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君如 張月
摘要:皮影戲是中國一項偉大的傳統文化,但是在電視、網絡媒體時代的沖擊下皮影表演形式的日漸沒落。當然,出現這一情況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從制作到表演都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與此同時在現代生活娛樂的不斷打壓之下更為沒落。
關鍵詞:云夢皮影;生存;傳承
一、云夢皮影生存現狀
云夢皮影是湖北云夢縣一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始于清中葉,至今仍有皮影3臺。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是,隨著各種新媒體的蓬勃發展以及其在當地影響力的缺乏,云夢皮影的生存之路開始變得愈來愈窄。皮影行業的發展搖搖欲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問題中:
(一)皮影自身發展艱難
1.制作困難
皮影的制作需要精雕細琢,用刻刀進行雕刻,還要上色,每一步工序都需要極大的細心與耐心,給它的制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一個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這些復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同時,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
2.發展形式單一
由于云夢皮影戲的演出目的多以邀請而出演,這明顯是被動而且缺乏市場運作的表現,只是以一種單一的表演方式呈現會造成幾個不良的影響。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物力的支持,現在僅有的支持就是演出后分給的演出費用,讓皮影戲的發展舉步維艱。
(二)藝人狀況堪憂
(1)知名藝人數量極少,缺乏年輕力量。據調查,除去皮影大師秦禮剛,在云夢當地小有名氣的皮影藝人不過劉大建父子、滕德清3人。一共只有4位知名藝人。難以支撐起整個云夢皮影的生存與傳承之路。且秦禮剛、劉大建父親也都年歲不低。劉大建、滕德清也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然而,卻依舊沒有年輕力量愿意奉獻于皮影藝術,云夢皮影的生存便變得岌岌可危。
(2)在本次調查之中,從和劉大健、秦禮剛等藝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后。可以了解到的是,這些承擔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的藝人們并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劉大健的“父子兵皮影館”地處偏僻,空間狹小且環境較差,以至于在炎炎夏日不得不因天氣原因暫停演出。且其收入較低,基本難以維持家用。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藝人難以繼續其皮影的創新和傳承,也不會有年輕人愿意投身于這個看似光榮,實則清貧的行業之中。
(三)政府重視力度缺乏
1.宣傳力度不夠
研究發現,云夢當地人對皮影戲的了解都十分之少,即便云夢皮影在皮影行業內頗有影響,但是連當地人都不會常看皮影,對其了解更是十分有限。云夢皮影就在極少數人的堅持下搖搖欲墜。
2.政策落實不到位
從秦禮剛老師傅那里了解到,真正落到實處的政策確是少之又少。政府雖已出臺各項政策對云夢皮影戲進行保護,但是政策卻有些華而不實,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云夢皮影傳承之路
云夢皮影在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政府保護之心也是勢在必行的。但是,政府和民眾必須充分意識到藝人不能空著肚子演出,年輕人也不會冒著一窮二白的風險投身皮影事業。現當下,只有消費才是傳承云夢皮影的唯一出路。筆者便從消費角度提出以下幾種路徑以供參考。
(一)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藝人生活水平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只有保證藝人的衣食無憂。藝人才會全身心的進行藝術創作。政府可于每月定時發放相應經濟補貼并加強相應宣傳,提高皮影藝人的社會地位,提高藝人的生活水平。此舉不僅可以使得老藝人生活無憂,而且可以吸引更多有新興理念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
(二)大力發展其他相關產業
據筆者了解,由于皮影表現形式有限。在某種程度下其傳播能力有限。這也是云夢皮影難以繼續生存和傳承的一大原因之一。我們也曾和秦禮剛先生探討過這個問題,但正如秦老所說,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是其口傳心授的這種表演技能,一旦脫離人工,其便難以稱作為“非物質”,離開了人,一切都是物質的。
1.大力發展旅游業
云夢縣可以以“皮影之鄉”為自己的一張文化名片,大力發展旅游業及相關產業,而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旅游業蓬勃的情況下,當地經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前來觀看和了解皮影戲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國家也會越來越重視對當地皮影的保護。皮影的前景一旦開闊,傳承人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一旦消費帶動,傳承則可順勢而為。
2.發展皮影輕工業
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藝術的力量。云夢縣當地可以牽頭發展皮影輕工業,在手工藝人自愿的情況下將其手工制作的皮影重新進行裝裱并出售。此舉最重要的是要征得相關皮影藝人的意見。但是,在藝術形式日漸多樣的當代,皮影工藝品必然會使人耳目一新。
(三)善用新媒體手段
看慣了花花綠綠的影視劇,人們自然會難以習慣皮影的簡單表現形式。但其實,兩者并不是不可兼容的。如果可以將傳統藝術和當代新媒體進行更好的結合,比如利用直播平臺對皮影藝人的表演進行直播,和皮影藝人通過平臺更好的交流、比如拍攝相應紀錄片影視劇對皮影故事進行傳播。
三、結論
云夢皮影,是屬于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永遠不朽的民族藝術。然而,在這個異常紛雜繁復的多媒體世界,云夢皮影卻難以尋得自我的生存之路,總是面臨來自于自身、藝人以及政府各方面難以逾越的困難。生存尚且存在問題,又如何傳承與發揚?只有切切實實面對事實,解決問題,方能做好傳承之事。在政府和各方的通力合作之下,相信云夢皮影的傳承之路會走得更為穩妥。endprint