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軍醫(yī)大學西南醫(yī)院神經內科博士 李 媛
每次坐門診,發(fā)現不少患者是因為頭痛來就診的。通常,患者一進診室,就說:“醫(yī)生,我在某某醫(yī)院被診斷為腦血管痙攣,又在某某醫(yī)院被診斷為腦供血不足,請您一定好好給我看看……”一問癥狀,原來患者是長期的頭痛。
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原發(fā)性頭痛是偏頭痛,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血管性頭痛”。偏頭痛并不只是半邊頭痛,而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中到重度、搏動樣的頭痛,頭痛位置多在雙側顳部(太陽穴),一般持續(xù)4~72小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光、聲刺激或日常活動均可加重頭痛,安靜環(huán)境、休息可緩解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神經血管性疾患,多起病于兒童和青春期,中青年期達發(fā)病高峰,女性多見,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2~3,人群中患病率為5%~10%,常有遺傳背景。
我國偏頭痛的發(fā)病率大約為9.3%,也就是每10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偏頭痛。按男女比例細分,也就是每10個女人中就有2~3個人有偏頭痛。所以,身邊那些被診斷為腦血管痙攣、腦供血不足、血管性頭痛的患者不排除偏頭痛的可能。
根據目前最新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的診斷標準(第3版),慢性偏頭痛定義是每月至少15天,且超過3個月的頭痛。這其中包括一個月內有8天頭痛并有符合偏頭痛發(fā)作的相關癥狀。
偏頭痛是種難治的疾病,在某種意義上講偏頭痛是不能被“治愈”的,也就是說,患者需要在醫(yī)生專業(yè)的幫助下學會在有限的人生中與偏頭痛和平共處。然而,在我國,因為種種原因,偏頭痛出現慢性化的患者日益增多。2010年7月,肉毒毒素在英國被批準用于治療慢性偏頭痛患者。同年10月,美國FDA也批準肉毒毒素治療慢性偏頭痛。2016年美國發(fā)表相關指南對肉毒毒素治療慢性偏頭痛進行了A級證據級別的推薦。2017年《中國肉毒毒素治療應用專家共識》對肉毒毒素治療慢性偏頭痛也進行了相同的推薦。
那么,該如何使用肉毒毒素治療慢性偏頭痛?
多數研究者認為注射部位的選擇是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推薦針對疼痛點和觸發(fā)點的注射治療。最常選擇的注射部位是額、顳和頸枕區(qū)。
和傳統的口服藥治療相比,肉毒毒素注射治療慢性偏頭痛優(yōu)勢明顯。
傳統口服藥物可用于治療慢性偏頭痛,包括抗癲癇藥、抗抑郁藥、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等,因口服藥物多為每天多次服藥,且藥物存在頭暈、疲乏、體重下降、肝功能損害,甚至誘發(fā)抑郁障礙等多種不良反應,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顯著降低。
而肉毒毒素注射治療一旦起效,其一次注射治療的療效可維持3~6個月,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再有,在中國,肉毒毒素目前主要用于美容領域,慢性偏頭痛患者在使用肉毒毒素治療頭痛的同時還兼具美容功效,這是肉毒毒素治療的另一大優(yōu)勢。
總之,慢性偏頭痛作為一種由偏頭痛轉化而來的頭痛類型,其致殘率高,家庭負擔重,對于慢性偏頭痛患者來說,肉毒毒素是有效的治療選擇,但患者需要選擇專業(yè)的神經科醫(yī)生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