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鎮遠
(甘肅創新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礦山的自然環境也是區域生態環境重要部分,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和治理,是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實現環保與礦山生產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可見,對礦山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是具有重要作用與現實意義的,應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
(1)礦山的分類。按性質可將礦山分成以下三類:其一,廢棄礦山,其主要特征為:多為單個礦山,貫通群山;其二,生產礦山,其主要特征為:包含多個礦山;其三,擬建礦山,其主要特征為:需對其進行嚴格控制[1]。
(2)治理方法。①綜合治理。其工程量相對較大,包括削坡、開挖、噴覆,創造良好的植物生長條件,為礦山植被恢復奠定良好基礎。②簡易治理。其工程量相對較少,只需對地形進行簡單修補和植物栽植。③自然恢復。充分借助自然的作用實現植被恢復,目前多數礦山都采用自然恢復的方法。
在對礦山進行治理時,需要嚴格按照以下基本原則:(1)先對重點區域進行治理,再對分散礦山進行治理;(2)先對風景區和城市周邊以內的礦山進行治理,再對于景觀沒有太大影響的礦山進行治理;(3)先對主要公路及航道沿線上的礦山進行治理,再對一般線路沿線范圍內的礦山進行治理。
根據礦山類型、環境情況與具體產生原因,選擇治理方法時需要在消除現有安全隱患的基礎上,將自然復綠作為核心,對采場具有的綜合價值予以充分考慮。對于人工復綠工程,應設于干線與城市周圍的擴容地區,力求以最少的投資,創造理想的綜合效益。從環境保護角度講,其重點在于預防,想要從根本上治理環境污染,應保證礦山,尤其是生產礦山,避免其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2]。
對廢棄礦山的治理,其關鍵在于消除所有安全隱患,修補地形的同時恢復植被。以治理難以程度為依據,對于廢棄礦山,其治理主要分成以下三類:其一,綜合治理;其二,簡易治理;其三,自然恢復。
(1)綜合治理。廢棄礦山對自然環境有較大的影響,治理較為困難。其邊坡主要為陡坡,且巖石堅硬,必須進行削坡與開挖,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采用合理方法進行噴覆,為植被恢復奠定良好基礎。實際工作中,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理方案,委托專業隊伍嚴格實施。
(2)簡易治理。簡易治理的難度中等,無需大面積削坡處理,且宕底平整,可作為水塘,總工程量相對較少,成本低,治理方法為栽植攀藤植物、周邊綠化與邊坡綠化等。為保證治理的有效性,應邀請專業技術人員予以指導,保證植被的成活率[3]。
(3)自然恢復。適用于規模相對較小,分布分散且具有較強隱蔽性的礦山,具有良好的自然恢復基本條件。主要治理方法包括:先對邊坡安全情況進行檢查,在險坡處設置警示標志,局部采用栽植措施予以遮擋。此外,無論采用哪一種治理方式,都應切實加強管理,在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案,并予以嚴格實施,保證治理的有序性與有效性。
對生產礦山的治理,其關鍵在于在生產的同時進行治理,避免其廢棄后造成環境問題。首先,對礦山開發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案進行完善,同時對方案予以嚴格實施,嚴格規范生產操作規程,避免礦業活動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其次,礦山生產中,對開采的坡度,以及臺階的寬度進行嚴格控制,為環境治理創造良好條件;再次,就地利用廢棄的土石方,如果無法利用,則應對其進行集中堆放,筑堤修壩,在棄渣建筑物的周圍設置排水系統,采礦完成以后開展綠化處理;最后,加強對生產企業的優化管理,禁止擅自擴大開采規模,避免超限開采,保證開采的合規性。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監管企業生產運營情況。
對新建礦山的治理,其關鍵在于規范作業,實行制度化管理,力求在源頭上避免環境問題的發生。首先,對新建礦山企業進行嚴格控制,適當提高準入標準,采取全過程管理措施,避免環境破壞與污染。尤其是要加強對各個臨時采礦點的控制和管理,避免重點工程的建設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其次,在新建礦山建設前,應做環境影響綜合評價,確定礦山建設可能造成的影響與破壞,完善準入制度,確定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杜絕或減少環境問題。對于開采方案的選擇,應優先考慮水平臺階式,對開采的坡度及臺階的寬度進行嚴加控制,同時在條件允許時,可在開采的同時進行治理;最后,剝離產生的土層應暫時留在礦區內,用于開采完成后的復墾,并栽植藤類植物加以綠化,使自然環境達到平衡。
(1)自然復綠。針對與城鎮和交通線路相距較遠的礦山,如果其開礦時間相對較早,且具有很強的恢復能力,則建議采用這一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修整高陡邊坡,調查并清除潛在的地質災害及其隱患,在重要位置設立安全標志牌,同時予以封堵,憑借植被自然能力實現復綠。目前,這一方法已在很多礦山中得以使用,發揮出良好的治理效果。
(2)平整綠化。針對礦山開采時產生的邊坡,以及由于尾礦亂堆亂放形成的“小孤山”,對有凹陷的場地實施平整處理,并在四周做好綠化,作為耕地或者是建設用地。
(3)臺階綠化。在對周圍用地沒有影響的基礎上,對露天開采產生的陡坡,采用臺階削坡的方法進行處理,形成臺階后,在臺階的表面進行植樹植草,也可栽植攀爬植物。
(4)客土噴覆綠化。因周邊施工條件的影響與限制,針對露天礦山,因其自然恢復能力相對較差,所以要采用客土噴覆綠化措施,采用削坡方法處理高陡邊坡,并在坡腳處修建擋墻。
(5)特殊修整。在局部礦山采坑中,若具有特殊條件,則可用于特殊的用途,部分場面存在典型構造的,可將其作為遺跡妥善保留,處在交通線周圍的礦區,建議修整成保持直立狀態的光滑面。
綜上所述,有色金屬露天開采礦山實際生產必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環境破壞與污染問題,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在思想上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根據礦山的類型與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保證治理方案制定的可行性與有效性,進而從根本上減小礦山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