圍內違法開墾等行為。要創新政策機制,發揮各部門協同作用,統籌各方面資金,充分調動廣大農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坡耕地治理的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緊緊圍繞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建科學完備的水土保持監測和信息化支撐體系。監測和信息化是水土保持強監管和補短板的重要支撐。要切實抓好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全面掌握到縣級行政區的水土流失動態變化,為國家相關決策和考核提供支撐和依據。要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創新,大力推進智慧水保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加快高新技術與水土保持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
長江上游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資源富集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為脆弱、人地矛盾最為突出、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做好新時代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任務十分艱巨而繁重,需要廣泛凝聚各方面力量。
一是要強化組織領導,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希望七省(市)人民政府一如既往地關心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建立對市縣人民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主導作用,組織各有關方面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工作。各級水利部門要切實依法全面履行職責,強化責任擔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各項任務扎實推進。
二是要創新機制體制,形成聯動共治格局。希望各部委繼續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共同組織開展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實施情況考核評估,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等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各級水利部門要在政府統一領導下,進一步創新水土保持投融資機制,大力推進水土保持以獎代補政策,充分發揮中央投入的撬動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
三是要強化科技引領,提升綜合防治水平。必須緊緊抓住創新這個核心,通過創新推動工作、提升水平,為水土保持管理實踐提供理論指導和科技支撐。要重點圍繞坡耕地綜合整治、石漠化地區水土流失治理、長江流域高效植物開發利用等重大水土保持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力爭取得一批有實實在在作用的科技成果。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和技術推廣,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做好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尹力省長的講話和本次會議精神,奮力開創新時代長江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為守護好中華民族母親河、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