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庸,王彥南,林有年
(青海省有色地質礦產勘查局七隊,青海 西寧 810007)
預查區位于托賴山西段,出露地層為早元古代托賴巖群、早奧陶世陰溝群及晚二疊世窯溝群,具部夾有晚石炭紀臭牛溝組,第四紀。區內巖漿巖發育,火山巖主要為早元古代火山巖為變質火山巖、早奧陶世火山巖;侵入巖主要為超基性、中酸性巖體;脈巖不甚發育。預查區位于托賴山蛇綠混雜巖帶,托賴上復向斜南翼,區域大斷裂,次一級斷裂發育,主要以北西西向逆斷裂為主,為區內提供了變質富集動力和儲礦空間。褶皺以緊密線狀復式褶皺為主,主要褶皺構造有托賴山復向斜。
通過1:1萬地質草測,填圖區內分布有有9條斷裂(層)構造,分別為F1、F2、F3、F4、F5、F6、F7、F8、F9,主要呈北西西向展布,其次為北東向展布,斷層性質以逆斷層為主,少量正斷層,與區域大斷裂基本相對應。金礦體受F9、F2斷層及F7斷層控制,為主要的賦礦構造。區內變質作用主要有區域變質作用,動力變質作用,熱液變質作用。而發生在早奧陶世陰溝群碎屑巖組中的變質作用,則屬中淺變質,形成的巖石主要為片巖、板巖、變砂巖等。動力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北西向斷裂構造破碎帶及其附近,有碎裂巖化、片理化,為后期熱液活動和有用組份的富集提供空間和場所,形成的巖石主要有:角礫巖、構造構造碎裂變質長石砂巖以及變質泥鈣質粉砂巖。熱液變質作用發生于超基性、基性巖體(脈)內外接觸帶及其圍巖中,形成的蝕變有蛇紋石化、碳酸鹽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硅化、高嶺土化以及黃鐵礦化。而發生于構造破碎帶上的熱液變質作用形成的蝕變主要為硅化、黃鐵礦化,它們與金礦(化)體的關系最為密切。
早奧陶世陰溝群為半深海-深海復理式濁積環境的典型沉積,賦礦巖石為中基性火山巖噴發碎屑巖及正常碎屑巖沉積組合,沉積物以粉砂、粘土質、硅質為主,礦石礦物成分簡單,鐵礦體賦存于其中。早元古代托賴巖群巖巖組和早奧陶世陰溝群火山巖組為銅礦體主要出露地層。陰溝群中基性火山巖組主要巖性為強片理化蝕變玄武巖、凝灰巖夾含粉砂泥板巖、硅質巖等,局部與超基性巖嚴重混雜。主要巖性為強片理化蝕變橄欖巖、輝石橄欖巖等,局部有少量輝石巖,與陰溝群緊密伴生,大部分地段與火山巖混雜,構造變形強烈,片理化普遍發育,蝕變較明顯,有蛇紋石化、綠簾石化、碳酸鹽化等,個別地段見鉻鐵礦轉石。經過對地質勘探各項資料的統計和分析得知,預查區鐵礦體屬于沉積變質礦床,金礦體為多期次構造活動及遠程巖漿活動所產生的含礦汽水熱液沿斷裂帶運移,并在斷裂帶兩側的次級構造帶內沉淀富集成礦,銅礦為斷裂帶中—低溫熱液型銅礦化點。
在構造破碎帶中,硅化、黃鐵礦化、褐鐵礦化為金礦找礦的直接標志;化探異常金含量值≥100×10-9的高值段為金礦找礦的直接標志;早奧陶世陰溝群地層中灰黑色含炭質泥鈣質板巖-炭質板巖、灰白色-灰色泥鈣質板巖是賦存主要地層。地表凸起、呈紅褐色,具較強褐鐵礦化,且石英脈較為發育地段為鐵礦找礦的直接標志;銅礦賦存于托賴山蛇綠混雜巖帶中,圍巖主要為陰溝群火山巖組。巖石發育孔雀石化、銅藍、褐鐵礦化為銅礦找礦的直接找礦標志。
化探異常Au、As、Sb元素套合,Au含量值≥20×10-9地段為良好的找金礦地段;區域大斷裂的次一級斷裂破碎帶,地表負地形發育是找金礦的有效層位;地質背景為早奧陶世陰溝群碎屑巖組,1:1萬磁法測量異常值一般1000nT左右,為尋找鐵礦的間接找礦標志;地質背景為托賴巖群,1:1萬磁法異常為低緩異常與激電異常為低阻高極化對應是尋找鐵多金屬礦的間接找礦標志;托賴山蛇綠混雜巖帶中,地層為早奧陶世陰溝群火山巖組是尋找銅礦的主要層位;化探異常Cu含量高值段是尋找銅礦的間接標志。物探異常高值區,異常值一般>1000nT,局部達10000nT,一般是托賴山蛇綠混雜帶引起,磁法異常可圈出蛇綠混雜巖帶。磁法異常可指導尋找銅礦的層位。
預查區位于陰溝群蛇綠混雜巖帶,隴孔大坂-熱水大坂Au、As、Sb異常帶(托賴山異常帶),區域內已發現隴孔小型金礦床、黑刺溝小型金礦床,成礦條件優越。
由最早的異常探查至2014年對圈定異常的探查結果的驗證,認為As10-2、Hs51、Hs54三個1:5萬水系沉積物異常可靠,指導找礦作用強,應進一步檢查拓寬預查區內找礦空間。預查區沿北西向構造有1:5萬水系沉積物HS45、HS54兩個綜合異常,通過1:1萬地化剖面、1:1萬土壤測量工作,HS54異常區圈定了3處異常,1處未檢查;HS45異常區圈出3處異常都未檢查。HS45異常與HS54異常之間實施1:1萬地化剖面As、Sb高含量值發育,認為北西構造發育。HS45至HS54異常段內尋找構造蝕變巖型金礦空間大,潛力好。
金礦體產于破碎帶中,Fp1北東向含金破碎帶長780m,寬5m~50m,帶內圈4條金礦化體,金品位0.1g/t~0.96g/t通過鉆孔深部控制圈出低品位金礦體,平均品位1.15g/t。地表金品低,通過鉆探工程控制達到邊界品位,認為由地表—深部,品位由貧—高的趨勢,和隴孔金礦相似。從對應的Ap3土壤異常看,還有平行的北東向含礦構造存在。預查區北東向構造內找礦還具有一定的找礦空間;Fp2含金破碎蝕變帶,長約500m,寬約50m,有3個槽探控制,地表金按0.3×10-6,圈出4條金礦化體長160m,厚4.23m~5.39m,金品位0.42g/t~0.61g/t;圈出2條低品位金礦體,長160m,厚0.8m~1.08m,金品位1.07g/t~1.19g/t,工程控制程度低。 Fp2含金破碎帶東部存在Ap4土壤異常,金含量值最高196×10-6,西部存在Ap2土壤異常,金含量值最高197×10-6,Ap4土壤異常至Ap2土壤異常約3km,Fp2含金破碎帶找礦空間較大, 前景好。
在早元古代托賴巖群中發現鐵鉛鋅礦找礦線索,TFe品位22%,鉛0.1%,鋅0.64%;對該線索2015年布置4條激電剖面,圈出了低阻高激化激電異常帶,長500m,寬10m~20m,極化率最高10%,電阻率一般400Ω~1000Ω,該帶東部未封閉。礦化線索處于低緩地磁異常和低阻高激化激電異常中,顯示了尋找鐵多金屬礦的前景。預查區內還存在地磁異常3處未檢查或檢查不到位,在托賴巖群中尋找鐵多金屬礦有一定空間。
預查區地質背景優越,物化探異常與礦(化)體關系密切,且規模大;對異常檢查發現鐵、金、銅等多金屬礦(化)體,顯示了預查區良好的找礦前景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